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游鑒明運用口述材料研究女性歷史的學術專著。書稿收錄了她對搜集、整理女性口述史料, 以及挖掘、研究女性口述歷史的觀點和看法。采寫對象多為臺灣女性, 采寫內容為她們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 部分內容涉及其在1949年前在大陸生活的經(jīng)驗。全書由“口述歷史面面觀”“改寫人生之外”“口述歷史與性別”等九篇有關女性口述歷史研究的論文組成, 對有志于了解、從事口述歷史的讀者有很好的助益。
·【張序】 ·
這本書在臺灣第一次出版已是17年前,一版再版,廣受好評。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版,對大陸地區(qū)的讀者來說,應是一大福音。需要特別說明的,這本書雖然是第四次出版,但它不是一本舊書,因為每一次重新出版,都有修訂、都有新的篇章加入,并重新編排,使重新出版的書有嶄新的面貌和視野。
作者游鑒明女士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近史所”)的同仁,其學術志業(yè)是從研究女性史開始的,數(shù)十年如一日,成果豐碩。由于女性史的研究史料不足,利用口述歷史的方法搜集史料有其必要。游女士進入近史所后,適近史所有口述歷史計劃,對游女士的研究工作有極大的幫助。近史所于1959年自美國引進口述歷史方法,利用口述歷史搜集近代史料,迄今已60年,出版的口述歷史訪問記錄有104種120冊,其中訪問女性者的有11冊。早年所內大部分同仁都參加口述歷史訪問工作,新進同仁做記錄,資深同仁帶訪,使很多同仁都有做口述歷史的經(jīng)驗。不過,那時近史所同仁的研究專題都集中在清末民初,做口述歷史搜集來的史料自己并用不到。后來新進同仁研究的專題在時限上都向下延伸,不僅延伸到北伐、抗戰(zhàn)時期,有些也延伸到1949年以后。此外,研究的對象也不限于政治高層,有些也對社會大眾的歷史做研究,包括女性史。由于關于社會大眾的史料不足,需要借口述歷史搜集資料,使口述歷史成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近史所的口述歷史工作得以持續(xù)發(fā)展。
在這樣一個工作環(huán)境下,游鑒明女士與羅久蓉女士主訪完成了《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與沈懷玉女士主訪完成了《曾祥和女士訪問紀錄》,自己單獨主訪完成《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yè)婦女訪問紀錄》和《春蠶到死絲方盡:邵夢蘭女士訪問紀錄》等書。游女士自己為專題研究所做的訪問尚多,無法列舉。在訪問的過程中,游女士對如何訪問女性以及如何利用訪問來的史料研究女性史,也不斷進行研究,并發(fā)表專論。諸多論文,有些是方法的層次,有些是理論的層次,分類編輯,成為專書。這本專書,初版時題名《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二版、三版以及這本簡體字版均題名《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從所用的兩個書名可以了解,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為口述歷史的方法,二為口述史料的運用,三為女性歷史記憶的性質。
近史所60年來的口述歷史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培養(yǎng)了一些口述歷史方面的人才。不僅陸續(xù)出版口述歷史訪問記錄百余種,且?guī)语L氣,使臺灣史政單位和縣市文史單位都從事口述歷史工作,地方志的編修、近代社會史的研究,都借用口述歷史搜集史料。女性史是社會史的一部分,搜集史料不易。古代所留下的女性史料,不是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巾幗英雄,就是不計其數(shù)的紅顏禍水,她們是小說家或宮廷劇作家的熱門題材,很少被作為正史來處理。即在當今,女性已成為國家的領導、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其在媒體上所占的篇幅仍不大;女性在媒體上所占的篇幅,仍然以與風花雪月有關者為多。在這種情形下,無論是研究女性史,還是保存女性史料,為女性做口述歷史,絕對有其必要。
雖然如此,史學界的人力、物力有限,不可能漫無目的地為所有的女性做口述歷史,最好能借助于口述歷史從事女性史研究。早年的女性史研究偏重于女性解放,即女性如何與男性爭平等。到女性完全解放、完全與男性平等以后,發(fā)覺女性仍然與男性不一樣,于是女性史的研究偏向于女性特征,即女性之所以為女性;若將女性視為與男性完全一樣,女性史便沒有獨立研究的必要。因此而產生性別史的概念。性別史的視角較廣,它是將女性放在男性之中,強調女性特征、強調女性特征對其行為的影響,以及他人觀感對其行為的影響;所謂他人,自然包括男性。當然也有不重女性特征的女性,此類女性日后也許愈來愈多,可不必列入女性史來研究。
從實際情況看來,不同時代的女性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地域的女性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女性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歷史家的責任,只是如實地把他們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中的社會角色寫出來,不必站在當今批評古代、站在此一地域批評彼一地域、站在此一民族或此一宗教的立場批評其他民族或其他宗教。為了能找出女性特征,除了因為不同的性別而產生的不同性向以外,還要看在所處時代、地域、民族、宗教中,他人對女性的期許,包括男性對女性的期許。不必對男性對女性的期許有所批評,男性的期許必然影響女性的行為。即使是女權運動者,也應注意到女性特質;女性特質不因女性與男性共同進學校、進職場而消失。在這種情形下,家庭主婦、學校女教師、醫(yī)院女護士、工廠女工等,都可作為一個群體來研究。
性別史的研究,正在女性解放史研究的基礎上向各個方向和角度展開,由于資料不足,需要借助口述歷史來輔助研究。游鑒明女士在研究女性史之余,將這本屢經(jīng)更新的舊著重新出版,使讀者了解如何做女性口述歷史、如何利用口述歷史資料研究性別史,使更多人可因此找到入門之方,相信對日后的兩性史研究,能產生推進作用。
2019年11月于臺北
張玉法
·【導言】 ·
2002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口述歷史專書《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以下簡稱《傾》書),之所以出版這本書,誠如我在該書的《自序》所提,因為經(jīng)常受邀做女性口述歷史的演講,發(fā)現(xiàn)有興趣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研究的人不斷增加,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去傾聽女性的聲音,我決定出版一本關于女性口述歷史研究的操作手冊。在《傾》書中,我采用“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省思”和“女性口述史料的運用”兩個單元展布,除了告訴讀者如何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研究外,也讓讀者知道女性口述史料是研究女性歷史的素材之一,試圖引導他們將口述歷史運用在婦女史研究上。
《傾》書問世后,成為不少學校或研習營的教材。2009年5月,因該書受到讀者歡迎,出版社決定再版,讓女性的聲音能被更多人更長久地傾聽。再版除架構不變外,增添兩篇新構思的論文,并更名為《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以下簡稱為《她》書),也就是以女性口述的歷史記憶為起點,擴大到如何去傾聽兩性的聲音,從中尋找性別史研究的議題。嚴格來說,有關如何從事口述訪問的專書或論文,俯拾可得,把口述史料運用到學術研究的專論,卻不多見,于是我把這本新書,從技術介紹提升到理論探討。2014年11月,《她》書發(fā)行增訂版,我加添一篇論文,不但把男性的訪問記錄列入比較研究,也探究訪問記錄中的照片與文件,讓本書從女性研究進為兩性研究,從文字分析擴大至圖像解讀。
在簡體字版的《她》書中,我增加一篇論文,且對全書做了部分修正,盡量減少重復論述,讓整部書更加緊湊;也不再分成兩個單元,而是有層次地逐篇呈現(xiàn)。近年來,歷史史料不再限于官方檔案,日記、書信、自傳、文學作品、期刊報紙、宣傳單、回憶錄、口述歷史、?、族譜、契約、圖像或電影等資料,都是撰寫歷史的素材,這些史料讓處在邊緣的普羅大眾,有機會現(xiàn)身在歷史學者的筆下,女性歷史的書寫也越來越豐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精英女性。在這眾多的史料中,口述歷史是最特別的一種,透過訪問不僅可以了解受訪女性的生命史,更可借此觀察女性在當代的角色與地位,并補充文字史料的不足。但口述歷史如何產生?從事口述訪問需要具備何種條件?要怎么讓訪問稿成為有意義的史料?
本書開場的《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研究的幾個問題》《口述歷史面面觀:以女性口述歷史為例》《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女性口述歷史的虛與實》三篇論文,就是在回答上述問題。前兩篇分別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敘述,并做實例分析,引領讀者認識女性口述訪問的意義、訪問方法、訪問綱要與整稿技術;也特別提醒讀者,口述歷史的另一樣重要功能就是搶救歷史。通過訪問保留即將消逝的資料,這對歷史的重建是很重要的,除了整稿時要做考證的工作,應該把自己放在“史官”的位置,具備章學誠所謂的“四長”,也就是史才、史識、史學、史德,以這樣的條件去從事訪問與整理訪稿,訪問記錄才不是停留在說故事的層次,也才經(jīng)得起考驗。第三篇是對女性口述歷史作反思,根據(jù)訪問記錄的實例,指出女性口述歷史中的虛實現(xiàn)象,一方面與受訪人的遺忘、夸張或回避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受訪人對隱私問題的有意保密,還有不愿傷害第三者或不愿陷入無謂的困擾。此外,年長女性的事跡多半無從考證,這段歷史有可能永遠撲朔迷離。為尊重受訪人,主訪人不宜“打破砂鍋問到底”,但主訪人還是可經(jīng)由與受訪人的互動去掌握真實,并引領受訪人透過自主意識說出真相。
接下來,本書討論如何運用女性口述歷史材料,進行女性史研究?谑鰵v史的特色是受訪女性有機會陳述過去的生活經(jīng)驗,口述內容的多元、活潑有助于學者處理不同的婦女問題。再加上,受訪對象的不受限制,讓學者能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觀察各階層婦女的歷史,從而進行深層的分析!犊谑鰵v史與臺灣婦女史研究》一文,以我的博士論文《日據(jù)時期臺灣的職業(yè)婦女》與曾秋美的專書《臺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為例,析論我們如何以女性口述歷史材料為基礎去撰寫臺灣婦女史,我們又如何找到檔案文獻看不到的史料,包括婦女在公私領域內的活動、婦女的日常生活及其思想意志的表達等;同時,也提出兩者扣合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我特別指出口述史料讓處在歷史邊緣的女性有機會被寫入歷史,但我們卻不能無視她們生活背后的政治、社會或經(jīng)濟等因素的變遷,否則婦女歷史不僅未走入歷史中心,反被孤立在歷史之外。
《日據(jù)時期臺灣女性的偽滿洲國經(jīng)驗》一文,是基于史學界對偽滿洲國的研究缺乏臺灣女性的身影,我試圖從日據(jù)時期曾旅居偽滿洲國的臺灣女性的口訪資料中,勾勒出她們在偽滿洲國的生活圖像。通過分析10位女性的訪問記錄,從異鄉(xiāng)風情、建立人際關系、臺灣人在偽滿洲國的待遇三個視角,勾勒出臺灣女性在偽滿洲國活動的大致輪廓。由于這群女性主要關心的是日常生活,因此在她們的記憶深處,凡是不同于臺灣的風土、民情最能引起回憶,但因為口訪資料的有限,從事這段歷史的研究需要參照較多的口述記錄以及當時的歷史文獻,才能呈現(xiàn)歷史原貌。
戰(zhàn)爭時期的生活與承平時期截然不同,《改寫人生之外:從三位女性口述戰(zhàn)爭經(jīng)驗說起》一文,是以“悲歡離合:婚姻與家庭”和“顛沛流離的逃難經(jīng)驗”兩個主題,分析3位曾歷經(jīng)抗日戰(zhàn)爭的女性口述歷史資料,看她們從豆蔻年華的少女或少不經(jīng)事的女童,轉變?yōu)橐鸦、生子的成年女性,?zhàn)爭經(jīng)驗在這3位女性的生命中鮮活難忘。有關戰(zhàn)爭時期的女性研究指出,戰(zhàn)爭改變了女性生命史,帶給她們新的契機,也拓展了她們的生活空間、增廣了她們的見聞,這3位女性的口述印證了學者的研究;但針對“女性在戰(zhàn)爭中獲得主體位置”的觀點,我卻從她們的口述看到,走過這段歷程的她們,比其他人更加宿命,因此我對戰(zhàn)爭讓女性建構主體位置的觀點,有所保留。無論如何,女性口述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提供我們許多改寫歷史或書寫女性史的重要素材,也帶給戰(zhàn)爭史研究的新方向。
本書的后三篇以比較史視角,探究如何通過口述史料從事不同性別、跨地區(qū)、跨階級的比較研究。以往研究很少以口述歷史研究材料為基礎,觀察男女兩性在同一議題上的異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口述史料中的性別形象》《口述歷史與性別:從建構到運用》兩篇文章,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口述歷史叢書”為研究素材。前文首先說明這批口述史料的來源、特色和局限,其次,從親情、愛情兩個層面,觀看男女受訪人如何與自己的長輩、配偶和子女建立關系,并探究男女受訪人如何塑造異性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從這批史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傳統(tǒng)框架、時代價值觀念、社會期待、受訪人與被塑造者的實際相處,乃至主訪人在訪問過程中的誘導,多少影響或調整了受訪人的性別意識;但也呈現(xiàn)出不同世代或不同性別的多元形象或交錯關系,為性別史研究開發(fā)新議題。
《口述歷史與性別:從建構到運用》一文,觀察了具有性別意識的口述史料是如何建構的,建構者的性別是否關鍵,并就文字與非文字兩種口述史料的性別意涵,分析其對女性與性別史研究能起何種作用,應該如何去運用具有性別意涵的史料,且與女性主義的理論對話。本文最大嘗試是通過受訪人提供的老照片與文件,與口訪記錄交相檢證,并解讀背后的性別意義,口述文字有可能不夠真切,而照片補足了這方面的缺憾。
選擇一位女性的生命史,容易流于孤證,但如果是一群來自不同區(qū)域、階級女性的口訪資料,則會使女性歷史更加豐富而立體!稄膮^(qū)域、階級比較女性的口述歷史》一文,就是采用多種來源的女性口述史料進行分析,并分成女性長輩、女性童年、女性教育、女性就業(yè)、女性婚姻與戰(zhàn)爭經(jīng)歷等主題,對不同區(qū)域、年齡和階級的婦女生命史進行比較,尋找20世紀華人女性的多元歷史記憶,借此分析其中的相同與差異。
總之,作為一位女性與性別史研究者,在史料零碎分散的狀況下,我必須“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找各種史料,口述史料是其中一種。和其他史料不同的是,口述史料是由主訪人和受訪人共同完成的。為了研究,我長期參與女性口述史料的制作,訪問的經(jīng)驗讓我深知其中三昧,所以本書的前三篇,我聚焦口述歷史方法論的分析,而后面六篇則不時提醒讀者訪問方法對史料的利弊與影響。然而,本書最大的目的是通過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帶動女性與性別史研究,全書有六個篇目著眼口述史料的運用:一方面說明口述史料怎么補充、糾謬女性史;另一方面透過女性的口述史料重構歷史,把女性史導入大歷史中。除此之外,本書也關心男性口述歷史研究,經(jīng)由與女性口述歷史研究的相互比較、滲透,翻轉過去認知兩性權力關系,且挑戰(zhàn)部分女性史理論。本書也重視受訪人照片與口述資料的對照,以及不同區(qū)域、階級女性的比較研究,必須一提的是,利用口述歷史做比較研究,讓女性與性別史研究更增厚度。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口述歷史只呈現(xiàn)部分面向,當我們引用它們時,還是需要旁征博引,不能讓口述史料成為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