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鋪子:茅盾精選集/核心閱讀文學書系》收錄了茅盾先生的《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等短篇小說。
《林家鋪子》原名《倒閉》,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變前后的江浙農村為背景,透過林家鋪子由掙扎到的倒閉的過程,揭示了民族商業(yè)走向破產的厄運。1959年,文學家夏衍將其改編成劇本,同名電影成為銀幕經典。
讀書還是不讀書,自古以來有不同的說法。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改變命運;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肯定的說法。
從來名士皆耽酒,自古英雄不讀書;百無一用是書生;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這是另一類說法。
書是生活的記錄,世界的映象。讀書最大的快樂在于從書中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從世界與生活中體會書籍內涵。
但書是語言文字符號的載體,而不是直觀的世界。書的長處與短處,都在這里。
符號的世界,已經充滿了人的靈性、思維性、能動性、主體性,它有一種條理性、清明性、理想性、概括性、穩(wěn)定性、集中性、強烈性、想象性、延伸性、創(chuàng)造性,中國老百姓的說法,叫作“白紙黑字”寫著的,它的負責性與恒定性,都是其他媒介所達不到的。所以說,書是非讀不可的。
完全沉浸在符號中,喪失了生活實感,當然也出丑,可悲。
為了開啟民智,為了推行法治,為了“中國夢”的實現(xiàn),必須讀書。讀書不可替代,經驗、資格、勇敢、聰明、運氣、財產,都不能代替讀書。
讀書正在受到挑戰(zhàn)與考驗。網(wǎng)絡與多媒體正以它們的便捷性排擠人們的讀書習慣。但是網(wǎng)絡瀏覽不能代替深度攻讀,音像制品不能代替手卷墨香;淺層次的直觀,不能代替面對書籍的長考。
所以,我贊美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教育報、中視博爾樂(北京)傳媒有限公司等聯(lián)合推出的“核心閱讀工程”計劃,我相信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定能將我國的讀書生活,開拓出一個新的局面。
林家鋪子
春蠶
秋收
殘冬
創(chuàng)造
詩與散文
大澤鄉(xiāng)
小巫
當鋪前
大鼻子的故事
水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