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載列寧在1907年6月至1908年3月期間的著作,收錄了《反對抵制》《紀念葛伊甸伯爵》《關于社會民主工黨對第三屆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的報告》等文章。
張抵制第三屆杜馬的選舉。本卷開篇文章《反對抵制》以及《關于社會民主工黨對第三屆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的報告提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會議關于參加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問題的決議草案等文獻,批駁了抵制派的論據(jù),科學地分析了俄國社會民主黨過去抵制杜馬、現(xiàn)在反對抵制杜馬的原因,強調(diào)必須根據(jù)客觀形勢的變化制定斗爭策略。列寧總結(jié)了俄國革命的經(jīng)驗,指出:社會民主黨人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出發(fā)認為實行抵制不取決于某一機關的反動程度如何,而是取決于實行稱做抵制的這一特殊手段的特殊斗爭條件是否存在;抵制不是一種策略方針,而是適合于特殊條件的一種特殊的斗爭手段;抵制杜馬是向舊政權(quán)的直接攻擊,目的是使它不能建立這種機關,這只有在革命進入高潮并能轉(zhuǎn)入武裝起義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第三屆杜馬的選舉正處在革命低潮,不具備抵制的客觀條件,社會民主黨應當參加第三屆杜馬選舉,爭取有代表進入這個反動機關,以便利用它來同沙皇政府和地主資產(chǎn)階級政黨進行斗爭。列寧強調(diào)指出,馬克思主義和其他一切社會主義理論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既以完全科學的冷靜態(tài)度去分析客觀形勢,又非常堅決地承認群眾的革命□□精神。列寧在批評那些借口重視革命經(jīng)驗而主張抵制的人時寫道:“馬克思高度重視革命的傳統(tǒng),嚴厲抨擊對革命傳統(tǒng)的叛賣和庸俗的態(tài)度,而同時要求革命家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采用舊的斗爭手段的條件,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某些口號!保ㄒ姳揪淼23頁)
新杜馬的選舉達到了沙皇政府預期的結(jié)果。442名代表中,黑幫分子、十月黨人和立憲民主黨人占壓倒多數(shù),代表工人階級的社會民主黨人只有19名,代表農(nóng)民的勞動派只有14名。本卷中本卷收載列寧在1907年6月至1908年3月期間的著作。
俄國□□次革命持續(xù)了將近兩年半,到1907年年中,沙皇政府控制了局勢并轉(zhuǎn)入進攻。6月2日,沙皇政府逮捕了社會民主黨黨團成員,6月3日解散了第二屆國家杜馬,同時頒布了新的選舉法,進一步限制工農(nóng)的權(quán)利,保證地主和大資產(chǎn)階級對第三屆杜馬的絕對控制。六三政變標志著俄國□□次革命的結(jié)束和斯托雷平反動時期的開始。以大臣會議主席斯托雷平為首的□□□□對工人和農(nóng)民進行殘酷鎮(zhèn)壓。成千上萬的革命參加者或慘遭殺害,或被捕入獄,或被放逐服苦役。反動政府破壞各地的社會民主黨組織,查封工會組織,迫害布爾什維克。列寧為了躲避沙皇暗探的追捕,于6月匿居芬蘭,12月再度出國,僑居日內(nèi)瓦。鑒于完全恢復革命前的秩序已不可能,沙皇政府開始實行以六三體制和新土地政策為主要內(nèi)容的新政策。
前言
1907年
反對抵制(1907年6月26日〔7月9日〕)
紀念葛伊甸伯爵(1907年6月)
關于社會民主工黨對第三屆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的報告提綱(在7月8日彼得堡市代表會議上宣讀)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會議(“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文獻(1907年7月)
政論家札記(1907年8月22日〔9月4日〕)
斯圖加特代表大會關于《軍國主義和國際沖突》決議的注釋(1907年8月下半月)
斯圖加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1907年8月和10月之間)
克·蔡特金《斯圖加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一文的注釋(1907年8月和10月之間)
斯圖加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1907年9月和10月之間)
《十二年來》文集序言(1907年9月)
反軍國主義的宣傳和社會主義工人青年團體(1907年10月8日〔21日〕)
革命和反革命(1907年10月20日〔11月2日〕)
“社會革命黨人”是怎樣編寫歷史的(1907年10月20日〔11月2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圣彼得堡組織代表會議文獻(1907年10月27日〔11月9日〕)
第三屆杜馬(1907年10月29日〔11月11日〕)
關于普列漢諾夫的一篇文章(1907年10月29日〔11月11日〕)
“可惡的狂飲節(jié)”在準備中(1907年11月5日〔18日〕)
可是評判者是些什么人呢?(1907年11月5日〔18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會議(“第三次全國代表會議”)文獻(1907年11月5日和12日〔18日和25日〕之間)
第三屆國家杜馬和社會民主黨(1907年11月上半月)
沃伊諾夫(阿·瓦·盧那察爾斯基)論黨同工會的關系一書的序言(1907年11月和12月8日〔21日〕之間)
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1907年11-12月)
□□章 俄國土地變革的經(jīng)濟基礎和實質(zhì)
第二章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土地綱領及其在□□次革命中所受到的檢驗
第三章 國有化和地方公有化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 土地綱領問題方面的政治上和策略上的考慮
第五章 各階級、各政黨在第二屆杜馬討論土地問題時的表現(xiàn)
結(jié)束語
跋
1908年
政治短評(1908年2月13日〔26日〕)
《無產(chǎn)者報》編輯部的聲明(1908年2月13日〔26日〕)
新土地政策(1908年2月20日〔3月4日〕)
工會的中立(1908年2月20日〔3月4日〕)
論葡萄牙國王事件(1908年2月20日〔3月4日〕)
關于擴大杜馬預算權(quán)的辯論(1908年2月29日〔3月13日〕)
《關于擴大杜馬預算權(quán)的辯論》一文的補遺(1908年3月26日〔4月8日〕)
公社的教訓(1908年3月10日〔23日〕)
一場預先策劃的警察式愛國主義的表演(1908年3月12日〔25日〕)
關于自由派對人民的欺騙(1908年3月12日〔25日〕)
國際自由派對馬克思的評價(1908年3月12日〔25日〕)
附錄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會議(“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的材料(1907年7月14日和23日〔7月29日和8月5日〕之間)
1 反對抵制的發(fā)言提綱
2 關于參加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問題的決議草案初稿
3 關于參加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問題的整個決議的提綱要點
4 關于參加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問題的決議第二部分的□□點和第二點理由
5 關于工會代表大會問題的發(fā)言提綱要點
注釋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年表
插圖
弗·伊·列寧(1900年)
列寧自己保存的一本載有列寧《斯圖加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一文的《1908年大眾歷書》的封面
列寧《十二年來》文集的扉頁
1930年上海平凡書店出版的列寧《社會民主黨在1905一1907年俄國□□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一書(當時譯《俄國農(nóng)民問題與土地政綱》)中譯本的封面和扉頁
1907年11-12月列寧《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一書手稿□后一頁
《列寧全集(□□6卷 1907.6-1908.3 第2版 增訂版)/列寧全集》:
“彼·亞·葛伊甸伯爵的逝世使俄國遭到重大的損失,所有的進步報刊都對此表示深切的哀悼。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的卓越的形象,感召著不分黨派的一切正人君子。如此幸運實屬罕見。!”接下來是從右翼立憲民主黨的《俄羅斯新聞》上摘來的一大段引文。在引文中,對這位“完人”的畢生業(yè)績深表感動的,是多爾戈魯科夫家族的一員——帕·德·多爾戈魯科夫公爵,而多爾戈魯科夫家族的代表已經(jīng)直截了當?shù)爻姓J他們的民主主義思想源遠流長!寧可同農(nóng)民和平解決,也不要等他們自己動手奪取土地……“凡是習慣于尊重人的人,不管他以哪個黨派的面目出現(xiàn),對于葛伊甸伯爵的逝世無不感到悲痛,我們也深有同感。而已故的葛伊甸首先正是一個人!
1907年6月19日星期二的《同志報》第296號就是這樣說的。
《同志報》的政論家們不僅是我國合法報刊中□熱忱的民主主義者,他們還自命為社會主義者——當然是批判的社會主義者。他們都是一些準社會民主黨人。在這家用普羅柯波維奇先生、庫斯柯娃女士、波爾土加洛夫先生和其他的“前馬克思主義者”的署名來點綴版面的《同志報》上,普列漢諾夫、馬爾托夫、斯米爾諾夫、佩列亞斯拉夫斯基、唐恩等孟什維克都備受青睞?傊锻緢蟆返恼摷覀兪俏覈坝袑W識的”、絕對不搞狹隘的地下活動的、“民主主義的”以及如此等等的社會中的□“左翼”代表,這是絲毫不用懷疑的。
當在報上看到上面引的那幾行文字時,禁不住要對這些先生大聲喊道:我們布爾什維克顯然不屬于《同志報》這伙正人君子之列,該是多么幸運啊!
俄國有學識的民主派的“正人君子”先生們!你們在愚弄俄國人民,使他們?nèi)旧媳肮?jié)和奴顏婢膝的惡習,在這方面你們要勝過普利什凱維奇、克魯舍萬、杜勃洛文這些臭名遠揚的黑幫分子百倍,而你們卻在進行一場反對這些黑幫分子的如此熱心、如此自由主義、如此廉價、對你們?nèi)绱擞欣秩绱吮kU的戰(zhàn)爭。你們聽到如此“荒謬的奇談怪論”,會聳聳肩膀,和你們社會里的所有“正人君子”一起報以輕蔑的譏笑吧?是的,不錯,我們很清楚,世界上無論什么也改變不了你們庸俗的自由派的自滿自足。我們之所以感到很高興,是因為我們的全部活動像一道銅墻鐵壁,使我們能同俄國有教養(yǎng)的社會的這伙正人君子劃清界限。
能不能找出幾個說明黑幫分子使比較廣大一點的居民階層受到腐蝕并走人歧途的例子呢?找不出來。
無論是他們的報刊、他們的社團、他們的會議、□□屆或第二屆杜馬的選舉,都不能提供這樣的例子。黑幫分子制造有警察和軍隊參加的暴行和獸行,激起了人們的憤怒。黑幫分子施展欺騙、搗鬼和收買的手段,引起了人們對他們的憎恨和蔑視。黑幫分子用政府的經(jīng)費,組織了一幫聽從警察驅(qū)使的酒徒。所有這一切,絲毫也不會對廣大一點的居民階層產(chǎn)生什么危險的思想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