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意于提出文化翻譯的基本理論模式,涉及對整體理論架構的探討。全書分為九章,主要涉及文化翻譯的本體論,具體包括文化翻譯的六大課題及文化翻譯研究方法論等問題。文前另有作者關于文化價值觀論的研究序文,其主要論點是強調(diào)譯者不能忽視對文化價值觀的悉心研究,因為文化價值觀研究是譯者達至對原語的文化理解的關鍵,而文化理解則是該書自始至終強調(diào)的課題。作者認為,很明顯,沒有深入到文化深層的理解,要做好翻譯是不可能的。全書采取“以注補釋”的方法,以突出論述重點并輔佐正文闡述。
《文化翻譯論綱》對文化翻譯的理論架構進行系統(tǒng)探索
《文化翻譯論綱》提出了實用性很強的“中國式”研究模式
《文化翻譯論綱》文化翻譯理論見解深刻,論述嚴謹清晰
《文化翻譯論綱》是翻譯學習者和理論研究者的得力助手
表明文化視界中的翻譯研究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易其名、四易其稿的“十年磨一劍”之作
劉宓慶翻譯論著精選集(全6冊)重磅推出!
國內(nèi)翻譯界引用率高居前列、影響極大;
諸多高校圖書館、資料室裝備書目;
外語類專業(yè)教材或基本參考書;
劉宓慶翻譯論著精選集理論貢獻:
加強了譯學整體性整合研究,在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完整的功能主義翻譯觀;
從本位和外位的角度,深入探索了中國傳統(tǒng)譯學、當代譯學和西方翻譯理論的多維比較研究,為中國當代譯學的發(fā)展提出了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框架; 從共性和特性兩個維度對譯學的美學觀、文化翻譯觀和翻譯的價值論等等深層理論問題做了很有意義的開拓性探討;
從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全面地、堅決地維護了中國的理論話語權。
《文化翻譯論綱》立意于提出文化翻譯的基本理論模式,涉及對整體理論架構的探討。
《文化翻譯論綱》全書分為九章,主要涉及文化翻譯的本體論,具體包括文化翻譯的六大課題及文化翻譯研究方法論等問題。文前另有作者關于文化價值觀論的研究序文,其主要論點是強調(diào)譯者不能忽視對文化價值觀的悉心研究,因為文化價值觀研究是譯者達至對原語的文化理解的關鍵,而文化理解則是該書自始至終強調(diào)的課題。作者認為,很明顯,沒有深入文化深層的理解,要做好翻譯是不可能的。
《文化翻譯論綱》全書采取“以注補釋”的方法,以突出論述重點并輔佐正文闡述。
作者:劉宓慶
中國當代知名翻譯理論家。歷任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教授或客座教授,并在聯(lián)合國組織機構任翻譯。后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國立及臺灣師范大學翻譯研究所執(zhí)教,2006年受聘于上海同濟大學外語學院任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劉宓慶是國際上的知名學者。
劉宓慶長期從事翻譯實務與理論研究,創(chuàng)建了翻譯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后期的功能理論觀以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為導向,在國際學術界備受重視。
在本體論層面,劉宓慶就翻譯及其理論研究提出“文化戰(zhàn)略觀”;在方法論層面,劉宓慶提出“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研究方法。劉宓慶強調(diào)翻譯的整體性整合研究,主張建立中國功能主義翻譯學派。
主要論著有《新編當代翻譯理論》《翻譯美學導論》《文化翻譯論綱》《翻譯與語言哲學》等14 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劉宓慶翻譯論著全集》,由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019年,中譯出版社推出《劉宓慶翻譯論著精選集》,甄選劉宓慶潛心學術40 年來的代表作品6種,包括《文體與翻譯》《文化翻譯論綱》《新編當代翻譯理論》《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翻譯美學導論》《翻譯與語言哲學》,集中展現(xiàn)其理論發(fā)展脈絡和思想精髓。
文化翻譯中的價值觀研究( 第二版序文)原版自序
導讀
本書體例說明
第一章 翻譯學視角中的文化
1.0 概述
1.1 翻譯學視角中的文化
1.1.1 將語言視為文化的主體性基本表現(xiàn)手段
1.1.2 以意義的對應式或代償式轉換為語際轉換的基本手段
1.1.3 以意義為憑借,探索文本的文化心理
1.1.4 以文化心理和審美判斷為跨文化表現(xiàn)的杠桿
1.1.5 堅持整體性文化戰(zhàn)略考量,并使之與時俱進
1.2 文化的本體論特征
1.2.1 文化的民族性
1.2.2 文化的傳承性
同要透徹理解西方一樣,要透徹理解中國的文化,就不能不把握它的精粹。概括而言,有以下幾點我們必須把握:
第一,中國的文化價值觀有很強的綜合性、融合性和包容性
我們可以從上圖(及[說明])看得很清楚,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就具有鮮明的綜合性、融合性和包容性——其中特別可貴的是殷鑒思維中的包容性。從整體來看,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是無神論者或泛神論者,但是同時又有許多人服膺回教、道教及基督教信念。但在中國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反宗教思想和勢力?鬃与m然提出他自己“敬鬼神而遠之”,而他并不反對別人敬鬼神,中國人這種遠古源自殷鑒的價值觀包容性表現(xiàn)得很廣泛。中華民族是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融合體,但除漢族以外,蒙古族(治理中國97 年)和滿族(治理中國267 年)也同樣做過執(zhí)掌全國政權的民族,而且政績斐然,元代(1271—1368)的商業(yè)發(fā)展和清代的綜合經(jīng)濟發(fā)展都曾經(jīng)使中國長期傲居全球之冠,康乾盛世(1710—1800)時的經(jīng)濟規(guī)模和生產(chǎn)總值比唐代開元盛世(713—743)時的經(jīng)濟規(guī)模和生產(chǎn)總值在一千年內(nèi)高出近三倍。元代和清代統(tǒng)治者都是由于自己政績不佳而被迫黯然退出歷史舞臺,并不是由于民族矛盾所致。中國的56 個民族各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民族價值觀,但千百年來各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感都很強。儒家的“仁者愛人”、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兼愛天下”、法家的“因事制禮”和佛家的“涅槃絕境”(涅槃仙境)以及基督的“仁濟博愛”思想都是各族中國人精神家園中的不謝奇葩。中國詩、詞、曲、賦、樂、畫、劇和翻譯中的很多杰作都出自少數(shù)民族的大師之手,反映出共同的審美價值觀。
第二,中國的文化價值集中于道德價值、情感價值和審美價值,理性成分比較弱
從整體來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集中于“完美人格論”,其中的三個主要成分是道德價值、情感價值和審美價值,連政治價值也都從道德價值的視角來審視,例如儒家的“天下為公”和“仁政”論、墨家的“兼愛天下”和“尚賢”論、法家的“封疆平稅”和“免役”論(商鞅提出來的免除對人民的不平等課稅和苛役《商君書 · 更法》)等等,基本上都是建基于社會道德訴求,而沒有訴諸科學的、理性的論證。中國人非常重視情感價值并把內(nèi)美、德美、行為美與人的情操之美掛上鉤而統(tǒng)稱為“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價值與情感價值的合一,是中國人的倫理觀核心。中國人的審美價值觀結構也是屬于多維復合式,強調(diào)綜合、融合、包容,實際上不限于藝術領域,而是廣泛反映在中國人的文化意識、日常生活乃至人生哲學中。所謂“復合”,常常是三個層次的交叉、疊合:(1)以“意”為核心的意義、意象、意境、意蘊;(2)以“情”為核心的情志、情態(tài)、情感、情采;(3)以“形”(實際上是以確保“形美”)為核心的神形論(神采與形式的辯證統(tǒng)一)、文質(zhì)論(形式與內(nèi)容的辯證統(tǒng)一)、音形論(音美與形美的辯證統(tǒng)一)、效果論(形式美與效果的辯證統(tǒng)一)。認為中國人只重“意美”、只重“情美”而忽視“形美”的看法,是一種誤解,我們有責任加以澄清,加以解釋,加以論證。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和生命哲學也具有審美復合性,既具有儒家的入世熱忱,又同時具有道家的出世豁達,這種審美復合式心性結構造就了中國人性格中艱苦卓絕的堅韌性和高度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