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門下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以名列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的十大弟子猶為杰出。他們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論語》之中。是他們的提問,讓孔子的一貫之道從各個角度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如果讀《論語》而不了解孔門十弟子的面貌,如果忽略了孔子所言的對象,那就無從了解他言語中蘊含的真意。
孔門十哲性格不同、資質(zhì)各異:顏淵聰穎好學、子路豪氣率真、子夏謹慎深思、曾參勤勉進取、子游胸懷天下、宰我巧言善辯、子貢通達靈透……他們提供的學習光譜,讓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便是學習《論語》*有效的方法。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老師倡導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他從孔門十弟子的獨特視角切入,使讀者可以更為完整地認識《論語》和孔子。
"
"1. 大家小書。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經(jīng)典之作,深入淺出,妙趣橫生。
2. 閱讀《論語》的良伴。孔門十哲性格各異,顏淵好學、子路果敢、子夏謹慎、曾參勤勉……他們?yōu)槲覀兲峁┝素S富的學習光譜,讓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享受孔子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指導。
3. 32K精裝,小巧舒適,封面燙印取自漢代石雕中孔門十弟子的拓片,既呼應主題又別具一格。
"
"自序
提到孔子,我們最熟悉的畫面是他周游列國,后面總有一群學生追隨!墩撜Z》中孔子的每一句話,都是他的學生們記錄下來的。其中許多資料是對特定學生提問的回答。
感謝這些孔門弟子,他們勤學好問,才使今天的我們有機會得知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學說一以貫之,由一個中心思想建構(gòu)起整個儒家體系。連顏淵這樣的高才生都難免感嘆老師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何況是我們隔了兩千五百多年之后的現(xiàn)代人呢?孔子親自教誨的弟子為數(shù)眾多,時日又久,但是他依然感慨莫我知也夫,總覺得無人了解他的心意,又何況是我們這些平凡的后生晚輩呢?因此,學習孔子,有如步上漫漫長途,需要一生的心血與體驗,方能結(jié)成善果。
學習孔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別的,正是取法這些孔門弟子。
這些弟子的性格各自不同,資質(zhì)有高有低,體悟有深有淺,志向有遠有近,實踐有成有敗。他們提供的學習光譜,讓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進而借由他們的經(jīng)歷而向孔子請益。通常,人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欣賞不同的孔門弟子。年輕時喜歡子路的豪氣與率真,求學時羨慕子夏與子游的聰慧,與人交往時又希望具備宰我與子貢的伶俐口才,就業(yè)后參考冉雍與冉有的從政經(jīng)歷,還有曾參的不斷進步,子張的勇于提問,都是我們可以取法的對象。至于首席弟子顏淵,更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典范。
孔子身為老師,對學生因材施教,收弟子有教無類,不會拒絕任何一個人的請益。那么,我們何不隨著孔子十大弟子的學習方式,亦步亦趨,修煉自己的身心呢?
以戰(zhàn)國時代中期的孟子為例,他的愿望是親炙孔子,但因年代太晚而只好私淑之,結(jié)果成效斐然,照樣可以承先啟后,繼志述事,踵事增華,成為后人推崇的亞圣。孟子書中多次引述孔門弟子的言行,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也是經(jīng)由這些弟子,進而領(lǐng)悟孔子的核心思想。
我于2007年應山東衛(wèi)視之邀,為新杏壇欄目主講有關(guān)孔門十大弟子的講座,所介紹的即本書中的這十位,擇諸賢長項與大家分享。其他弟子見諸《論語》者,也都分別在各講中述及而少有遺漏。如今重新修訂文稿,以饗各位。
近年來我推廣儒家思想,與大家共勉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這本小書,則是專由孔門弟子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論語》和孔子有更為完整的認識。
"
"傅佩榮,1950年生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歷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早年師從方東美先生,后于耶魯大學深造,受教于余英時先生,繼而執(zhí)教歐洲。他在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孔孟老莊思想),以及譯解傳統(tǒng)經(jīng)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周易》《大學》《中庸》方面造詣頗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yǎng),集四十年潛心研學之心得,以哲學建構(gòu)和邏輯分析的眼光,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堪稱中西文化之擺渡者。他治學態(tài)度嚴謹,理論創(chuàng)見迭出,在當今學術(shù)界享有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