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型碩大的虎到身材嬌小的銹斑豹貓,從奔跑迅速的獵豹到行動遲緩的兔猻,從分布范圍廣泛的野貓到僅生存在雪線以上的雪豹……
澳大利亞貓科動物專家盧克·亨特在這本專著中,詳盡地介紹了地球上的40種野生貓科動物,用400余張珍貴野外影像記錄和100余張世界野生動物的藝術家手繪,立體展示了世界野生貓科動物的特征、習性、行為和生存現狀。
序言
當我們撫摸著趴在沙發(fā)上打呼嚕的 貓咪時,很少有人會想到,我們的祖先和 它們的祖先曾經在這個星球上爭奪過主導 權我們的祖先曾經是它們祖先的獵物。大約3000萬年前,第一只真正的貓始貓出現在歐洲的森林里。這意味著貓科動物正式從食肉動物中脫
穎而出,成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又過了約1000萬年,始貓逐漸分化成兩個類群。
其中一個類群發(fā)展成劍齒虎家族,我們的祖先在大約 1 萬年前還能看到這些長得很兇的貓科動物。史上體型最大的貓科物種就出自劍齒虎家族,其體重幾乎 是今天老虎的兩倍。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不到這些長相奇異的劍齒貓了。另一個類群則逐漸演化成我們現在 熟知的各種貓:虎、獅、豹、獵豹、美洲獅……還有家貓。其實貓亞科最早的成員基奧豹很早就出現了,但 它卻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默默無 聞或許是劍齒親戚壓制了它。直到約 1000 萬年前,貓亞科的物種才開 始繁榮發(fā)展,足跡遍布亞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由于出色的捕獵能力和很 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它們逐漸成為陸地上最成功的捕獵者類群之一。
今天,40種野生貓科動物遍布除南極洲、澳大利亞之外的大陸。它們的足跡覆蓋范圍令人驚訝:從海邊沙灘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嶺,幾乎所有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有貓科動物的存在。在印度孫德爾本斯的紅樹林里,孟加拉虎在小島間泅渡,海水完全不會影響它們捕獵;從這里往內陸進發(fā),一直 到不丹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埡口,虎依然出現在白雪皚皚的山路上。同時,這種強大的適應性體現在不同的貓科動物身上:在東南亞的雨林里,云豹可以在樹上捕捉猴子,它們的 身體比猴子更加靈敏;非洲的獵豹進化 出了世界上最快的奔跑速度,使其能在 平坦的荒漠草原捕捉羚羊;藪貓可以用它那大得不甚協(xié)調的耳朵來尋覓草叢中 鼠類的蹤跡;而雪豹則用一身灰白色的 毛皮使自己隱身在高原石山里……
根據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貓科動物逐漸 形成斑點貓和條紋貓兩大花色類型,典型的如豹和虎。這些絢麗的斑紋加上為捕獵 而生的勻稱身體,使貓科動物成為了最美 麗的獸類物種。但也正是因為它們的美麗和食肉的天性,在人類占據了競爭上風之后,貓科動物逐漸走向了沒落。時至今日,曾 經統(tǒng)治過幾塊大陸的大型貓科動物已經所剩無幾:非洲的獅子僅存2萬只左右,而在未來20年內其數量可能還會下降一半;野生美洲豹的數量比獅子更少,而且它們已經失去了近2/3的棲息地;8個虎亞種中已經有3個滅絕,剩下的幾千只虎殘存在亞洲的一些森林里,其中有很大部分依然走在消失的路上。中小型貓科動物的情況也類似,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因為棲息地減少而身處困境,其中某些已經瀕臨滅絕。
作為食物鏈的頂級物種,野生貓科動物的消失實際上意味著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巨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最終 將給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帶來什么,我們現在并不確定。但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我們失去了這些充滿魅力的荒野之貓,那么地球一定將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豐富多彩的星球。
而這些,正是我們翻譯這本書的初衷:為了不讓最壞的事情發(fā)生,為了一個可實現的美好明天。了解世界野生貓科動物,參與到它們的保護事業(yè)中,維護生態(tài)之美,給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一個 更美好的未來!
貓盟
盧克·亨特
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野生貓科動物保護領域的領軍人物,貓科動物保護組織(Panthera)的主席。他不僅致力于世界各地野生貓科動物的實地研究項目,還關注貓科動物種群的發(fā)展和棲息地的保護。
他撰寫了大量關于野生貓科動物及其保護的文章,并在《斯萊特》、《赫芬頓郵報》和《國家地理》等科學雜志和流行媒體上發(fā)表了170多篇文章。截止至2015年,他出版了7本關于貓科動物的書籍。
普瑞西拉·巴雷特
國際野生動物藝術家,為本書繪制了真實、精美的貓科動物手繪圖。
貓盟
一家專注于科學保護中國本土野生貓科動物的公益保護組織。由生態(tài)愛好者和科學家共同發(fā)起,是目前國內貓科動物保護現狀評估和在地保護經驗非常豐富的民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