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全傳》(精裝插圖本)是“中國古典小說藏本(精裝插圖本)”中的一種。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即致力于中國古典小說的整理與出版,半個多世紀以來陸續(xù)出版了幾乎所有重要的中國古典小說作品。這些作品的整理者,均為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如聶紺弩、張友鸞、張友鶴、張慧劍、黃肅秋、顧學頡、陳邇冬、戴鴻森、啟功、馮其庸、袁世碩、朱其鎧、李伯齊等,他們精心的?、標點、注釋使這些讀本成為影響幾代讀者的經(jīng)典。“中國古典小說藏本(精裝插圖本)”叢書將這些優(yōu)秀的經(jīng)典之作集結(jié)在一起,再次進行全面細致的修訂和編校,以期更加完善;所選插圖為名家繪畫或精美繡像,如孫溫繪《紅樓夢》、孫繼芳繪《鏡花緣》、金協(xié)中繪《三國演義》、程十髮繪《儒林外史》等,以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
《說岳全傳》,全稱《增訂精忠演義說岳全傳》,共八十回,由清代錢彩編次,金豐增訂。全書以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生平事跡為故事框架,汲取了民間傳說、說唱伎藝、戲劇演敘中的岳飛故事素材。小說濃墨重彩地渲染了岳飛父子精忠報國、英勇殺敵的文韜武略,鞭笞了昏君佞臣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氏父子的歷史悲劇。構(gòu)思縝密,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說岳”系列中流傳最廣、影響最*的集大成之作。
前言
南宋名將岳飛事跡,《宋史》有傳,贊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岳飛背刺“盡忠報國”四字,平內(nèi)亂御外敵,矢志直搗黃龍,收復失地;卻與茍且偏安之高宗、主和厭戰(zhàn)之秦檜相左。岳家軍指日渡河之際,父老百姓挽車牽牛,載糧饋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然昏君佞臣終以“莫須有”之罪,冤殺岳氏父子,自毀長城。岳飛盡忠報國、驍勇善戰(zhàn)卻以三十九歲英年冤屈而死,使民間同情有加、憤恨難平。孝宗即位后昭雪岳飛冤案,岳飛故事便以各種通俗文藝形式廣為流傳。吳自牧《夢粱錄》、羅燁《醉翁談錄》均載有當時說話藝人演說岳飛故事的盛況,所謂一時間“聽者紛紛”。元明兩代戲劇中演敘岳飛故事的作品甚夥,如元代孔文卿有《地藏王證東窗事犯》雜劇、金仁杰有《秦太師東窗事犯》雜劇等;明代有闕名《宋大將岳飛精忠》雜劇、青霞仙客有《陰抉記》傳奇、李梅實有《精忠旗》傳奇、湯子垂有《續(xù)精忠記》傳奇等。清代以降,京劇及多種地方戲中均有演敘岳飛故事的作品。明清小說中多有敘寫岳飛故事者。明代章回小說有嘉靖間刊《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八卷八十四回,熊大木編寫;另有《岳武穆精忠傳》,六卷六十八回,乃署名鄒元標者據(jù)熊大木小說刪節(jié)歸并而成;還有《岳武穆盡忠報國傳》七卷二十八回,乃于華玉據(jù)正史對熊大木作品刪改成書。清代話本小說則有古吳墨浪子搜輯的《西湖佳話》中的《岳墳忠跡》、陳樹基搜輯的《西湖拾遺》中的《岳武穆千秋遺恨》等。但是,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通俗小說,則是清代章回小說《說岳全傳》。
前言說岳全傳《說岳全傳》,全稱《增訂精忠演義說岳全傳》,二十卷八十回,題“仁和錢彩錦文氏編次”、“永福金豐大有氏增訂”。卷首有金豐序,署“甲子孟春上浣永福金豐識于余慶堂”。錢彩、金豐二人生平不詳。至于《說岳全傳》何時成書,因清姚覲元編《外省移咨應(yīng)毀各種書目》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禁毀書目中列有此書,學術(shù)界遂據(jù)此對其成書年代作出三種判斷:一,金豐序所署“甲子”應(yīng)指康熙二十三年(1684),書成此時;二,“甲子”應(yīng)指乾隆九年(1744),書當成此時;三,“甲子”所指何年尚難定論,此書成于康乾之間。
《說岳全傳》以正史所載岳飛生平事跡為故事框架,汲取民間傳說、說唱伎藝、戲劇中演敘岳飛故事的內(nèi)容為素材,虛構(gòu)了大量情節(jié)及細節(jié),使小說比其他同類題材作品更加生動多彩、引人入勝。小說作者將復雜紛紜的朝廷政事簡化為忠奸斗爭,又將忠奸斗爭歸結(jié)為宗教因果,從而將人間苦難虛化為神仙恩怨。略析作者寓意,首先,舒緩民間淳樸的怨憤之情,勸善懲惡,彰顯正義。小說第八十回開場詩表露了作者的心跡:
世間缺陷甚紛紜,懊恨風波屈不伸。
牛神蛇鬼生花舌,幻將奇語慰忠魂。
顯然,牛鬼蛇神的生花妙筆,也是作者的無奈之筆,作者并未自我陶醉于虛幻之筆中。然而,作者將史實傳奇化,以善惡果報思想解釋岳飛的悲劇命運,卻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古代社會篤信因果報應(yīng)的讀者群的閱讀期待,不僅與大眾的主體價值觀念相吻合,而且與大眾的審美情趣相吻合,遂致小說不脛而走,廣泛傳播,深入人心。其次,規(guī)避康乾盛世的文字獄迫害。明清易鼎,康乾雖稱盛世,但也盛行文字獄。清朝統(tǒng)治者與金人同族,向稱“后金”,使作者敘寫宋金戰(zhàn)爭史實,不得不小心翼翼。書中對金人入侵中原未做過度指責,金兀朮更是禮賢下士、慕忠惡奸的良將賢臣形象;且宋金大將同是上界神仙下界,宋金爭鼎亦不過是神仙恩怨果報;并將筆鋒直指宋朝奸佞,滿腔憤懣,傾瀉紙上,避禍之心顯而易見。即使如此,清朝統(tǒng)治者仍懼怕深入人心的岳飛抗金故事,激起社會反清復明的民族意識,故于乾隆年間禁毀《說岳全傳》,使作者的“懊恨”又添一重。
《說岳全傳》的作者有意保存話本小說的文體特征,敘事語言口語化,生動傳神;每回之間的轉(zhuǎn)換,恰以關(guān)鍵情節(jié)為節(jié)點,凸顯說話藝術(shù)的技法;不以人物形象刻畫取勝,而以故事曲折生動傳世。小說在整體構(gòu)思和具體情節(jié)設(shè)計方面,深受《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的影響,如作者將岳飛的成長過程,按照以上兩書的模式,改寫成草澤英雄發(fā)跡史,岳飛動輒與江湖好漢結(jié)拜,使其成為岳家軍將領(lǐng),共同建功立業(yè)——仗義成為岳飛的重要行為準則。另如作者有意將岳飛故事寫成《水滸》故事的延續(xù),小說中出現(xiàn)了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漢及其后裔,前者如呼延灼、燕青,后者如阮小二之子阮良、關(guān)勝之子關(guān)鈴、張青之子張國祥、董平之子董芳等,而岳飛的義父、恩師周侗,也是林沖的師父。其他如牛皋父子的形象,頗類張飛、李逵;第二十三回岳家軍大勝金帥粘罕的場面描寫,頗似《三國》中曹操夜走華容道的描寫,等等。此乃作者有意迎合大眾喜讀《三國》《水滸》的閱讀趣味,以其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nèi)容,重新“包裝”岳飛故事,果然收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說岳全傳》刊刻傳播后,版本眾多,今存錦春堂藏版本、錦春堂刊本、以文居藏版本、嘉慶三年本衙藏版本、嘉慶六年福文堂藏版本、同治三年愛日堂刊本、同治九年刊本,等等。此次整理,以康乾間錦春堂藏版本為底本,以嘉慶三年(1798)本衙藏版本為主要校本,參校其他版本。凡底本文字訛奪衍倒,依校本改正;明清通俗小說中習慣用字、俗字、同音假借字、方言用字,凡不引起讀者誤會者均予保留,不改為標準簡化字,亦不強為字形統(tǒng)一,以窺通俗小說之質(zhì)樸風貌。如小說第十四回方言口語“海下無須”之“!弊郑恕邦h”字音訛,“!弊直A,正字“頷”以“()”標識。另有個別文字貌似不通,因無校本依據(jù),暫且存疑,不便徑改。此外,作品偶有行文粗疏之處,因不影響閱讀,亦不作統(tǒng)一。如第五十九回“精忠報國”與前文“盡忠報國”文字有異;第六十一回道悅的偈語,岳飛轉(zhuǎn)述時有文字差異,一仍其舊。依據(jù)整理體例,本書不出校記。校點或存不當之處,謹請方家斧正。
竺青序
2006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