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是中國封建王朝選 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形成于隋唐,延續(xù)至清末,深刻影響著中國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等諸多方面,《古代科舉》作者廣搜博采唐宋以來文人學(xué)才記錄親歷或耳聞的隨筆、札記,在形形色色的科舉名目、林林總總科場人、層出不容的作弊花樣、動人心魄的科場要案等篇章中,運用大量富有故事情節(jié)的事例,具體介紹歷代科舉考試的名目、程序制度沿革等有有關(guān)知識,生動地展現(xiàn)德意志內(nèi)外紛繁多彩的歷史畫面,并對科舉制度和科舉現(xiàn)象進行一一定程度的剖析,從而提供了一個審視中國古代社會的獨特視角。
前言
一、形形色色的科舉名目
1.隋朝二帝開新篇
2.龍門騰躍登進士
3.群賢畢至試明經(jīng)
4.因時隨勢立制舉
5.關(guān)山再度吏部試
6.少年勁攀童子科
7.英雄豈從武科出
8.經(jīng)濟特科終成夢
9.民族別異立新格
10.龍顏歡悅即成科
二、林林總總科場人
1.秀才、舉人與進士
2.眾生蕓蕓國子監(jiān)
3.費盡心機為出身
4.冒籍哪顧親爹娘
5.百歲老翁亦觀燈
6.巾幗才女空懷技
7.閹豎道僧加洋人
8.駿馬唯有伯樂識
9.謬濫秉權(quán)何其眾
10.愚夫怎能掌文衡
11.清正廉官知多少
三、千奇百怪說考試
1.詩賦雕琢類俳優(yōu)
2.帖經(jīng)墨義考學(xué)究
3.高談闊論時務(wù)策
4.斷送江山八股文
5.輕將命題視兒戲
6.河南二出怪題仙
7.聰明考官糊涂判
8.遲速得中皆碰運
9.倒霉得福全在名
10.殿試何作書法賽
11.才高還須容顏美
四、青云路上的喜怒哀樂
1.京兆同華爭解元
2.麻衣如雪滿九衢
3.公薦通榜決沉浮
4.行卷且為求知己
5.避諱濫施阻前程
6.重重棘圍萬般景
7.糊名謄錄是良策
8.天子殿前有辛酸
9.金榜題名天下聞
10.傳臚聲聲扣人心
11.曲江水畔盡開顏
12.煙花巷里縱恣游
13.喜慶禮多不知煩
五、層出不窮的作弊花樣
1.名流竟然當槍替
2.左掖右藏花樣新
3.關(guān)節(jié)全在暗號妙
4.移花接木有奇術(shù)
5.考題上面打主意
6.傳遞溝通信息靈
7.結(jié)幫成朋逐聲名
8.賄賂公行盡黑幕
9.依權(quán)仗勢逞霸道
六、科場內(nèi)外的風情世態(tài)
1.賺得英雄盡白頭
2.厚顏無恥借親戚
3.棒打鴛鴦為那般
4.神仙有靈難為助
5.功名前定豈可信
6.世態(tài)炎涼個中知
7.才子佳人得幾許
8.得志猖狂輕薄兒
9.為將雙淚問春風
10.我花開后百花殺
11.門生座主結(jié)私緣
12.閹豎橫行外戚兇
七、動人心魄的科場要案
1.牛李黨爭四十年
2.歐公苦心釀酸酒
3.洪武妄斷南北案
4.一鑾當?shù)离p鳳鳴
5.七年難了糊涂案
6.四方貢院起喧囂
7.皇帝無奈親司判
8.老姜不辣小李甜
9.禍起文字興冤獄
10.棘圍混亂釀悲劇
八、發(fā)人深思的奇聞軼事
1.月宮折桂各有道
2.丹青圣手競風流
3.有心栽花花不發(fā)
4.無意插柳柳成行
5.陰差陽錯禍與福
6.偶得天機中高第
7.錯認顏標太冬烘
8.嗟來之名不可要
9.闈場風云多變幻
一、形形色色的科舉名目
沿著歷史的足跡,去追尋科舉往日的風姿,首先接觸到的,是那些陌生而又令人迷惑的形形色色的科舉名目。它們正是了解科舉的基本線索。所謂科舉,就是根據(jù)封建國家的需要,設(shè)立一定的科目,通過不同的考試,來選拔各類朝廷官員。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科目進行類分:常科與制科、文科與武科、成人與兒童、普通與特異。有機的序列與隨心所欲的設(shè)置交織,顯現(xiàn)出統(tǒng)治者的智慧和昏庸。
1 隋朝二帝開新篇
中華民族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科舉選官制度就是這燦爛文明中一枚奪目的璣珠,盡管它在歲月的流逝中褪盡了昔日的光澤。
科舉制度的產(chǎn)生不是偶然的,它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孕育。我們從司馬遷的不朽著作《史記》中可以知道,上古圣明的君主堯曾經(jīng)實行推薦考察的方法來選擇接班人。他聽族長們說,舜是個德才兼?zhèn)涞馁t人,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讓她們?nèi)ビ^察舜的德行。果然舜仁孝禮順,治家有方。后來,堯又讓舜掌管教化和儀典。舜使教化大行,百官各得其所,遠方的諸侯也紛紛表示服膺和禮敬。經(jīng)過三年的實際考察,堯確信舜有賢德。當時,也有的部落推薦了共工,還有的部落推薦了鯀,堯都把他們放到實際崗位上去考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共工行為不檢點,鯀缺乏政治才能。最后堯決定,把君位傳給舜。舜作了君主,以后也用同樣的方法選擇了禹為自己的接班人。遺憾的是,禹沒有認真地去考察選拔賢人來治理國家。他死后,人們擁立他的兒子啟為帝,從此就開始了帝位的父子相傳。經(jīng)過400多年的傳承,夏朝毀在暴虐荒淫的桀手里。雖然父死子繼為后來的帝王們所接受,但是歷史告訴人們:人才選拔至關(guān)重要。商湯從農(nóng)夫中選拔出伊尹作為自己的輔佐,滅掉了夏朝,奪取了天下。商高宗武丁從泥瓦匠中找到傅說,拜他為相,使天下大治。周文王把隱居在渭水之畔釣魚的姜太公請來,靠著他的運籌謀劃,滅商建周。這些事實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