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印典
本書是清代學者朱象賢撰寫的印學專著,在中國古代印學領域具有重要作用。此次整理以清代朱氏原刻本為底本,精心點校,并附以作者傳記資料等。
《印典》摘錄了古今書中有關印章之事,對印章制度形成以來的有關事由作了詳細的備述,其中不乏許多鮮見的重要史料史實,既可究印章之淵源,亦可見作者之苦心所在,堪稱印學史上的大成之作。
《印典》,八卷,清朱象賢撰。象賢,字行先,又字圣涵,號清溪〔一〕,又號玉山仙史〔二〕,蘇州府長洲人。監(jiān)生。少從楊賓、沈德潛游,與沈秋華、尤青霞、白長庚等相友善。先后任瀘谿及玉山縣丞、萬載知縣之職。象賢秉性敦厚,自奉清約。公余惟以讀書為樂,力誡書胥毋為惡,多行善,頗有廉聲。所學淵淹,書法遒勁。有《聞見偶錄》〔三〕、《印典》等論著,輯印有《織錦回文圖》〔四〕、《回文類聚續(xù)編》〔五〕等作品。父之勱,字德彰。卓行孝思,頗為吳人宗仰。曾以家藏先祖朱長文《墨池編》,付諸弟侄子孫,重新刊刻〔六〕,廣大書學,嘉惠士林。 《印典》一書,卷首載鈕讓《序》、讓詩《金玉印章歌為清溪朱行先作》、朱象賢自序、印典例言、印典目錄等內(nèi)容。正文八卷,十二門,即:原始、制度、賚予、流傳、故事、綜紀、集說、雜錄、評論、鐫制、器用、詩文。卷末附象賢侄廷詔及白長庚所撰二跋。 象賢以行世印譜,多排列篆文、鈕式之體,少制度、品評、紀述之作,因作是編!队〉洹匪蚜_宏富,去取精審,編排合理,體例謹嚴。是書遍采四部典籍,雖雜有讖緯、符命等荒誕之說,但既可保存文獻,亦可備參閲,仍有價值。八卷十二門之架構(gòu),涵蓋印章淵源、印史異聞、制度器用、故事詩文等多個方面。雖為開創(chuàng)之作,頗有借鑒意義。 是書之版本,似有如下數(shù)種:清康熙六十一年朱之勱刻本(下簡稱‘朱之勱本’),雍正十一年朱氏就閑堂刻本(下簡稱‘就閑堂本’),乾隆年間寶硯山房本(下簡稱‘寶硯山房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下簡稱‘四庫本’)。其中,就閑堂本、寶硯山房本、四庫本等,皆祖朱之勱本,或為后刻,或為迻錄,流布印林。 就閑堂本,半頁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注文雙行,行三十二字。細黑口,雙魚尾,左右雙欄。版心鐫有‘印典某卷’字樣,標示書名、卷次,下并標卷內(nèi)頁數(shù)。卷首先載朱象賢自序,次載鈕讓序、讓詩及印典目錄、例言等;正文八卷,十二門;卷末闕朱廷詔、白長庚二跋。 寶硯山房本,版刻、行款與就閑堂本同。雕版亦精,校讎確當。此本卷首部分所載,與就閑堂本同,但次序稍異。其先載鈕讓序、讓詩,次載象賢自序、印典例言、目錄等內(nèi)容。正文亦八卷,十二門。卷末附朱象賢侄廷詔、白長庚二跋。 四庫本,開化榜紙精抄,朱磦紅格。半頁八行,行二十一字,注文雙行,行亦二十一字。白口,單魚尾,四周雙欄,魚尾上有‘欽定四庫全書’字樣,版心依次寫有書名、卷次、頁次。此本闕載文字較多。卷首部分,鈕讓序、詩及《印典例言》闕載;卷末部分,朱廷詔跋未載。卷八詩文部分,《咸陽獲寳符賦》一賦,全文四百五十余字,此本僅存‘玉鈕惟舊,芝泥尚新;螭文外發(fā),鳥篆中陳’二句,余皆闕載。卷四部分,又闕載《烹魚得印》一則。卷六《唐印》部分,闕小字注文‘李白詩’等十七字。四庫本任意竄改文字亦多。如,卷四《除官如印》部分,將‘金寇犯闕’更為‘金人南侵’,以避先人諱。整體而言,四庫本雖有諸多不足,仍是抄錄精細、?本珜徶,是《印典》重要版本之一。 民國至今,《印典》亦先后錄載于西泠印社《印學叢書》〔七〕、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八〕、王伯敏《書學集成·清》〔九〕、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編(第四輯)》等叢書〔一○〕中。以上各本,亦有特色;驗橛坝,或為排。换驗槿,或為節(jié)選;或加句讀,或為注釋,皆有參閲價值。 本次點校整理,以寶硯山房本為底本,以四庫本參校。底本文字,皆未遽改,以存版刻之實。訛脫、臆改之處,關乎全文,皆出校勘記,以備參閲。‘玄’、‘真’、‘弘’、‘歷’等避諱之字,皆以通行漢字替換,不出?庇洠坏妆局,‘驗’、‘佑’、‘髣弗’等字,四庫本分作‘騐’、‘祐’、‘髣髴’,或為異文,或涉正俗,此均按寶硯山房本迻錄,未出校記。另,《印典》一書之點校,參閲已出版之句讀、標點本及有關文獻之點校本,并據(jù)拙見,加以修正。 又,此校點本后亦載‘附錄’,略分‘傳記資料’、‘歷代著錄’、‘朱象賢文選’、‘其他’四目,將整理《印典》過程中,所搜集之文獻,分類纂輯,略作校勘,附于文后,以備查核。 點校過程中,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雍琦先生給予諸多支持,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為參閲有關文獻,提供諸多便利,在此并致謝忱。又,南京杜志強先生,博雅君子也,鐘情制印,勤于學術(shù)探討。先生百忙之中,寄贈有關論述,以示支持、勉勵之意;先生盛情,余銘記五內(nèi),亦表謝意。限于時日,囿于見聞,書中謬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大方之家不吝正之。 歲次辛卯十月既望,錦川何立民草于滬上。
注釋 〔一〕劉江先生分析清代印學研究成果時,曾提到朱象賢‘號清溪子’之說。究其本源,可能據(jù)王澍《〈墨池編〉序》中‘又將清溪子《印典》八卷鐫板以附,既得講求書法,并可探討筆硯章印之精微’之述而來。參氏著《中國印章藝術(shù)史》,西泠印社出版社二○○五年,第三九八頁。 〔二〕此據(jù)朱象賢《聞見偶錄序》《回文類聚序》、朱珖《回文類聚續(xù)編序》等,詳見附錄。 〔三〕有‘昭代叢書’本,參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十四子部小說家類(民國本)。參附錄引文。 〔四〕此書雖為匯集傳世《璇璣圖》等作品,亦多有朱象賢自作者。如《璇璣圖施彩說》、《織錦回文傳敘互異說》等作品,皆題‘玉山仙史’,即象賢自作。 〔五〕據(jù)朱象賢《回文類聚序》《織錦回文圖序》等。又,此書卷六末,載朱象賢(玉山仙史)《跋》;卷七末,則載尤青霞所撰《跋》,亦值得注意。 〔六〕據(jù)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雍正十一年就閑堂本《墨池編》(宋朱長文撰),朱之勱校閲卷一,而朱象賢則分別校閲卷首朱長文序、卷六、卷九、卷十、卷十九,在之勱弟侄子孫輩中,校閲內(nèi)容最多。 〔七〕木活字本,民國七年出版。又,西泠印社‘印學叢書’本《印典》,六冊。半頁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注文雙行,行亦二十一字。白口,單魚尾。版心鐫刻‘印典某卷西泠印社印學叢書’等文字;其中,‘西泠印社’與‘印學叢書’分置書口兩側(cè),頗為醒目。 〔八〕叢書第一冊。此本以雍正朱氏本為底本,參校四庫全書本,加以斷句,排印出版。 〔九〕王伯敏、任道斌、胡小偉主編《書學集成·清》,河北美術(shù)出版社二○○二年。 〔一○〕又,韓天衡先生編訂之《歷代印學論文選》(上冊,西泠印社一九九九年),亦選錄此書。但其僅錄卷一、二、三、四、七等,余皆未載。中華書局‘中華生活經(jīng)典’叢書,亦收錄方小壯編著之《印典》。
朱象賢,清代人,曾受業(yè)于楊賓、沈德潛。著有《印典》。《印典》成書于康熙六十一年,全書摘錄古今書中有關印章之紀事,論說及詩文。分類編次。是一部規(guī)模甚大的印學論著,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說:“好古君子欲知古印淵源,不外乎此矣!
印典目錄目錄 鈕讓序(一) 金玉印章歌為清溪朱行先作(三) 朱象賢自序(四) 印典例言(五) 印典卷第一 原始 天王符璽 赤帝符璽 天王玉璽 龜頷印 璽節(jié) 烏巢玉璽 傳國璽 印璽檢姦 制度上 制六璽 方寸璽 紫泥封璽 皇后璽 太后璽 璽章印 印章五字 官印五分 尚書令印 佩雙印 薨贈印璽 復設璽印 鐵印災符 封禪璽 女官佩印 魏貴人印 印以官名 官級印質(zhì) 晉太子璽 女官章印 王璽 公車司馬印 公侯印 太監(jiān)銀章 宋諸官印 太子妃璽 齊璽印制 梁印 陳璽章印 章印異鈕 北齊后璽 北周璽印 隋璽 唐璽印 同文印 鑄印追兵 置諸官印 墨印 奏準製寳 後周二寳 印典卷第二 制度下 宋寳制度 制用各寳 皇后寳 太后玉寳 太子金寳 貴妃金印 尊號寳 御書印 諸司銅印 鑄三面印 印式著令 給奉使印 鑄三省貢舉印 遇事借印 鑄樞密印 鑄行在印 會子印 毀假借印 印冠年號 遼金玉寳 皇后太子寳 臣下印 金鑄各寳 太子寳 給諸司印 元制寳璽 蒙古字印 位號視印 明制寳璽 后妃寳 諸司印信 私印古制 印典卷第三 賚予 授印說吳 受印約從 賜印擊楚 立王受印 賜令尹印 懷思送印 賜印擊吳 賜璽賜印 賜匈奴璽 賜烏孫印 通經(jīng)賜印 請賜印綬 改授金璽 印封倭王 賜刺史印 賜學士印 加章就謁 策賜蜜印 卒贈金章 詔假印綬 佩假侯印 賜印糾繩 賜外夷印 曲賜金印 賜皇帝寳 賜諸王等印 賜公主駙馬印 賜諸王印 賜給諸官印 賜玉押印 賜方士印 賜皇后印 賜太子印 賜大臣印記 賜太監(jiān)印記 賜方士印 流傳 奉上遺璽 探井得璽 鋤園得印 營廟得璽 成都玉印 得印改年 發(fā)塚得印 璽出漢水 墾地得璽 刺史奉璽 得璽懷還 淮水得璽 遣送玉璽 石闕得璽 治第得璽 棄璽草間 汾水得璽 龍門得璽 澗中得璽 于闐玉印 槐里獲璽 璽投佛寺 右將軍印 璽鬻之市 巧工司馬印 咸陽得璽 上獻璽寳 朱勝私印 壽亭侯印 校尉印 陰陽字印 上傳國璽 獲宋遼寳 出璽鬻之 金關印 繡衣執(zhí)法大夫印 倉印 楷字印 劉勝印 周惡夫印 二十字印 得印名子 濬河得印 名同古印 泥印 壽亭侯印 龍神印 謀克印 印典卷第四 故事 置璽再拜 納璽而去 欲地制璽 歸印散財 得丞相璽 鼓琴受印 解印間行 歸印讓賢 印迎不往 納地效璽 效璽名卑 作亂矯璽 斬守佩印 籍籌銷印 封璽降道 予印令反 操印立王 封印而亡 印刓不與 賜印下城 佩印有隙 奪印易置 說將解印 持印弄之 解印辭歸 上天子璽 綰璽不反 私受梁印 令奴作璽 臥受印綬 立茅受印 取璽按劍 就次發(fā)璽 持手脫璽 鷰銜天璽 印何纍纍 持印拜將 病不受印 視印列拜 上印亡命 謝不受印 聞濟解印 太行前受印 臨崩付璽 出璽投地 推破故印 推印不受 賜印皆降 叱召帶印 得印佩之 上印就第 置印固讓 上印乞歸 上書正印 搆陷收印 刻璽鑄印 石有玉璽 得印從諫 得印稱皇 因師獲印 游平賣印 先佩印綬 大會陳印 印污腐屍 以錐畫印 遭難印存 舉璽向肘 以璽抵軒 問璽所在 自以璽付 好金作印 印綬易餅 得印知徵 相印知辱 使筮印囊 改元天璽 以印封行 請印假授 詐印啟主 刮印龜背 貂蟬佩璽 捩指奪璽 問璽出奔 求璽叱之 變服受璽 號奉璽君 印龜左顧 鵲飛化印 墮印損鈕 相印知祚 穿井得印 恥服其章 取印繫肘 望風投印 印貴仍舊 臥不解璽 印詎可解 裹石誑印 鑄印六毀 天雨玉璽 刻印驚失 得璽為氏 私璽霧塞 佩印沸騰 宅成璽至 奉璽來降 印選進御 天帝授寳 青衣授印 徒步挾印 失印不問 捍賊還印 不敢當印 佩四將印 解印而逸 倒印追兵 倒印定軍 竊寳迎唐 攜寳自焚 倒印激將 覽印以問 印違詔格 烹魚得印 齎印符夢 失印論罪 生讞偽印 道中奪印 先印後書 夢遺六印 易印避禍 臥起懷印 辨印忤旨 投印登第 衣帛印印 斯須取印 夢中吞印 于闐異寳 入省秤印 官合印文 除官如印 朱記代印 得印兆子 印召風雨 奪璽不與 磨璽改物 上璽云祥 女諫買印 塊土銅章 印鎮(zhèn)疫祟 印綬飛起 印綬怒張 印典卷第五 綜紀 辨物璽之 璽書 六都印 固璽 六國印 五國印 懷金印 璽之于塗 金印葬 負璽 金剛靈璽 棄印不從 無功奪印 黃金印 懷銀黃 得印一匱 受璽旁午 收印千八 掠印簿入 印之以璽 牧守印 五寸印 五色印 半章印 十腰銀艾 發(fā)塚取璽 六印磊落 佩漢印 上印歸邸 身逃亡印 金銀印 遺印不用 呼弟佩印 姬佩后璽 鴨頭雜印 拜陵負璽 年號小印 神皇璽 神靈璽 負璽登樓 金不供印 封印附計 賜節(jié)鑄印 盛印於囊 八印 用廢官印 試卷用印 分日知印 輪日知印 納三省印 銀青金紫 印綬隨葬 收印 收印改寳 押字用印 厭水災印 軍旋上印 改御史印 監(jiān)督關防 金鑄關防 真人金印 掌璽 印曹 監(jiān)印官 集說 釋璽 釋印 璽以玉 璽書章印 印信 龜鈕虎鈕 周正隆平 相印 考古印 漢晉印 唐宋無佳印 詳定印文 識字製印 印章宜小 印稱枚 古印足藏 印不可妄評 一名數(shù)印 刻符書 篆可入印 作印從古 圖書記 印藪 琱玉法絕 作印名人 文氏印 鈿閣女子 雜錄 璽中有字 蛟龍文印 種龍印 鹿形啗印 胡字印 飛白字印 象形文印 製陶印 押字小璽 書畫印 天生印文 馬印 佩印制虎 白章印 棗心印 桃根印 印封其戶 朱宮印 三庭印 膝上有印 夢印 印魚 腰間有印 符璽駢字 印章駢字 印典卷第六 評論 印品 三代印 秦印 漢印 魏晉印 六朝印 唐印 宋印 元印 明印 玉印 金印 銀印 銅印 象牙印 犀角印 寳石印 瑪瑙印 水晶印 石印 磁印 官印 名印 臣印 之字印 表字印 地名小字印 道號印 堂室齋閣印 書柬印 詩句印 成語印 引首印 龍虎印 白文印 朱文印 朱白相間印 回文印 三字印 四字印 五字印 鑄印 刻印 鑿印 急就章 碾印 印式 印鈕 鐫製 摹印法 作印法 摹印篆 章法 增減 那移 學古 章法 結(jié)構(gòu) 滿 縱橫 蒼 光 沉著 停勻 靈動 寫意 天趣 雅 刀法 刻玉印法 鑄印法 附印印法 拭印 印典卷第七 器用 綬 諸綬制度 宮女玄綬 乘輿綬 丙丁文綬 青羽 印系 華綬 五色綬 靈飛綬 佩兩綬 解綬以賜 帶三綬 青緺 紫艾綬 寸印丈綬 花綬 蕭朱結(jié)綬 金龜紫紱 以綬絞 綸組縌綬 白綬 朱組青紱 朱紱 綠綟綬 齊綬制 著綬 陳綬制度 後周組綬 隋綬制度 有綬有紱 宋制綬 法官綬 玉環(huán)綬 虎頭綬 明綬制并寳池寳匣 私印綬 鼠咋紫綬 吐綬雞 璽室 蘭金之泥 寳盝 印衣 印囊 印套 印笥 刀 鑿 床 金銀 銅 石 牙 蠟 泥 印色 黑印色 印油 艾 印池 綬笥 鞶囊 印典卷第八 詩 長樂未央玉璽歌 秦璽歌 秦皇玉璽行 武后玉璽歌 老姑投國璽 王氏后 獻穆后 宋侍中 鄭夫人 衛(wèi)將軍玉印歌 吳郡陸友仁得白玉方印其文 曰衛(wèi)青臨川王順伯定為 漢物求賦此詩 衛(wèi)將軍歌 題姑蘇陸友仁藏衛(wèi)青玉印
司馬相如玉印歌 購得古銅印歌 古銅章歌 金石歌送友赴試 陸子友仁得古銅印文曰陸定 之印以名其子而字之曰 仲安友仁既沒仲安就予 求賦作此贈之 詠古印 決道弟得小金印以詩贈之
古印 獲玉印 古銅印 題印囊 和陸魯望印囊 壽山印石歌 印泥歌贈沈子 附虎符歌 銘 印銘 印銘 印銘 印銘 印衣銘 印斗銘 龍文印笥銘 綬笥銘 箴 符璽令箴 賦 印賦 受命寳賦 咸陽獲寳符賦 頌 青宮受寳頌 譜 傳國璽譜 玉璽譜 疏 天啟甲子九月臨漳民邢一泰於漳 河西畔得玉璽奏疏 表 賀上傳國璽表 代任參賀玉璽表 牋 代崔彧進傳國璽牋 論 秦璽論 傳國璽論 記 玉璽傳授本末記 序 吳氏印譜序 楊氏集古印譜序 印藪序 啟 請周翼微刻印啟 考 玉璽考
跋
附錄 一、傳記資料 二、歷代著錄 三、朱象賢文選 四、其他 印典卷第一 原始
古印良可重矣,可以考前朝之官制,窺古字之精微,豈如珍奇玩好而涉喪志之譏哉!但去古久遠,幾昧從來,若不粵稽往昔,誰復知其根本。首錄‘原始’,以著肇端。 天王符璽 《春秋運斗樞》: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 赤帝符璽 《春秋合誠圖》:堯坐舟中,與太尉舜臨觀,鳳皇負圖授堯。圖以赤玉為匣,長三尺八寸,厚三寸。黃玉檢,白玉繩,封兩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 天王玉璽 《春秋運斗樞》:黃龍五采,負圖而出舜前,白玉檢,黃金押,黃金繩芝為封泥兩端,有文曰‘天王有玉璽’五字,博袤三寸。 龜頷印 王子年《拾遺記》:禹治水,黃龍曳尾于前,元龜負青泥于后。龜頷下有印文,皆古文,作‘九州山水’之字。禹所穿鑿之處,皆使青泥封記,其所使元龜印其上,后世印章皆肇此也。 璽節(jié) 《周禮》‘掌節(jié)貨賄用璽’節(jié)注:璽節(jié),如今之印章。烏巢玉璽 《拾遺記》:武王滅紂,樵夫牧豎探烏巢,得赤玉璽,文曰:‘水德方滅,火祚方盛!纸源笞。 傳國璽 《錄異記》:歲星之精,墜于荊山,化而為玉,側(cè)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后入趙獻。秦始皇一統(tǒng),琢為受命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為傳國璽。 印璽檢奸 《后漢·祭祀志》:自五帝始有書契,至三王,俗化彫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制度上 今之沿襲,始自古人,不師先世成規(guī),焉證后人之失。然而時代推遷,變更不一,是非詳考,鮮知取法也。茲集歷代分別尊卑、質(zhì)式,匯輯‘制度’二卷,少備考據(jù)。 制六璽 馬端臨云: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用制乘輿六璽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又始皇得藍田白玉為璽,螭虎鈕,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方寸璽 《漢舊儀》:秦已前,民皆以金、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漢一作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羣臣莫敢用也。紫泥封璽 《漢書》:璽皆玉螭虎鈕,凡六,其文亦殊,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外有大藍田玉璽,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砸晕涠甲夏喾庵,盛以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柜中約署!杜f儀》云:皇帝綬,黃地赤采,不佩璽。璽以金銀縢組,侍中組負以從。 皇后璽 《漢書》:皇后璽文曰‘皇后之璽’,金螭虎鈕!杜f儀》云:皇后、婕妤乘輦,馀皆以茵,四人輿以行;屎笥癍t,文與帝同。 后漢靈帝冊宋貴人為后,御章德殿。太尉襲使持節(jié)奉璽紱,宗正讀冊畢,后拜,稱臣,任位。太尉授璽紱,中常侍長秋太仆高鄉(xiāng)侯覽長跪受璽紱,奏于殿前,女使授婕妤,長跪受,以授昭儀,受,長跪以帶后。后秩比國王,即位威儀,赤紱玉璽也。又蔡邕《獨斷》云:皇后赤綬玉璽,貴人緺音戈。綟金印。按,緺綟,色似綠,綬文也。 太后璽 《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子及妃璽,皆以金為之,藏而不用。太后封令書以宮官印,皇后以內(nèi)侍省印,皇太子以左春坊印,妃以內(nèi)坊印!段墨I通考》:皇太子,黃金印,龜鈕,文曰章。 璽章印 《漢官儀》:諸侯王,黃金璽,槖駝鈕,文曰璽。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章。丞相高帝十一年,更名相國。太尉與三公、前后左右將軍,黃金印,龜鈕,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鈕,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至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鼻鈕,文曰印!段墨I通考》:御史大夫,銀印,青綬。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秩仆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 印章五字 《文獻通考》:漢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朔數(shù),用五紀。注:印文,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字足之。官印五分 《漢官儀》:卿秩中二千石,孝武皇帝元狩二年,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銀印,龜鈕。尚書令印 《漢官儀》:尚書令,秦官也。漢初并用士人,銅印,墨綬,秩二千石。 佩雙印 《后漢·輿服志》:佩雙印,乘輿、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至四百石皆以墨犀,三百石以至私學弟子皆以象牙。上合絲,乘輿以縢貫白珠,赤罽蕤,諸侯王以下以綔赤絲蕤,縢綔各如印其質(zhì);蛟疲弘p印,二桃也,佩之以自戒也。予考《漢書》,載雙印,刻書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青赤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又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順爾國化〔一〕,伏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便剛癉,莫我敢當!擦帧t雙印即剛卯,而非印用之印章也。薨贈印璽 《后漢·禮儀志》:諸侯王、列侯薨,皆令贈印璽、玉柙銀鏤。文貴人、長公主銅鏤。 復設璽印 《文獻通考》: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九卿、執(zhí)金吾、河南尹、大長秋、將作大匠、度遼諸將軍、郡太守、國傅相、校尉、中郎將、諸郡都尉、諸國行相、中尉、內(nèi)史、中護軍、司直秩皆三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中外官尚書令、御史中丞、治書侍御史、公將軍長史、中二千石丞、正、平、諸司馬、宮中王家仆、雒陽令秩皆千石,尚書、中謁者、黃門冗從、四仆射、都郡監(jiān)、中外諸郡官令、都侯、司農(nóng)部丞、郡國長吏、丞、侯、司馬、千人、家令、侍、仆秩皆六百石,雒陽市長、主家長秩皆四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諸曹長揖擢丞秩三百石,諸秩千石者,其丞、尉皆秩四百石,秩六百石者,丞尉三百石,四百石者,其丞、尉秩二百石,縣國丞、尉亦如之,縣、國三百石長、丞、尉亦二百石,明堂、靈臺丞、諸陵校長秩二百石,丞、尉、校長以上皆銅印,黃綬?h國守宮令、相或千石或六百石,長或四百石或三百石,長相皆以銅印,黃綬。而有秩者侍中、中常侍、光祿大夫秩皆二千石,太中大夫秩皆比二千石,尚書、諫議大夫、侍御史、博士皆六百石,議郎、中謁者秩皆皆六百石,小黃門、侍郎、中黃門秩皆比四百石,郎中秩皆三百石,太子舍人秩二百石。與服制遞。 鐵印災符 《漢官解詁》:衛(wèi)尉主宮闕之內(nèi),凡居宮中者,皆施籍于掖門,按其姓名。若有醫(yī)巫僦人當入者,本官長吏為之封啟傳,審其印信,然后內(nèi)之。人未定,又有籍,皆復有符。以當所屬官兩字為鐵印。亦太卿災符,當出入者,按籍畢,復齒符,識其物色,乃引內(nèi)之也。封禪璽 《祭祀志》:檢用金縷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玉璽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分。 女官佩印 王莽簒位后,征天下淑女。杜陵氏女為皇后,成同牢禮于西堂。備和嬪、美御,其和人三,位視公。嬪人九,視卿。美人二十七,視大夫。御人八十一,視元士。凡百二十人,皆佩印紱,執(zhí)弓韣音讀。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