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使用漢字的人幾乎人人對書法都有過體驗和認識,但其中包含的現(xiàn)象以及現(xiàn)象背后的含義,令人迷惑。《書法:“忘情”與“布置”/當代書法研究叢書》的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中的某些現(xiàn)象進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揭示了歷代名家名作背后的種種因素,這些研究成為我們認識書法、理解書法重要的途徑。
“當代書法研究叢書”入選的文章,20世紀70和80年代出生的作者占了大半。一代新人已經登上書法研究的舞臺。
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開始了巨大的變化。書法當然不在社會變動的中心,但是對于一個專業(yè)領域,仍然是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從7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三十年可以看作書法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時期。三十年的努力,從人員寥落的專業(yè)隊伍到幾十個院校的書法專業(yè),雖然還存在種種困難,但它為有理想有抱負的后來者提供了深入和發(fā)展的可能。
最近十幾年的收獲,展現(xiàn)出書法領域新的氣象。
作為學術和藝術的書法,已經成為當代文化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常常聽到人們說,書法不受重視,書法領域缺少人才。
不是這樣。社會的變化,新興領域的興起,使有才華的年輕人分散到眾多的領域。哈斯克爾就說過,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去電影領域,投身美術領域的人才少了。但一個領域,總會有各種機緣帶來杰出的青年,何況一個領域只需要幾位真正的好手,情況便截然改觀。
這樣潛在的好手,我認識的就有幾位。
一位朋友激動地問我,是誰?我沒有回答。成才是艱難之事,文化中重要人物的出現(xiàn),除了才華,還需要有知識、涵養(yǎng)以及性格和意志的磨礪。有一個方面的欠缺,便難以成就。但我心中是祈愿著,也深信著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的問題,要一代人自己去尋找。
如果把20世紀分為三個階段,成長于20世紀前期的一代,繼承傳統(tǒng)者,在抱負、深度、銳意上不輸于他們的前輩,沙孟!督倌甑臅鴮W》可以看作這一代胸襟與識見的代表;中西融會者如宗白華,既有對書法的高度敏感,亦有對感受的精辟分析,他們?yōu)闀ǖ默F(xiàn)代思考開辟了一條新路。
接下來的一代,把對書法的思考融入當代學術,提出一些前人不曾提出的問題,既在當代學術的框架中做出解答,亦構建新的概念系統(tǒng),慎重提出由書法而引發(fā)的種種問題。所提出問題的尖銳、深切,不下于其他相關學科。
對新的一代,我的希望是,對書法的視覺、精神含蘊繼續(xù)深入,通過書法解釋中國藝術中的深層機制,再由此而深入中國文化從未被闡釋的秘密,也注重新的內涵的培育與闡釋。闡釋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避草創(chuàng)、不避新見、不避論爭,一點點積累書法新的含義。這需要新的創(chuàng)作的配合——只有獨特的視覺圖形才能表現(xiàn)獨特的精神內涵。你們有你們不可替代的一代人的生存感受。
書法評論和歷史陳述,歸根結底要落實在問題上,不管你從事的是哪個分支,一定要有比前人更進一步的問題。
周勛君,中央美術學院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民國書畫史鉤沉課題組研究員。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書畫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清代書法批評中對形質的描述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專著)、《書法:18個關鍵詞》(合著)、《書法藝術語言鑒賞》(合著)、《書法:從現(xiàn)象出發(fā)》(編著)等。文章見于《新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書法》《書法》《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等期刊、文集。
前言
忘情”與“布置” 周勛君
書法:自覺意識 周勛君
吶喊與回聲
——書法表演散論 陳亦剛
迷戀、爭勝、式微
——關于書法競爭性的觀察 陳亦剛
碑與帖:書寫媒介現(xiàn)象學 丘新巧
帖學的誕生及其問題 丘新巧
俱老與如在:人書關系札記 丘新巧
學術史視野中的“文字”與“書法”
——二十世紀文字學與書法研究的學科關聯(lián)及其反思 祝帥
“歐顏柳趙”何以成為書學常識?
——對書法史上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生成的研究 楊簡茹
歐陽修的超然與矛盾 周勛君
風檣陣馬不可羈
——試析米芾的書寫習慣與其書法藝術特征的相關性 龍友
元朝帝胄對趙孟頫影響力的推動 周峰
作者簡介
后記 譚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