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系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期間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歷史系民族學教研室)訪問交流的學術成果,下篇為文獻資料收集和整理,收錄了俄羅斯民族學者有關俄羅斯國家和民族認同感、俄羅斯民族學發(fā)展歷程等方面的文章。本書圍繞俄羅斯社會與民族狀況、環(huán)境與小民族生存中俄比較研究訪學論題,吸收、借鑒俄羅斯同行研究成果,并通過比較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對上述領域展開探索,對我們了解當今俄羅斯人民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很有幫助。
前 言
何群一
本書是筆者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歷史系民族學教研室) 訪問學習期間主要科研工作經歷記錄及研究成果。
在俄期間,筆者圍繞俄羅斯社會與民族狀況、環(huán)境與小民族生存中俄比較研究訪學論題,吸收、借鑒俄羅斯同行研究成果,并通過比較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對上述領域展開探索。在俄期間,在合作導師——莫斯科大學歷史系教授、民族學教研室主任、俄羅斯著名民族學家А.А.尼基申科夫指導之下,筆者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1)利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有關部門安排筆者為在俄中國留學生做關于“俄羅斯民族狀況及研究”學術報告的機會,系統(tǒng)梳理、歸納有關資料并結合筆者在俄實地調查,形成研究報告《俄羅斯民族狀況及新時期的善治——結合在圖瓦地區(qū)的田野工作實踐》。
(2)經合作導師А.А.尼基申科夫教授引薦,應圖瓦國立大學阿列娜·瓦列里耶夫娜·阿伊真教授邀請,到訪位于中西伯利亞的俄羅斯圖瓦共和國首都克孜勒市及圖瓦國立大學,并隨阿列娜·瓦列里耶夫娜·阿伊真教授課題組赴圖瓦共和國東部托金斯克區(qū)(托志)城鎮(zhèn)、鄉(xiāng)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考察和田野工作。
(3)翻譯并組織翻譯了俄羅斯著名民族學家А.А.尼基申科夫教授以及俄羅斯同行的有關論文三篇。
(4)在圍繞訪學論題展開學術工作同時,利用一切機會,走訪了俄羅斯北極薩米人故土摩爾曼斯克、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故鄉(xiāng)圖拉及“明亮的林中空地”等城市、農村、勝地,希望盡可能多地接觸和了解俄羅斯社會的各個方面,體會和迎接來自俄羅斯的八面來風、思想風暴。筆者有意借助全球化趨勢中跨國人口流動、人類共性與文化差異及共生等分析工具,希望對在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商人、學生等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狀況有一些了解。為此,除日常生活中對此留意、留心外,還利用一切機會到莫斯科留布里諾市場、薩達沃市場等華人商販比較集中的貿易、批發(fā)市場進行考察,參與觀察莫斯科華......
何群,女,蒙古族,人類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社會學學院),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國內訪問學者,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歷史系國家公派國際訪問學者,F(xiàn)任內蒙古師范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社會學學院教授。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理事會內蒙分會理事長,中國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社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環(huán)境與小民族生存、民族社會學與內蒙古社會。出版專著《環(huán)境與小民族生存——鄂倫春文化的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土著民族與小民族生存發(fā)展問題研究》(編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民族社會學和人類學應用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小民族的世界——中國興安嶺田野工作筆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2000年以來發(fā)表有關論文三十余篇。
前言/001
上篇 觀察和思考
一 在俄羅斯學習、生活筆記(2011年10月20日~2012年10月21日)/003
二 在俄羅斯圖瓦共和國考察、調查筆記(2012年7月29日~8月12日)/112
三 俄羅斯民族狀況及新時期的善治——結合在圖瓦地區(qū)的田野工作實踐/238
下篇 文獻資料與研究
一 現(xiàn)代文明背景中俄羅斯國家和民族認同形態(tài)
【〔俄〕А.А.尼基申科夫 文,何 群 譯】/281
二 布里亞特精神傳統(tǒng)中的“東—西”對話典范
——多爾吉·邦扎羅夫學術及社會活動”
【〔俄〕А.А.尼基申科夫 文,周紅梅 譯】/298
三 圖瓦人與自然相關的儀式和風俗
【〔俄〕阿列娜·瓦列里耶夫娜·阿伊真 文,臧 穎 譯】/302
四 俄羅斯民族學發(fā)展歷程【〔俄〕 А.А.尼基申科夫】/319
五 蘇聯(lián)解體后圖瓦共和國內的民族關系
【〔俄〕斯蒂凡·蘇利萬 文,劉 能 譯,馬 戎 校】/326
六 記錄有關圖瓦資料摘抄匯編355
后記/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