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慶賀楊國楨教授80華誕的論文集。第一部分是“大會演講”,收錄37位學者在大會上的現(xiàn)場發(fā)言;第二部分是“‘海洋與中國研究’新書首發(fā)式”,收錄三位學者對楊國楨教授新近主編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特點的總結(jié)與推介。第三部分“學術(shù)述評”,收錄楊國楨教授的博士生撰寫的2019年海洋與中國研究述評。第四部分“活動紀事”,收錄25位作者關于本次大會從籌備到閉幕的點點滴滴的回憶。第五部分“學術(shù)憶往”,收錄了16位學者回憶與楊國楨教授數(shù)十年來的交往歷程。
序 言
陳春聲 鄭振滿
2019年3月30~31日,在春光明媚、湖光山色的廈門大學芙蓉園,來自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9個國家和中國內(nèi)地18個省、市、自治區(qū)及港、澳、臺地區(qū)的近200名學者濟濟一堂,參加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慶賀楊國楨教授八十華誕。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學者,既有學界泰斗,又有后起之秀,耆老俊彥會聚,人文社科交融,可謂得一時之選。這個集子收錄的文字,就是來自世界各地數(shù)十位學者的大會演講和學術(shù)憶述。
我們一直相信,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比,人文學科有著自己的特點。對人文學科來說,新思想的發(fā)明重于知識的創(chuàng)造,而新思想常常源于學者個人的“孤獨思考”。因此,人文學術(shù)的發(fā)展,主要不是因為經(jīng)驗知識或邏輯意義上的“取代”,而更像藝術(shù)史意義上的“超越”。與其他的學科門類相較,人文學科的學術(shù)活動常常表現(xiàn)為一種思想與生活的方式,更加講求“家法”和“學有所本”,因此,其價值標準往往是以本學科最優(yōu)秀學者的榜樣為準繩。人文學科的學術(shù)傳承,經(jīng)常是通過組織學術(shù)活動,讓學術(shù)共同體的成員有機會更多地了解本學科卓越學者的功業(yè)文章與品德為人,在非凡與日常之間,使過來者得以共鳴和自省,讓青年人看到榜樣與方向。這就是同人們?yōu)闂顕鴺E老師祝壽的緣由,也是我們編輯出版這個文集的價值所在。
進入21世紀,大學比以往更多地負有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又更多的是通過杰出人文學者的學術(shù)和社會活動體現(xiàn)出來的,F(xiàn)代大學也常常會以各種形式,表彰或紀念各個學科的著名學者,以他們的學術(shù)經(jīng)歷和精神生活作為剛剛步入學術(shù)之門的青年學子的榜樣。我們也注意到,其中最多被提到的,還是人文學科的學者。在這些學者身上,寄托著人們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寄托著社會對民族文化傳承的希望。在我們的心目中,楊國楨教授就是這樣的卓越人文學者。編輯出版這個文集,既是出于對楊老師道......
陳春聲,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兼任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院校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史學會、中國經(jīng)濟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歷史學會會長。鄭振滿,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廈門大學民間文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jīng)濟史、區(qū)域社會史與社會調(diào)查。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民間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
主旨演講
在“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張彥/3
構(gòu)建中國海洋歷史研究的學科體系 陳春聲/7
開海洋史研究之先聲
——賀楊國楨教授八十大壽 張海鵬/10
本地、區(qū)域和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海洋史 王國斌/15
關于中國海洋史的理論思考
——兼賀楊國楨先生八十華誕 李國強/19
為學者壽 趙世瑜/23
海洋史研究與海關資料研究 濱下武志/25
楊國楨教授對中國海洋史研究的貢獻 包樂史/28
海洋中國制度框架的古今之變 蘇基朗/31
緣結(jié)一片海情寄萬卷書 金昌慶/34
16~18世紀的中國海洋貿(mào)易組織與地方精英 吉浦羅/36
19世紀香港的海港城市 科大衛(wèi)/39
偶遇與再見:我與楊國楨、翁麗芳老師 吳小安/42
杏壇開風氣,海國氣象新
——楊國楨先生八秩華誕感言 李慶新/52
對于明清時期中國朝貢體系的歷史反思 陳支平/57
海洋亞洲的制度化基礎
——以僑批貿(mào)易為中心 劉宏/59
《馬尼拉手稿》與福建海商 錢江/63
中國海洋史的發(fā)凡起例 汪征魯/67
從“官督洋辦”到“公益法人” 龍登高/73
19世紀中朝貿(mào)易的一個側(cè)面
——《燕行事例》抄本研究 王振忠/77
“大人物與小人物” 程美寶/80
楊國楨老師研究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的貢獻
——閱讀《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的一點體會 范金民/84
灣區(qū)、港口與城市——上海與海洋 蘇智良/88
舶商與私販
——《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的貿(mào)易史解讀 黃純艷/93
楊國楨教授《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讀后二題
——寫于楊國楨教授八十誕辰之際 常建華/96
為了海洋和平與海洋治理 龐中英/100
教誨如甘霖潤澤我平生 羅一星/104
楊先生的國家情懷與學術(shù)耕耘 陳尚勝/108
海洋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 黎志剛/111
1689年長崎唐人屋敷(唐人坊)的設立 白蒂/114
乾隆年間棉花進口危機 松浦章/119
清末汕頭通商口岸與跨國貿(mào)易網(wǎng)絡
——以英國領事報告為中心 蔡志祥/121
閩南祠廟碑銘中的國際網(wǎng)絡 鄭振滿/124
推動海洋研究,溝通中國與世界 隋福民/129
楊國楨老師和清史傳記編撰 潘振平/132
為楊國楨老師八十華誕獻禮 陳鋒/135
楊國楨教授的學術(shù)貢獻及其啟示 劉進寶/138
“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推介 邱少華/142
用“科際整合”方法構(gòu)建海洋空間體系 高朝君/146
萬頃縱我一葦如 陳東有/149
活動紀事
十年后再聚首 王日根/155
會議籌辦歷程 見識無常人生 陳瑤/157
籌辦聯(lián)絡在海外 陳博翼/162
真心、齊心、用心 張侃/165
西服定制背后的故事 潘茹紅/170
生日宴側(cè)記 王日根/172
遠方的祝福 宋怡明/175
曉寧師姐促成了我的廈門之行 呂淑梅/176
拜望恩師楊國楨教授 曾少聰/178
鷺島再聚憶師恩 羅一星/182
拉家?guī)Э谌ジ凹s 張雅娟/184
風雨無阻 感恩業(yè)師 劉正剛/194
漫步 謝湜/196
敬畏學問 敬畏大師 倪月菊/199
我與松浦章教授不期而遇 王榮國/201
楊家將,全家福 陳東有/203
難忘三幕場景 林楓/207
有緣來相聚 于運全/210
并不斑駁的記憶 李長弓/217
己亥年祭拜師母小記 楊強/222
祭拜師母 張連銀/223
車到山前必有路 劉璐璐/226
感動瞬間銘記永遠 黃順力/227
第二次合影 史偉/229
時光·拾光 李冰/232
由附庸而為大國 藍達居/235
學術(shù)憶往
1983~1985年與楊國楨先生學習交流的報告 森正夫/241
楊國楨教授對海外學者的長期影響
——以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為例 步德茂/254
自山而海:楊國楨先生的學術(shù)理路 趙世瑜/266
中國海洋文明史學術(shù)研究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 李國強/281
中國海洋文明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 范金民/288
從海洋尋找歷史:中國海洋文明研究新思維 蘇智良 李玉銘/293
張夑《東西洋考》與嶺南海洋文化 章文欽/304
從林則徐到海洋史:楊國楨教授的海洋情懷 方志遠/336
地域社會研究的海洋視角
——從地緣社會中尋找流動的歷史 劉志偉/341
師恩浩蕩,永難忘懷
——楊國楨先生悉心關懷和指導我三十年成長記 卞利/359
薪火:中國海洋史學的發(fā)展歷程 王小東/366
發(fā)展中國海洋史學構(gòu)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訪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楊國楨教授 徐鑫/379
海洋史學與“一帶一路”——訪楊國楨教授 朱勤濱/384
以學術(shù)創(chuàng)新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評“中國海洋空間叢書” 趙紅強/394
2019年海洋與中國研究述評 于帥/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