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能力在全球化時代成為跨學科研究的主要概念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犊缥幕芰ρ芯俊穱@跨文化能力概念界定、理論視角建構及評估方法三個基本問題,梳理與評析國內外研究成果,探索未來的研究方向。
全書共分為八章。*章對跨文化能力三個基本問題作簡要闡述。第二章回顧20世紀60年代以來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歷程,昭示其發(fā)展脈絡。第三至五章綜述、歸納與評介32個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能力理論和模型,不僅包括西方視角,而且涵蓋亞非與中東文化的非西方視角。第六、七章探討如何評估跨文化能力及相應的評估工具。第八章對未來的研究進行展望,提出新的研究議題。
本書兼具學術性、前沿性和引領性,適合跨文化研究領域的碩博研究生、年輕教師和研究者作為研究參考,同時也適合對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國際化人才感興趣的外語教師與研究者參閱。
理論梳理,方法示范;趨勢探析,研究引領。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于完成《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寫作?缥幕芰κ强缥幕浑H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里一直是學者們熱衷探討的問題。我從2008年起開始關注跨文化能力,雖然經過數年的學習與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比較系統地掌握了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但寫作過程中仍不斷地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與不解?缥幕芰O為復雜,要想準確、深入地理解它,對之進行全面的分析,需要淵博的跨學科知識和深厚的學術修養(yǎng),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在寫作過程中,本書的總體框架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嘗試和修改,成文的書稿也經過多次調整、補充和刪減,形成現在的模樣。本書的完成并非全憑我一己之力,寫作期間我曾得到多方幫助,在此謹表達我誠摯的謝意。
首先感謝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教授。感謝他邀請我參加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跨文化研究核心話題叢書”的寫作,給我一個學習與探索的好機會。其次,我要感謝美國夏威夷大學的Yoshitaka Miike(三池孝賢)教授。三池教授經常寄來寶貴的文獻資料,與我分享他的研究心得與成果,使我獲益匪淺。再次,我要感謝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翁立平博士。他幫助我借閱與復印外文資料,助益良多。此外,我要感謝外研社的編輯。他們的督促與協調為本書的順利完成提供了良好保障。
最后,我要特別感謝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會長、美國羅得島大學的陳國明教授。他既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好朋友,多年來一直對我倍加關懷,給我鼓勵。在寫作過程中,陳老師不僅幫助我收集資料,閱讀了全部文稿,而且提出諸多中肯而富有啟發(fā)的建議,為本書的質量把關。書稿完成之后,他在繁忙的教學與科研中不辭辛苦,欣然為本書提筆作序。
當然,本書肯定存在許多疏漏、不足或謬誤,一切都應由我承擔。
戴曉東
上海師范大學
戴曉東,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跨文化交際理論和跨文化能力研究,其成果發(fā)表在《歐洲研究》、《美國研究》、《學術研究》、《社會科學》、China Media Research和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等國內外專業(yè)期刊上。
總序..................孫有中 xi
序..................陳國明 xiv
前言..................戴曉東 xvi
第一章 導論..................1
1.1 跨文化能力概念的界定..................2
1.2 跨文化能力理論視角的建構..................5
1.3 跨文化能力評估方法與工具的發(fā)展..................9
1.4 本書的思路與架構..................14
1.5 小結..................17
第二章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歷史回顧..................19
2.1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起步與成長:1960—1979..................19
2.2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拓展與西方范式的建立:1980—1989..................23
2.3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深化與西方范式面臨的質疑:1990—1999..................28
2.4 非西方視角的興起與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多元化:2000—2009..................35
2.5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整合與新起點:2010年至今..................42
2.6 小結..................50
第三章 關于一般跨文化能力的理論(一):西方視角..................52
3.1 M. J. Bennett的跨文化敏感性發(fā)展模型..................52
3.2 T. Imahori & M. L. Lanigan的相互關系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56
3.3 G. M. Chen & W. J. Starosta的綜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60
3.4 M. Byram以外語教育為中心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63
3.5 B. H. Spitzberg的綜合的跨文化能力模型..................67
3.6 L. A. Arasaratnam et al.的綜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71
3.7 P. M. King & M. B. Baxter Magolda的跨文化成熟發(fā)展模型..................74
3.8 D. Carbaugh & S. Lie文化話語分析視角下的跨文化能力理論..................77
3.9 S. Rathje新文化概念視角下的跨文化能力理論..................80
3.10 G. M. Chen的全球交際能力模型..................83
3.11 B. Hunter et al.的全球能力模型..................86
3.12 小結..................88
第四章 關于一般跨文化能力的理論(二):非西方視角..................90
4.1 X. S. Xiao & G. M. Chen的儒家視角的跨文化能力理論..................90
4.2 J. Takai & H. Ota的日本文化視角的跨文化能力模型..................93
4.3 J. O. Yum的韓國文化視角的跨文化能力模型..................97
4.4 P. O. Nwosu的非洲文化視角的跨文化能力理論..................99
4.5 R. S. Zaharna的阿拉伯文化視角的跨文化能力理論..................103
4.6 高一虹的“道”與“器”跨文化能力理論..................106
4.7 許力生與孫淑女的跨文化能力遞進—交互培養(yǎng)模型..................109
4.8 高永晨的“知行合一”跨文化能力模型..................113
4.9 孫有中的中國外語教育視角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116
4.10 X. D. Dai & G. M. Chen的文化間性視角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118
4.11 小結..................123
第五章 關于特定跨文化能力的理論..................124
5.1 W. B. Gudykunst的跨文化焦慮與不確定性管理能力模型..................124
5.2 C. Gallois et al.的跨文化通融能力模型..................128
5.3 Y. Y. Kim的跨文化適應能力理論..................133
5.4 M. J. Collier & M. Thomas的跨文化身份協商能力理論..................137
5.5 W. R. Cupach & T. Imahori的跨文化身份管理能力模型..................139
5.6 S. Ting-Toomey & A. Kurogi的跨文化沖突中面子行為能力模型..................142
5.7 B. B. Haslett的跨文化面子能力理論..................145
5.8 T. K. Nakayama & J. N. Martin的跨文化倫理能力理論..................148
5.9 L. Chen & J. Du的組織跨文化能力理論..................151
5.10 安然的孔子學院志愿者跨文化能力模型..................154
5.11 A. Bird et al.的全球領導者跨文化能力模型..................156
5.12 小結..................159
第六章 跨文化能力的評估..................161
6.1 跨文化能力評估的基礎..................162
6.2 跨文化能力評估的對象與目標..................167
6.3 跨文化能力評估的方法..................171
6.4 跨文化能力評估結果的分析..................179
6.5 小結..................183
第七章 跨文化能力的評估工具..................184
7.1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概要..................184
7.1.1 跨文化行為評估量表..................185
7.1.2 跨文化適應能力評價量表..................185
7.1.3 跨文化交際行為評估量表..................185
7.1.4 社會文化適應量表..................186
7.1.5 跨文化敏感性評價量表..................186
7.1.6 跨文化交際意愿量表..................186
7.1.7 一般化的族群中心主義量表..................187
7.1.8 跨文化敏感性量表..................187
7.1.9 多元文化人格問卷..................187
7.1.10 跨文化調整潛力量表..................188
7.1.11 跨文化發(fā)展評價量表..................189
7.1.12 文化智力量表..................189
7.1.13 跨文化交際能力量表..................189
7.1.14 跨文化效力量表..................190
7.1.15 中國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自測量表..................190
7.1.16 中國大學生跨文化能力評估量表..................191
7.2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評介(一):ICCS與ICCAS..................192
7.2.1 ICCS..................194
7.2.2 ICCAS..................197
7.3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評介(二):GENE與ISS..................199
7.3.1 GENE..................199
7.3.2 ISS..................202
7.4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評介(三):SCAS與IES..................206
7.4.1 SCAS..................206
7.4.2 IES..................209
7.5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評介(四):MPQ-SF與CQS..................213
7.5.1 MPQ-SF..................213
7.5.2 CQS..................216
7.6 小結..................220
第八章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未來展望..................221
8.1 跨文化能力概念的辨析與重新界定..................221
8.2 跨文化能力理論視角的梳理、批評與建構..................225
8.3 跨文化能力評估工具的驗證、改進與創(chuàng)建..................232
8.4 小結..................238
參考文獻..................240
推薦文獻..................267
索引..................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