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以其獨特的方式既立足于又面向著時代與社會。本書選取史鐵生、薛憶溈、梁鴻、韓寒及何怡等人的代表作品,以哲學的視角給予觀照,從跨越20世紀50—80年代的閱讀經歷當中,感受時代變遷的脈絡,更借以捕捉那些橫亙在心靈深處永不褪色的話題:時代的碾壓、現(xiàn)實的束縛、生命的抗爭、希望的追逐、善意的救贖……
何懷宏,祖籍江西清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倫理道德重建問題的奠基人。專著有《良心論——傳統(tǒng)良知的社會轉化》《道德·上帝與人》《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等;譯著有《沉思錄》《道德箴言論》《正義論》等。
向死而生,面史而思
平等的進展與困境——《平等二十講》序言
送鐵生遠行
上帝與政治
一個人怎樣進入歷史?——重讀史鐵生的早期小說
命運與愛情——重讀《務虛筆記》
活下去,但是要記住——莫言作品中的鄉(xiāng)土歷史與生命記憶
尋求永恒的最初那一段路程——《遺棄》修訂版代序
“世紀末少年”的意識蘇醒——《不肯離去的海豚》序
為何失望,以及可以抱有何種期望?——《與故土一拍兩散》序
貼地飛翔——從梁莊到吳鎮(zhèn)
韓寒想和這個世界談些什么?
生長著的寫作——何怡《舊歡如夢里》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