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分析了德國司法獨立原則和法官司法責任之間的關系,進而介紹了德國法官司法責任的制度框架,包括法官責任追究的法律適用、對法官審判行為的職務監(jiān)督、對違反職責之法官的彈劾、違反審判職責的懲戒責任、民事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在此基礎上重點研究德國的法官懲戒制度和法官違反審判職責的刑事責任。在懲戒制度部分,介紹了適用于法官的懲戒機關、懲戒措施、懲戒事由、懲戒程序和懲戒救濟措施。在刑事司法責任部分,重點研究了和司法責任相關的接受利益、索賄、枉法等十一個罪名。
司法責任一般是指司法責任主體違反其職業(yè)操守和背離司法權運行基本規(guī)律而需承擔法律方面的不利后果,乃至遭受懲處的法律責任。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尚書·呂刑》中的“五過之疵”就可視為古代對判官追責的萌芽,而唐朝《唐律疏議·名例》所規(guī)定的“出入人罪”則更加明確了對司法官員追責的依據和標準。宋元明清在司法責任追究方面除沿襲唐制外,并無新的建樹。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全面廢除舊法統(tǒng),加之一些歷史原因,導致我國的司法責任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缺位狀態(tài)。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地方法院開始試行“錯案責任追究制”,以結果責任模式為邏輯建立法官責任制。我國《憲法》第126條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但司法權作為一種權力,也會被濫用甚至導致腐敗,因而必須通過責任追究等措施對司法權進行控制。中國有近20萬名法官,掌握著司法權。法官在什么程度上承擔責任,如何承擔責任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響,影響人民群眾對依法治國的信心,影響人民群眾能否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而1995年《法官法》的頒行是我國司法責任制建立的標志,該法于“懲戒”一章規(guī)定了對法官的追責事由與懲戒方式,此后,黨中央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諸多關于法官責任制的政策性文件與規(guī)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1999年《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1999-2003)》(《“一五”改革綱要》)要求“對法官擔任審判長和獨任審判員的條件和責任做出明確規(guī)定”。2005年《“二五”改革綱要》要求“建立法官依法獨立判案責任制,強化合議庭和獨任法官的審判職責。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應當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逐步實現(xiàn)合議庭、獨任法官負責制”。2009年《“三五”改革綱要》要求“建立體現(xiàn)寬嚴相濟、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辦案質量考評制度和獎懲機制,改進辦案考核考評指標體系,完善人民法院錯案認定標準和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制度”。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法官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和《法官行為規(guī)范》。同年,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了“四個一律”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還發(fā)布了法官“五個嚴禁”(2009年)、“十個不準”(2013年)等禁令。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標志著我國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標志著我國開啟了新一輪司法改革。該意見要求主審法官、合議庭法官在各自職權范圍內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嚴格錯案責任追究。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強調:“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主任檢察官、主辦偵查員辦案責任制,落實誰辦案誰負責。……明確各類司法人員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倍端奈甯母锞V要》則更具體地提出:“按照權責利相統(tǒng)一的原則,明確主審法官、合議庭及其成員的辦案責任與免責條件,實現(xiàn)評價機制、問責機制、懲戒機制、退出機制與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主審法官作為審判長參與合議時,與其他合議庭成員權力平等,但負有主持庭審活動、控制審判流程、組織案件合議、避免程序瑕疵等崗位責任?茖W界定合議庭成員的責任,既要確保其獨立發(fā)表意見,也要明確其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
【1】王葆蒔,男,1978年生,陜西蒲城人,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碩士,現(xiàn)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長沙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湖南弘一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靠前私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婚姻法研究會理事;美國埃莫瑞大學、德國美因茨大學、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訪問學者。2006年參加工作以來,主持重量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6項,出版著作6部,在《法商研究》、《法學評論》、《靠前私法理論和實務》(德國)、《比較法律科學》(德國)、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英國)等靠前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2】趙冠男,男,1987年生,山東青島人,重慶大學法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碩士,現(xiàn)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講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1項;主持司法部專項項目1項;主持中國法學會專項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青年項目多項。在《現(xiàn)代法學》、《法學》、《法學雜志》等高水平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導論
一、研究對象
二、選題意義
三、現(xiàn)有研究基礎
第一章 德國司法責任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德國司法制度背景
一、德國的審判制度
二、德國的法官制度
第二節(jié) 德國的司法獨立原則
第三節(jié) 德國有關法官責任的規(guī)定
一、關于法官司法責任的法律適用
二、對法官審判行為的職務監(jiān)督
三、對違反職責之法官的彈劾
四、法官違反審判職責的懲戒責任
五、法官違反審判職責的民事賠償責任
六、法官違反審判職責的刑事責任
第二章 法官懲戒制度
第一節(jié) 懲戒機關
一、職務監(jiān)督機關和懲戒機關的分離
二、作為懲戒機關的主管部門
三、作為懲戒機關的法院
第二節(jié) 懲戒措施
一、懲戒措施的類型
二、懲戒措施的酌定和適用限制
第三節(jié) 懲戒事由
一、錯案追究抑或不當行為追責
二、懲戒的判定標準:法官的職務義務
三、具體懲戒事由
四、法官的兼職工作和兼職活動
第四節(jié) 機關內部懲戒程序
一、針對普通公務員的機關內部懲戒程序
二、針對法官的機關內部懲戒程序
第五節(jié) 法院的懲戒程序
一、針對公務員的懲戒訴訟程序
二、針對法官懲戒程序的特別規(guī)定
第六節(jié) 懲戒的救濟措施
一、復議程序
二、撤銷之訴
三、上訴和再上訴
四、法院懲戒程序的再審
第七節(jié) 對被撤職或被剝奪退休金者的生活保障
第三章 法官違反審判職責的刑事責任
第一節(jié) 違反審判職責的刑事責任概述
第二節(jié) 接受利益(《德國刑法典》第331條)
一、法條內容
二、法條概述
三、法條解讀
第三節(jié) 索賄(《德國刑法典》第332條)
一、法條內容
二、法條概述
三、法條解讀
第四節(jié) 枉法(《德國刑法典》第339條)
……
第四章 德國法官司法責任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德國《聯(lián)邦公務員懲戒法》
德國《法官法》
德國《聯(lián)邦公務員法》(節(jié)選)
德國《刑法典》(節(jié)選)
主要參考文獻
《德國司法責任制度研究》:
一、針對普通公務員的機關內部懲戒程序
。ㄒ唬﹩
根據《聯(lián)邦公務員懲戒法》第17條的規(guī)定,若有充分事實依據證明存在瀆職行為的,主管上級應依工作職責啟動懲戒程序。但如果涉案公務員已經在刑事訴訟程序或行政罰款程序中被處刑罰、罰款或者紀律處分,或者可能科處的懲戒措施因過時效而禁用的,主管上級不得啟動懲戒程序。不啟動程序的原因應當記錄在案并告知相關公務員。若公務員擔任多個職務且多個職務不區(qū)分主從關系,其中一個職務的主管上級在對公務員啟動懲戒程序前,應當告知對該公務員其他職務有管轄權的主管上級。不得因同一事實對該公務員啟動其他懲戒程序。公務員擔任多個職務且多個職務存在主從關系的,只有其主要職務的主管上級可啟動懲戒程序。在派遣情況下,原上級可以就派遣期間發(fā)生的瀆職行為將其職責轉移給新的上級,但以其未將該職責交給其他主管上級為限。
為消除對自身瀆職行為的懷疑,公務員可以向其主管上級或較高級別的主管上級申請啟動針對自己的懲戒程序,以證明自身清白。如果沒有充分事實依據確證對瀆職行為之懷疑,上級主管應駁回公務員的申請,并將有關決定告知相關公務員。
懲戒程序啟動后,如果發(fā)現(xiàn)新的瀆職行為,可以將其納入已經開始的懲戒程序一并處理。反之,如果認為某些行為對可能的懲戒措施在類型和幅度上不具有重要意義,也可以將這些行為從程序中剔除。被剔除的行為不得再次被納入懲戒程序,但限制的前提條件于事后發(fā)生的,不在此限。被剔除的行為沒有再次納入懲戒程序的,在懲戒程序終結后,不得以此為由提起新的懲戒程序。
(二)懲戒程序與刑事訴訟程序或其他訴訟程序的銜接
德國懲戒制度中奉行“刑事先理原則”,即如果某一事件同時涉及刑事訴訟程序,則在法院做出判決前不做出懲戒處分。①《聯(lián)邦公務員懲戒法》明確規(guī)定,公訴人已根據同一事實對公務員提起刑事訴訟程序的,已經啟動的懲戒程序必須中止。但如果對案件事實不存在有根據的懷疑,或者該事實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因公務員個人的原因未能進行審理,則不發(fā)生中止。如果在中止后發(fā)現(xiàn)前述情形的,中止的懲戒程序即刻恢復。如果其他法定訴訟程序(如行政訴訟程序)中將對某個問題作出裁決,而該問題的判斷對懲戒程序中的決定具有重要意義,懲戒程序同樣可以中止。
除了程序上的優(yōu)先,刑事訴訟程序中的事實認定對于懲戒程序也有拘束力!稇徒浞ā返23條規(guī)定,刑事訴訟程序或行政罰款程序中的生效判決的事實認定,或依據《聯(lián)邦薪俸法》第9條對有責地未履行公務而喪失薪金作出裁決的行政訴訟程序的生效判決的事實認定,對基于同一事實而啟動的懲戒程序具有約束力。在其他法定訴訟程序中所作的事實認定不具有約束力,但在懲戒程序中可以無須重新審查即作為決定依據。
。ㄈ┱{查階段
懲戒程序啟動后,以不妨礙查清案件事實為限,主管機關應立即告知相關公務員,說明其可能會對哪些瀆職行為負責,并告知其有權發(fā)表口頭或書面意見,還要告知公務員有權不做辯解、有權隨時聘用全權代表或法律顧問。公務員提交書面意見的,以1個月為限,口頭意見的提交期限為2周。涉案公務員在期限內要求發(fā)表口頭意見的,主管上級應在收到請求3周后內聽取該公務員的意見。該公務員因為某種迫不得已的原因而未能遵守本款第1句所規(guī)定期限,或未能參加言辭辯論,但已立即告知有關部門的,可以延長法定期限,或重新傳其參加言辭辯論。期限規(guī)定和傳票應當送達該公務員。聽取公務員意見和搜集證據應記錄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