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文學(xué)地圖》以沈從文的人生履歷為線索,以其人生各個階段的文學(xué)活動和文學(xué)作品為焦點,聚焦其人生和創(chuàng)作,解讀深從文的人生和作品。中國文學(xué)界紀念沈從文的各個版本的書比較多,基本都是圍繞其的文學(xué)作品及情感方面,本書另辟蹊徑,以沈叢文的人生履歷為線索,以鳳凰、北京、上海、青島、昆明、濟南、咸寧等沈從文人生驛站為節(jié)點,形成一個沈叢文的文學(xué)地圖,全面解讀、剖析、品味沈叢文的人生及其各個時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學(xué)研究及藏書價值。
一九四九年之后,沈從文長期從事文物研究工作,不再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對外宣稱“封筆”。
當然,這樣的“封筆”之誓,只是針對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作為靠寫作謀生的知識分子,“文學(xué)”之后是“文物”,沈從文的筆開始寫文物了……
在《從作家到文物學(xué)者》一文里,商昌寶還原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沈從文面臨是留在北平還是離開南飛的情景:沈從文的舊友、時任代理教育部部長的陳雪屏抵達被包圍的北平,規(guī)勸沈從文攜家小南下,但被婉言謝絕。沈從文沒有走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其中,中共地下黨員樂黛云和“左翼”學(xué)生李瑛、王一平等人爭先上門挽留;“左翼”作家樓適夷托黃永玉寫信,勸他留在北京;他的老朋友朱光潛、楊振聲等在此前的商議中都已表示不走;考慮到孩子們未來的教育和成長問題……總之,沈從文留下來了。至于原因,或許并不那么重要。
留在北京的沈從文開始了面對新的時代和人生:開始人生下半場的沈從文,雖然不再從事文學(xué)寫作,但他卻留下了大量的書信,如同周立民所說:沈從文雖自稱“鄉(xiāng)下人”,但一生卻跑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并憑借著手中的一支錦繡之筆,寫下了
許多觀感。沈從文的觀感常常是以書信的方式來記錄的,像著名的《湘行散記》,其初稿就是沈從文回鄉(xiāng)的一路上寫給妻子張兆和的書簡。那些并不準備發(fā)表的書信,同樣是生動活潑的好文章。到底是小說家,沈從文每到一地,都能以自己敏銳的眼睛觀察當?shù)氐娜撕褪,既能夠抓住地域特征,又網(wǎng)住時代風云,有意無意中給一個地方畫出一幅幅極好的速寫。尤其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后,他被迫離開了文藝界,從事歷史文物研究,不像一個職業(yè)作家什么都見諸報刊,寫信成了他的另外一種寫作和表達方式,沒有發(fā)表的約束,下筆自然不太顧忌,他筆
下所記反倒比那些公開發(fā)表的大唱贊歌的文字更自然更真實……
如何看待沈從文的人生,尤其是一九四九年之后的轉(zhuǎn)行?盡管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沈從文,閱讀的也是沈從文留下來的文集和全集,但每人的角度不同,體驗不同,所談所感也就有了相同中的不同,類似中的差異。正如每個人有每個人心目中的《紅樓夢》,同樣,即便是同道文人,如何解讀沈從文,尤其是如何解讀沈從文的文學(xué)寫作與人生轉(zhuǎn)折和一生的傳奇,在不同者的眼里,也便有了不同的人生風景。同樣是解讀人與時代,每個人關(guān)注的焦點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影像。這也正是這本《沈從文的文學(xué)地圖》的編選緣由。
二〇一八年是沈從文先生去世三十周年,沈從文先生留下的風景是永遠的,謹以此書紀念遠去的沈從文先生。
薛原,《青島日報》副刊編輯。著有《閑話文人》《畫家物語》《帶一本書去未來》《海上日記》《檢討:舊檔案里的中國海洋科學(xué)qw》《南海路7號》及長篇小說《藍桅桿》等,編有《獨立書店,你好!》系列(第1季、第2季、第3季)和《如此書房》系列等。
副刊編輯沈從文 | 綠 茶
九如巷的那個早晨 | 周彥敏
在海邊的沈從文 | 周彥敏
沈從文在西南聯(lián)大 | 張新穎
死亡的誘惑,求生的掙扎 | 張新穎
從作家到文物學(xué)者 | 商昌寶
從“封筆”到“補白” | 肖伊緋
水云深處情書美 | 劉宜慶
萬點星子齊明時,十分柔和美麗 | 周立民
希望找回靈感的重游 | 張 彤
“把我的眼睛拔了!” | 李 揚
乍暖還寒時候 | 李 揚
“一匹無從馴服的斑馬” | 薛 原
欲盡此情書尺素 | 王 任
向陽湖畔暮色濃 | 姚崢華
晚 年 | 張新穎
《白玉蘭花引》題外 | 周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