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華北鄉(xiāng)土天主教民的信仰與民間文化
定 價:88 元
- 作者:劉麗敏 著
- 出版時間:2019/4/1
- ISBN:9787010206721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976.1
- 頁碼:
- 紙張:
- 版次:
- 開本:
本書通過晚清鄉(xiāng)土教民(以華北天主教為中心)的宗教信仰及其與中國民間文化的互動關系的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描述和分析,由此展現(xiàn)中西文化在中國基層社會沖突與交融的景觀。所謂“教民”是指接受了教會正式的皈依儀式即洗禮儀式的中國居民。短缺狀態(tài)才是鄉(xiāng)民入教的根本原因。中國傳統(tǒng)的神?o信仰傳統(tǒng)和天命觀,影響了教民對“神”或“天主”教義的理解與接受。許多修會通過與中國民間女神信仰傳統(tǒng)相接洽,使得中國教民的圣母崇拜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在中國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影響下,教民很大程度上是將耶穌作為一個獨立的倫理道德形象:家庭倫理意義上的“孝子”和社會道德典范意義上的“悲苦英雄”來加以信仰和崇拜的。近代普通民眾的宗教觀念始終都是粗淺的,他們更在乎的是儀式。在這種宗教觀念的影響下,教民的人生禮儀有所變革,在不違背教義的規(guī)定下,他們尋求著傳統(tǒng)禮儀與宗教禮儀的有效結合。通過分析,我們在晚清鄉(xiāng)土天主教民的皈依動機、宗教意識、宗教觀念、人生禮儀與宗教生活中,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文化資源與天主教信仰之間的雜糅和互動。
劉麗敏,女,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耶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現(xiàn)為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曾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等榮譽。先后入選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教育部全國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計劃。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基督教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托項目2項、省部級一般項目2項,出版譯著1部、編著2部(《歷史之城:塔克西拉》,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歷史與文明》,編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1月。)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導 論 2
第一章 鄉(xiāng)土教民的皈依 31
第一節(jié) 皈依分析的概念前提 31
第二節(jié) 教民皈依的外在動機 37
第三節(jié) 教民皈依的內(nèi)在動機 53
第四節(jié) 鄉(xiāng)土教民的社會結構 68
第二章 鄉(xiāng)土教民的天主信仰 84
第一節(jié) 語言符號與宗教理解 84
第二節(jié) 大父母:天主的血親化 91
第三節(jié) 最大神:天主的神功化 101
第四節(jié) “人形顯身”:天主的具象化 109
第三章 鄉(xiāng)土教民的圣母崇拜 116
第一節(jié) 天主教中圣母崇拜的興起與擴展 116
第二節(jié) 中國民間的女神信仰傳統(tǒng) 123
第三節(jié) 圣母崇拜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反應 129
第四節(jié) 教民的圣母崇拜及其本土特色 133
第四章 鄉(xiāng)土教民的耶穌基督信仰 143
第一節(jié) 教義中的耶穌形象與基督信仰 143
第二節(jié) 耶穌基督信仰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反應 145
第三節(jié) 感生神話脈絡中的耶穌降世 152
第四節(jié) “神之子”:教民對耶穌神性的認知 157
第五節(jié) “悲苦英雄”:教民對耶穌人性的認知 163
第五章 觀念、儀式與宗教生活 172
第一節(jié) 鄉(xiāng)土教民的恩寵觀念 172
第二節(jié) 生死觀與靈魂觀 183
第三節(jié) 儀式與宗教生活 192
第六章 民教之間的適應與沖突 216
第一節(jié) 民教之間的多樣關系 216
一、學界的觀點 216
二、直隸地區(qū)教案的特點 218
第二節(jié) 鄉(xiāng)村教會的適應策略 222
一、不斷調整傳教策略 222
二、培養(yǎng)本土傳教人員 226
第三節(jié) 民教沖突的起因分析 234
一、晚清直隸教案的分類統(tǒng)計 234
二、民教沖突的文化根源 242
結論與思考 250
一 鄉(xiāng)土教民信仰的特征 250
二 基督宗教本土化的思考 256
參考文獻 262
附錄:外國人名及天主教專有名詞漢譯對照表 274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