本書詳細介紹了航天運載火箭、航天飛機、空間站的結構、機械工作原理、動力系統(tǒng)、電子系統(tǒng)、通信與遙感系統(tǒng)等,使讀者對航天飛機和空間站的工作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同時,本書較詳細介紹了美國的航天飛機和阿波羅飛船以及前蘇聯(lián)的空間站的結構和運行情況。
本書適宜一般航天愛好者使用。
萬志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飛行器設計領域的氣動彈性、飛行器總體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研究對象包括固定翼飛機、微小型飛行器等。主持或參加科研課題近10項,包括自然基金、預研以及多個型號的科研課題。在微小型飛行器設計、飛行載荷、顫振、氣動彈性優(yōu)化、復合材料氣動彈性剪裁方面有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發(fā)表重要期刊論文10余篇。
現(xiàn)任北航航空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副主任。2005年度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一項。2006年獲北航“藍天新秀”稱號。
第1章 探索美麗的太空 / 1
1.1 探索太空的壯舉 / 1
1.2 飛行器的分類 / 7
1.2.1 航空器 / 8
1.2.2 航天器 / 8
1.2.3 火箭與導彈 / 12
1.3 航天發(fā)射場 / 14
1.4 應永遠銘記的航天英雄 / 14
1.4.1 首入太空 / 14
1.4.2 太空女杰 / 16
1.4.3 老驥伏櫪 / 19
1.4.4 太空漫步 / 20
1.4.5 蟾宮折桂 / 22
1.4.6 中國神舟 / 26
1.4.7 黑色記憶 / 28
亮點小知識:揭開冥王星面紗的“新視野”號 / 32
第2章 航天器的飛行原理 / 33
2.1 天體力學 / 33
2.2 宇宙速度 / 35
2.3 衛(wèi)星的軌道 / 37
2.4 衛(wèi)星軌道的攝動和機動 / 41
2.4.1 軌道攝動 / 41
2.4.2 軌道機動 / 42
2.5 航天器發(fā)射入軌 / 44
2.6 登月環(huán)月軌道和行星際航行軌道 / 46
2.6.1 登月環(huán)月軌道 / 46
2.6.2 行星際航行軌道 / 46
2.7 航天器的回收 / 47
2.7.1 航天器回收方式 / 47
2.7.2 航天器回收系統(tǒng) / 48
2.7.3 航天器回收區(qū)和著陸場 / 50
2.7.4 航天器在再入大氣層中燒毀 / 50
2.7.5 返回式航天器的熱防護 / 52
2.8 亞軌道飛行 / 54
2.9 空間飛行環(huán)境 / 56
2.9.1 地球大氣層 / 56
2.9.2 地球行星空間和行星際空間環(huán)境 / 57
2.9.3 太陽環(huán)境 / 58
2.10 航天器的姿態(tài)控制 / 58
亮點小知識:借衛(wèi)星觀測哈雷彗星 / 59
第3章 火箭 / 60
3.1 火箭的定義與分類 / 60
3.1.1 火箭的定義 / 60
3.1.2 火箭的分類 / 62
3.1.3 火箭的性能指標 / 65
3.2 運載火箭的結構與功能 / 66
3.2.1 火箭本體 / 66
3.2.2 箭上和地面分系統(tǒng) / 68
3.3 運載火箭的發(fā)射 / 68
3.3.1 發(fā)射條件 / 68
3.3.2 發(fā)射過程 / 71
3.4 我國運載火箭 / 72
3.5 國外著名火箭 / 75
3.5.1 蘇聯(lián)/俄羅斯運載火箭 / 75
3.5.2 美國運載火箭 / 78
3.5.3 歐洲運載火箭 / 81
3.5.4 日本運載火箭 / 81
3.6 可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 / 82
3.7 火箭發(fā)展展望 / 83
亮點小知識:載人飛船逃逸塔 / 84
第4章 導彈 / 85
4.1 導彈的分類 / 85
4.2 導彈的結構 / 88
4.3 彈道導彈 / 90
4.4 有翼導彈 / 94
4.5 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 / 95
4.5.1 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組成 / 95
4.5.2 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分類 / 96
4.5.3 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發(fā)展 / 96
4.5.4 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 / 98
4.6 我國導彈系統(tǒng)的發(fā)展 / 101
4.7 國外著名導彈系統(tǒng)簡介 / 103
4.7.1 德國“V-2”導彈 / 103
4.7.2 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 104
4.7.3 美國“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 / 104
4.7.4 法國“M-51”潛射遠程彈道導彈 / 104
4.7.5 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 / 105
4.7.6 美國“AI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 / 105
4.7.7 蘇聯(lián)/俄羅斯“飛毛腿”戰(zhàn)術彈道導彈 / 105
4.7.8 美國“戰(zhàn)斧”巡航導彈 / 106
4.8 導彈發(fā)展展望 / 107
亮點小知識:火箭與導彈這對孿生兄弟 / 108
第5章 人造地球衛(wèi)星 / 109
5.1 人造衛(wèi)星的定義、功能與分類 / 109
5.1.1 人造衛(wèi)星的定義 / 109
5.1.2 人造衛(wèi)星的功能 / 110
5.1.3 人造衛(wèi)星的分類 / 111
5.2 人造衛(wèi)星的部件構成 / 114
5.3 各國發(fā)射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概況 / 115
5.4 著名的人造衛(wèi)星及人造衛(wèi)星系統(tǒng) / 116
5.4.1 “斯普特尼克”1號 / 116
5.4.2 “東方紅”一號 / 116
5.4.3 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 / 117
5.5 人造衛(wèi)星發(fā)展展望 / 119
亮點小知識:“北斗”導航系統(tǒng) / 120
第6章 空間探測器 / 121
6.1 空間探測器簡介 / 121
6.2 國內(nèi)外著名的空間探測器 / 122
6.2.1 太陽探測器 / 123
6.2.2 行星探測器 / 124
6.2.3 衛(wèi)星探測器 / 131
6.2.4 彗星探測器 / 134
6.2.5 小行星探測器 / 135
6.2.6 “哈勃”空間望遠鏡 / 136
6.3 中國的探月工程 / 138
6.3.1 “嫦娥”一號 / 139
6.3.2 “嫦娥”二號 / 139
6.3.3 “嫦娥”三號及“玉兔”號月球車 / 139
6.4 空間探測器的發(fā)展趨勢 / 140
6.4.1 趨于多元化 / 140
6.4.2 探測技術水平提高 / 141
6.4.3 彗星和小行星探測成為新寵 / 141
亮點小知識:空間探測時不我待 / 142
第7章 宇宙飛船 / 143
7.1 載人飛船 / 143
7.1.1 分類 / 143
7.1.2 組成 / 144
7.2 貨運飛船 / 145
7.3 著名宇宙飛船簡介 / 146
7.3.1 蘇聯(lián) / 146
7.3.2 美國 / 147
7.3.3 中國 / 150
亮點小知識:成功的失敗 / 153
第8章 空間站 / 154
8.1 空間站簡介 / 154
8.2 國外空間站 / 156
8.2.1 蘇聯(lián)“禮炮”號空間站 / 156
8.2.2 蘇聯(lián)“和平”號空間站 / 157
8.2.3 美國“天空實驗室”空間站 / 158
8.2.4 國際空間站 / 159
8.3 中國空間站 / 160
8.3.1 中國載人航天發(fā)展戰(zhàn)略 / 160
8.3.2 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基本情況 / 161
8.3.3 中國空間站的組成 / 161
8.3.4 建造歷程 / 162
8.3.5 建設意義 / 163
亮點小知識:失重 / 164
第9章 航天飛機 / 165
9.1 航天飛機簡介 / 165
9.2 航天飛機的組成 / 167
9.2.1 軌道器 / 167
9.2.2 助推器 / 169
9.2.3 外儲箱 / 170
9.3 美國的航天飛機 / 170
9.3.1 發(fā)展歷史 / 171
9.3.2 使用概況 / 177
9.3.3 退役 / 177
9.4 蘇聯(lián)的航天飛機 / 178
9.5 我國的航天飛機論證 / 179
亮點小知識:太空眼科手術 / 179
第10章 航天發(fā)射場 / 181
10.1 航天發(fā)射場簡介 / 181
10.1.1 航天發(fā)射場的區(qū)域與功能 / 181
10.1.2 航天發(fā)射場的選址 / 183
10.1.3 載人航天發(fā)射場 / 184
10.2 世界著名航天發(fā)射場 / 184
10.2.1 蘇聯(lián)/俄羅斯 / 184
10.2.2 美國 / 185
10.2.3 歐洲 / 186
10.2.4 中國 / 186
10.3 導彈試驗靶場 / 188
10.4 海、空、天基航天發(fā)射 / 189
10.4.1 ;l(fā)射 / 189
10.4.2 空基發(fā)射 / 191
10.4.3 天基發(fā)射 / 192
亮點小知識:“東風航天城” / 192
參考文獻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