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半個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構了全新的“中國歷史”之“大戲體系”。內容涉及劇目解題、劇情提要、舞臺掃描、演員介紹、道具舉例、臺詞吟讀、旋律領會等。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六朝研究所所長。六朝博物館館長,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鞍偌抑v壇”主講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榮譽副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會長。主要學術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
引言:我們是觀眾
一、劇目解題:"胡"說"中國"
1."中國"概念的糾紛與麻煩
2.前800多年的"中國"
3.后2200多年的"中國"
4.中國真不愧為"中"國哩
延伸閱讀:解說名稱,認識"中國"
二、劇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長的序幕
2.改朝換代的正劇
3.從"正劇"到"尾聲"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閱讀:魏晉禪讓:全本禪讓大戲
……
結語:我們是演員
附錄:名實互證與宏觀比較視野中的中國歷代統(tǒng)一王朝
后記
重印后記
一、劇目解題:“胡”說“中國” 既然是“看戲”,首先應該知道看的是哪出戲!赌档ねぁ愤是《野豬林》?《墻頭馬上》還是《柳毅傳書》?同為三國戲,《單刀會》還是《空城計》?同為樣板戲,《沙家浜》還是《智取威虎山》?不同的戲,看起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看的是“中國歷史”這臺大戲。那么,何謂“中國”?何謂“歷史”? 先簡單說說“歷史”。時至今日,靠前外學者給“歷史”所下的定義,大概不會少于百種。而按照筆者的理解,淺顯的說法,“歷史”就是在一定的時間里與一定的空間中,由人的活動所構成的連續(xù)的過程。這樣,“歷史”的三大支柱,就是時間、空間與人。圍繞“歷史”的思維,如果以人為出發(fā)點,就是追尋六個“W”,即Who、When、Where、What、How、Why;換言之,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于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