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1天,行程數(shù)千公里,輾轉(zhuǎn)10余地,心理學大師斯科特和妻子在英國展開了一場尋石之旅。沉默的史前巨石,在與人類的彼此凝視中,講述出關于生命的秘密,而斯科特則通過尋找石頭,深刻解讀了自己的一生——金錢、婚姻、子女、信仰、健康與死亡,這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命題,斯科特以其特有的心理學視角,為我們不斷展示出了全新的思路。
本書是《少有人走的路》收尾之作,在這趟旅程中,斯科特徹底拋掉束縛,以真性情的面貌面對讀者,我們既可以領略其智慧的光輝,也可以充分體會大師的人格魅力。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告別之作
心理學大師斯科特·派克沉淀一生,給出關于金錢、婚姻、子女、健康與死亡的終極思
中文版序
尋找石頭:一場生命的朝圣
自從《少有人走的路》第一部登上暢銷榜那天起,我們就有了一個構想,希望能將斯科特的所有作品都引進國內(nèi)。于是輾轉(zhuǎn)多方,終于聯(lián)系上了斯科特的家人,他們聽到計劃后歡欣鼓舞,當即表示同意。
一拍即合,我們以為一切就此搞定了。
但很快,就收到了一封郵件,發(fā)件人是斯科特的兒子。他用無比遺憾的語氣告訴我們,他剛剛發(fā)現(xiàn)父親去世后,其所有著作的版權,并不在他們?nèi)魏我粋子女手中,甚至連去向都不知道。
當然,我們最終還是找到了版權的所有者,并且順利引進,但小斯科特的那封郵件卻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個謎。斯科特作為心理學大師,在西方世界地位超然,被稱為“圣人”,尤其是他對愛、婚姻、親子關系分析得非常透徹,影響了數(shù)以萬計的家庭。
但現(xiàn)實中,他和自己子女的關系顯然并不完美,他不僅沒有將蘊含巨大財富的版權留給孩子們,甚至都沒有告知一聲,這種疏離不禁引發(fā)了我們的猜測:斯科特與孩子的關系到底如何?他身上的那些美好標簽,又有哪些其實另有真相?
拿到版權后,我們帶著對于斯科特的諸多疑問,開始了翻譯與編輯。而在這本《尋找石頭》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最為真實的斯科特。
《尋找石頭》是斯科特及妻子莉莉在英國旅行、尋找史前巨石的全記錄,而且又是他作品中極少見的散文文體。一開始,我們多少有些擔心,很怕其無法承擔《少有人走的路》這個重量級系列的收尾重任。但事實證明,這是一部沉淀一生、足夠讓人驚喜甚至震撼的作品,它是那么鮮活、純粹,以至于從字里行間,都能聽見斯科特血脈流淌的聲音,以及心靈的顫動。
他們的旅行與其說是在尋找石頭,不如說是在探尋人性之謎、生命之謎。正如斯科特所說:“為謎著迷的體驗是雙重的。一種是破解謎題的快樂,一種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快樂!
這本書的核心就是一連串的謎,關于這次特殊旅行之謎,關于婚姻之謎、信仰之謎、人類理性之謎、金錢之謎、上癮之謎、衰老之謎等。書中,斯科特對自己的了解與不解,對人性的洞察與困惑,對衰老的坦然與焦慮,以及對為人父母的愛與哀愁等,都深深打動了我們。
在旅途的混亂中,他尋找到了生活的真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被看見,也不是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會有答案!
在談及浪漫時,他說:“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有著殘酷的結局,而殘酷的結局,卻并不妨礙事物本身的美好。”
在古跡“朗·梅格和她的女兒們”處,看著孤獨站立的“母親石”,斯科特感嘆:“父母子女一場,終要分離,成為彼此有著血緣關系的局外人。”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冷靜與理智的心理學家,而只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父親,以其強大的共情能力,說出了世間萬千父母的感受。但斯科特更是清醒的,他明白這世間所有父母與孩子,就和眼前的石頭一樣,終究要漸行漸遠,父母必須按捺住萬般不舍,縮回想要控制孩子的手,并忍受孩子離去的痛苦。“雖生已離,未死先別,父母心,斷腸人!倍彩窃谶@一刻,我們忽然明白了,小斯科特那封郵件背后的原因。這謎底并非是冰冷的,而是一種透徹后的選擇。斯科特坦言,自己很愿意贈與孩子財富,讓他們可以選擇希望的生活方式,但不準備將事業(yè)的權杖塞在他們手中,因為父母的好意,也可以成為一種專制,束縛孩子。所以,形式上的遠離與回避,卻飽含著為人之父的深情。
在談及衰老時,他說:“身體衰老,恰是為靈魂的往生做著準備!
在談及死亡時,斯科特對復雜的墓葬儀式不屑一顧:“人們在生死問題上總是矛盾的,既相信靈魂永恒,又明顯地貪生,希望肉身不死!钡珜τ谒劳霰旧恚麉s表達出了一種豁達的敬畏:“我對死亡的浪漫想法,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我們短暫存在的意義!
……
以上種種,讓我們在編輯書稿時,感動得數(shù)度流淚?梢哉f,斯科特是在尋找著石頭的秘密,我們則是尋找著關于他的秘密。
最終,大家都找到了答案。
斯科特說:“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朝圣之旅,或者說,如果我們能以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生活,它就變成了一種朝圣!
尋找石頭,是發(fā)現(xiàn)之旅,也是朝圣之旅。
在寫下這篇序言的時候,一條新聞剛剛爆出:英國最為著名的索爾茲伯里巨石陣,其石料來源之謎已被揭開?矗祟悓τ谑^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對于心靈的探索也同樣如此。因此,《尋找石頭》雖然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最后一部,但無論是斯科特還是他留下的思想,也都將繼續(xù)成為心理學領域的路標,引發(fā)后人無限的追尋和探究。
謹以此序,感謝M.斯科特·派克為心理學做出的巨大貢獻,感謝《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所有讀者,無論身處何路,只要我們未曾停止過思考,便終能再次相遇。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他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取得了卓著成績,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杰出的心理醫(yī)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響力,他獲得政府特許,進入政府心理治療特殊小組,為越戰(zhàn)士兵提供治療。他還曾接受派遣,在美軍駐日本沖繩基地擔任心理醫(yī)生。這些特殊的職業(yè)經(jīng)歷,成就了他偉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xù)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體譽為“來自上帝之手”的時代杰作,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第一章 理性 // 001
第二章 浪漫 // 015
第三章 癮 // 023
第四章 神圣 // 039
第五章 改變 // 051
第六章 信仰 // 069
第七章 衰老 // 081
第八章 為人父母的愛與哀愁 // 095
第九章 金錢 // 113
第十章 死亡 // 131
第十一章 朝圣 // 147
第十二章 感恩 // 161
第十三章 和平 // 175
第十四章 冒險 // 191
第十五章 體貼 // 207
第十六章 空間 // 221
第十七章 時間 // 229
第十八章 藝術 // 243
第十九章 一體 // 259
第二十章 絕望 // 269
第二十一章 總結 // 281
第一章
理性
5月31號,星期天
1. 車站
這是早上的9點15分。
我和莉莉正坐在倫敦帕丁頓車站的中央,等候開往威爾士加的夫的火車;疖10點才會進站,我們有大把時間漫無目的地東瞧西看,于是,看到了遍地的垃圾。
倫敦的環(huán)境是很干凈整潔的,相比之下,火車站的垃圾顯得格外礙眼。為何會這樣?經(jīng)過我們的觀察,應該是因為這里沒有垃圾箱。但為什么沒有?這個問題就有點深奧了,我們一時也說不出個一二三,當然,如果肯花時間調(diào)查研究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因為,凡事都要有個原因吧。
或者說,我們認為凡事都會有個原因。
在這本書里,我會涉及很多方面:歷史、考古、哲學、宗教等等。這一切,都貫穿在我和妻子莉莉為期三周的神奇之旅中。當然,我還會講講我自己,然而這卻絕對不會是本自傳。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寫不好自傳,且渺如微塵,也無傳可記。這世上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寫過自傳,其中數(shù)以千計的人有機會出版,但為人所知的不過數(shù)百,而能流傳后世的,則只剩個位數(shù)了。
我不想把這本書寫成自傳,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人一旦為自己立傳,就會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以為自己真的了解自己。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專家,人們普遍以為我對自己了如指掌,但做這一行越久,我越知道心理治療幾乎是在黑暗中操作,我不僅不了解患者,也不了解自己。
10歲那年的一個周末下午,趁著父母去打高爾夫球,我和一個朋友搜羅了一堆扳手,并且在我的鼓動下,我們利用這些扳手,將某個倒霉農(nóng)夫遺忘在田里的摟草機拆成了碎片。隨即,我們在足有70畝的廣袤田地里,胡亂丟棄了那一百多塊碎片。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果偏要找個理由,或許是因為我想讓朋友對我刮目相看,或者是我想反抗成人世界的權威,但事實上,連我也說不出10歲的自己為何要蓄意破壞,我只記得當時自己在做這些事時,感到了莫大的樂趣。
除了那個失去了摟草機的農(nóng)夫,大概沒有人覺得這件事有什么要緊。而今差不多50年過去了,我在面臨某些小小的不如意時,卻依然會怒從心起,恨不得像摧毀摟草機一樣去摧毀什么——但這個“什么”到底是什么,我還是不知道。
我搞不清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在最近的這十幾年中,我人生中的最大事件,就是寫了本格外成功的書,以至于成千上萬的人將我視為心靈成長方面的大師。我能將這本書受歡迎的原因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至于我為什么要寫它,我真的說不清楚。為什么是斯科特 · 派克而非他人所寫?促使我寫這本的,是我的基因還是我的星座?我也全都不知道。
看,人類就是這樣,一點都不理性,卻喜歡標榜理性。所以,這本書的核心也會是個謎,它不是自傳,不是小說,卻很有可能是個神秘故事,里面交織著關于莉莉、關于我們的婚姻、關于這次特殊旅行的秘密,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關于人類理性之謎。
從300年前開始,西方文明進入了理性時代,我們至今都生存在這個時代,而作為被理性文明浸潤的人,我們相信任何事的發(fā)生和存在,都必然有個理性的解釋。于是,我們用黑洞解釋了宇宙,用沒有垃圾箱解釋了伯丁頓車站的臟亂。
走進理性時代的同時,我們也走出了信仰時代。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很多未被證實,也許永遠不能被證實,卻讓人深信其至關重要的事情。因為信仰,過去的人們將一天分割為晨禱、晌禱、哺禱、傍晚禱和夜禱,而因為理性,現(xiàn)在的我們用分鐘重新劃分了這些時間,計時精確,卻也失去了意義。因為信仰,過去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揮汗如雨地修建象征榮光的大教堂,而因為理性,現(xiàn)在的我們聚集在一起,舒服地圍著電視消遣多余的時光。
一個時代不會一夜之間就變?yōu)榱硪粋時代。在信仰時代和理性時代之間,流淌著至少300年的混沌。而今,從理性時代回望過去,我們會驚愕于宗教法庭對伽利略們的迫害,然而如果換個視角,我們卻也能明白信仰即將崩塌時,它所面臨的恐懼。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慌亂中便催生出罪孽。
我的首要身份是研究者,所以,也算是理性時代的產(chǎn)物。既然理性時代相信凡事必有原因,我又該怎么解釋自己為何在和莉莉結婚32年后,在我們年近六旬之際,早上9點15分就跑來伯丁頓車站等火車?
事實上,這件事確實有個原因,那就是我對于“錯過”的極端排斥。我不允許自己誤火車,所以,即使旅游代理說9點30離開酒店也能從容地趕上火車,我也會將之自動解讀為時間緊張,并且強迫自己8點45分必須從酒店啟程。也正因此,我們才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來盯著那些垃圾。
這就是我。
我并不是個很有信仰的人,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焦慮中。我能及時趕到機場嗎?輪胎會不會在半路上沒氣?我會上錯飛機嗎?雖然至今我已經(jīng)飛了數(shù)千次,并且從未上錯過飛機,但我依然確信,自己下次就會將航班搞錯。就算一切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我依然會擔心,那兒的洗手間能正常用嗎?
顯然,做一個科學和理性的人,并不能減輕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焦慮,反而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擔心。但這并不意味著信仰就可以治愈焦慮,莉莉還沒我有信仰,但她從來不會像我這么胡猜亂想,如果她獨自一人旅行的話,會比我晚半小時離開酒店。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世界上的一些人有著某種強迫癥,因為害怕錯過,所以一切盡量趕早。但同時也意味著,這世上肯定還存在另一些人,他們就是喜歡卡著鐘點到。
我的父母就是兩個鮮明的極端。在我5歲到9歲的那幾年,每個星期五,我們都需要從紐約市坐火車去百公里以外的鄉(xiāng)間住宅;疖嚂4點02分發(fā)車,母親、哥哥和我會在3點30就到達車站。3點45分,車門剛一打開,我們就會從人群中擠上去搶占最好的位置,并順便為我父親占個座。差5分鐘4點的時候,我母親會說:“奇怪,你爸呢?”4點時她會抓狂,4點02分時,火車響起巨大的“嘶嘶“聲,列車員扯著嗓子大吼:“所有人——上車!”車門“哐啷”關上了,火車開始蹣跚啟動。而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透過窗戶,我們清楚地看見父親正驚慌失措地拎著手提箱,沿著站臺沖刺跑,并在最后關頭跳上了火車。
這一幕周周上演,千篇一律。
回想起來,我懷疑很多個星期五的下午,父親就藏在站臺某根柱子后面,專門等候那戲劇性的時刻,為的就是讓我們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