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為生物材料學實驗教材,擬從生物材料微納結構的設計及其3D打印制造、材料的性能表征、生物相容性評價、組織相容性評價等方面展開,對生物材料研究中普遍涉及到的主要實驗進行背景介紹,對其實驗設計和操作流程進行具體講解。 和國內外同類書相比,本書涉及面廣,具體實驗包括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其體內外評價,基本涵蓋了生物材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書內容新穎,緊密圍繞生物材料研究的*進展,實驗涉及微納生物材料、材料的3D打印智能制造等前沿研究。本書針對生物材料專業(yè)研究生設計,同時面向生物醫(yī)學工程、醫(yī)學、材料學等專業(yè)的學生及研究人員。
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FBSE(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華中科技大學先進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再生醫(yī)學材料聯合實驗室主任、Rice University著名講座Advance in Tissue Engineering客座教授、HUST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Founding Chair & Chair of China-Korea Center for Biomaterials and Nano-Biotechnology; 主要學術貢獻:張勝民教授發(fā)明了基于D-過程的納米鈣磷生物材料規(guī)模化制備新方法及其裝備集成技術,基于該項發(fā)明,已建成亞洲最大規(guī)模鈣磷生物材料生產基地;在仿生礦化領域提出了多分子模板協同共組裝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發(fā)明了第三代膠原基仿生骨替代材料,并實現了臨床轉化;是HA類生物材料PET成像的發(fā)明人和創(chuàng)始人,突破了HA類生物材料不能在體內PET成像的技術壁壘;在國際上原創(chuàng)性提出能量生物材料概念和基本理論,并以此為指導發(fā)明了系列能量生物材料,顛覆了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可降解吸收和再生醫(yī)學材料的基本理論和使用傳統,顯示出重要應用前景;他還是世界上含硒-HA生物材料的發(fā)明人,該項發(fā)明對骨癌切除術后防止復發(fā)、新骨重建及改進健康組織功能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張勝民教授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等20余項,取得授權發(fā)明專利30余項(含美國發(fā)明專利授權2項),部分發(fā)明獲得轉化,取得CFDA和美國FDA產品注冊證4項。在ACS Nano、Biotechnology Advances、Biomaterials等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部分論文獲 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正面引用和積極評價。其第一和通訊作者H指數14。國際再生醫(yī)學材料系列大會ICRBM常任共同主席;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兼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再生醫(yī)學材料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材料先進制造分會副主任委員;科技部“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生物醫(yī)學材料”重點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全國組織工程醫(yī)療器械標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歐盟科學研究總部PF7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特聘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評審專家。Biomedical Materials(IOP英國皇家物理學會會刊,UK)編委、特邀主編(Board Member and Guest Editor);Tissue Engineering(A, B and C, USA)編委(Board Member);Biomaterials Research總編(Managing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