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作為日本民族的精神原鄉(xiāng)與文化象征,一直以來被人們賦予種種想象與寄托。然而,京都從八世紀的平安遷都發(fā)展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因一成不變才成為京都,而是持續(xù)不斷的變化使其成為京都。
現(xiàn)在關于京都的旅游宣傳和京都印象大多來自近代。事實上,我們在關注京都作為中央、男性、天皇、貴族的象征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它作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只關注作為皇權象征的京都,還應把它放在整個日本史和地域史中進行考察。
本書以“道”和“場”作為關注視角,從東海道、清水坂以及室町街這些有各種各樣主題的“道”,到京都御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巖倉等人們居住或聚集的“場”,從城市形態(tài)到節(jié)慶習俗,從戰(zhàn)爭災害到商業(yè)營生,從日常生活到貴族文化,從文化傳統(tǒng)到宗教信仰,分別將其放在歷史流變中進行實地走訪與考察,全方位呈現(xiàn)一個不斷變化的、豐富多義的,耐人尋味的京都。
●三位日本歷史學家實地考察京都的“道”與“場”,結合諸多珍貴史料,深度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京都面貌,探索京都文化的根基與流變,全面呈現(xiàn)一個真實豐富和不斷變化的京都。
●它是一部千年古都的地域史、城市史、文化史、生活史;也是一部地理、歷史、文學相交融的京都學著作。
●它還是一部京都完全指南。街巷町屋、庭園廟宇、商業(yè)營生、戰(zhàn)爭災難、節(jié)慶儀式、文化信仰……讀者可以跟隨三位歷史學家的足跡,踏上一次深度京都之旅。
●京都這座千年古都的發(fā)展演變,以及日本為保護京都的城市歷史和文化傳承所做的努力,對于擁有眾多歷史名城的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
●收入多幅京都歷史地圖、照片及畫作,裝幀精美。
作者簡介
小林丈廣,1961年生,同志社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日本近代史與地區(qū)史,著有《明治維新與京都》《近代日本與公眾衛(wèi)生》等。
高木博志,1959年生,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攻日本近代史,著有《近代天皇制的文化史研究》《近代天皇制與古都》等。
三枝曉子,1973年生,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準教授,專攻日本中世史,著有《比叡山與室町幕府》《祭拜京都天神的人們》等。
譯者簡介
謝躍,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日本近現(xiàn)代史,著有《私的學問——私的哲學和它所構建的世界》《一樣與不一樣》等,譯作有《中國的海賊》《黑船來航》(合譯)《日本文明的謎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等。
前 言/ 001
第一部
京都人:城市與生活
第一章京都的舊日風情:町與巷子
006 / 室町街:連接上京和下京的主要街道
007 / 兩側町:京都的古老町屋
010 / 移動的美術館:祇園祭的山鉾彩車
013 / 走進明倫學區(qū)
019 / 五色的十字路口:三條室町
020 / 逐漸減少的小巷
第二章開化與繁華的街道:新京極與祇園
028 / 京都文明開化的開啟
031 / 明治維新的舞臺
035 / 藝術劇場與電影中心:新京極
042/ 祇園的花柳巷
045 / 第一屆京都博覽會
第三章 一條尋求救贖的希望之路:清水坂
054 / 可鳥瞰京都市街的著名寺院:清水寺
056 / 大雜院“長棟堂”:為麻風病人而建
061 / 六道辻:通往冥界的入口
062 / 大日如來坐像:一人一鑿一削
第四章 天主教徒艱難的信仰之路
068 / 南蠻寺之鐘
071 / 二十六圣徒殉教
075 / 大地震與“元和大殉教”
077 / 北野的天神:天主教石燈籠
第五章 鴨東開發(fā)的舞臺:岡崎周邊
086 / 消失的塔:八角九重塔
088 / 幕末的圣護院村與岡崎村
089 / 京都人氣點心:“八橋”與“五色豆”
091 / 文人墨客的聚居地:圣護院文化村
093 / 岡崎公園:因勸業(yè)博覽會而建的都市公園
096 / 平安神宮:追憶王朝文化的神社
098 / 京都市公會堂
100 / 岡崎:從產(chǎn)業(yè)振興的會場到文化圣地
第二部
京都歷史:從開啟至繁榮
第六章 大典的街道:從皇居到京都御苑
107 / 京都御苑的新面貌
110 / 東京火車站:展現(xiàn)日本國家威望的建筑物
112 / 京都火車站:京都交通體系的中心
116 / 大正大典與檜垣茶屋
120 / 漫步京都御苑
第七章 “日本國王”的街道:北野和北山
127 / 北野天滿宮:祭拜學問之神
130 / 足利將軍家對北野天滿宮的信仰
135 / 北山殿與“北山新都心”
139 / 金閣寺與七重大塔
142 / 關于足利義滿篡奪皇位的爭議
第八章 美景與災難之地:鴨川流域
147 / 洪水肆虐的鴨川流域
148 / 七瀨祓
149 / 從三條大橋南下
153 / 應永饑荒:河原“施餓鬼”
156 / 寬正饑荒:大略町人等餓死
159 / 昭和十年的大洪災
第九章 志士的街道:高瀨川與明治維新
166 / 高瀨川的起點
168 / 樵木町與生洲町
170 / 一之碼頭的填埋爭議
172 / 保護高瀨川
173 /“ 天誅”暗殺活動的舞臺:木屋町街
175 / 四之碼頭:池田屋事件的發(fā)生地
176 / 木材商云集的五之碼頭
178 / 和泉屋町與美濃屋町
180 / 公儀橋與町橋
181 / 到底誰能支配高瀨川
183 / 六條河原與七條新地
184 / 崇仁學區(qū):“全羅曼斯”事件
第十章 漫步“學都”
190 / 國際交流傳統(tǒng)與民主主義
192 / 京都是如何成為“學都”的
201 / 京都大學:學術自由,大學自治
第三部
京都印象:人與物的往來
第十一章 朝鮮通信使的街道:從大德寺到耳冢
213 / 日本與朝鮮國交恢復
217 / 本國寺:朝鮮通信使的入住地
219 / 民眾圍觀朝鮮通信使
222 / 耳冢:豐臣秀吉的“切鼻”政策
第十二章 牛馬的街道:東海道與山科
230 / 德川家康整備東海道
231 / 大津祭:大津商人的實力秀場
233 / 逢坂鬼門關之地
234 / 追分:游客的休息場所
236 / 一燈園:無一物無所有
238 / 地藏盆節(jié):孩子們的節(jié)日
239 / 老牛馬放牧場
241 / 新舊山科站與東山隧道
242 / 木食正禪與梅香庵的“量救水井”
244 / 新日岡嶺的開鑿
245 / 名號石與題目石
247 / 慰靈碑:粟田口刑場舊址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學與嵐山、嵯峨野的近代
251 / 京都名所:嵐山夜靜櫻滿開
253 / 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櫻花
255 / 《平家物語》中的逸聞
257 / 敷設鐵路:京都近郊大眾文化的繁榮
259 / 招魂社和忠魂碑
262 / 祇王寺的美麗庵主
265 / 嵯峨野:在日本古典文學里大放光彩
第十四章 與幽棲共生的鄉(xiāng)村:京都北郊巖倉
271 /“ 京七口”之一的大原口
272 / 古老的商業(yè)街
274 / 叡電:安靜的郊外軌道電車
275 / 八瀨童子
277 / 巖倉觀音:大云寺
278 / 巖倉具視幽棲舊宅
281 / 大云寺:此世的極樂凈土
282 / 喝御香水治眼疾
283 / 接收患者的茶屋
285 / 巖倉癲狂院
286 / 衰微的大云寺
287 / 城守保養(yǎng)所資料館
288 / 大文字五山的送祖靈火
第十五章 “正宗京都”宇治:世界遺產(chǎn)與文化景觀
291 / 宇治文化景觀:國風文化與茶業(yè)文化
294 / 宇治的起源與發(fā)展
297 / 漫步在宇治的市街
304 / 源氏物語博物館
后記
309 / 最初的“京都學”
312 / 從2015 年的京都說起
316 / 何為正宗的京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