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軍官妻子、猶太女人,這兩個看似截然對立的稱呼卻在本書中緊緊地捆綁在一個人身上。不為別的,只是一個女人為了盡力存活下去。
伊迪絲˙漢恩是在奧地利快樂成長的猶太女孩,她夢想成為大法官,卻在納粹入侵那天早早結(jié)束了自己的青春。親朋離散,家族崩毀,伊迪絲被迫前往勞動營從事極不人道的體力活動,并不得不隱姓埋名,在德國人中周旋生存。
當伊迪絲遇到一個喜歡她的\"純種雅利安\"男人,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因為渴望愛情,還是活下去的本能,讓她同意與他步入婚姻。與納粹軍官結(jié)婚,真的能拯救自己嗎?還是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1.故事跌宕起伏,具有戲劇性和傳奇性,卻完全是真實的歷史。作者身為猶太人,在\"二戰(zhàn)\"中的經(jīng)歷極具特殊性:她進過勞改營,但又隱姓埋名逃過最后的大屠殺;她的家人四散、失去了最初的愛情,卻與一個德國納粹軍官相逢并結(jié)婚;她受過高等教育,立志成為大法官,卻在戰(zhàn)爭中變成一個\"雅利安家庭的良家婦女\"……各種相沖突的身份、各種傳奇的經(jīng)歷,交織在這個女人身上,完美地呈現(xiàn)在這本書中。讀者將有一口氣讀完的沖動,也會發(fā)出讀到真人真事的唏噓。
2.歷史、戰(zhàn)爭、驚悚、溫情、家庭、愛情,各種故事元素并非堆疊,而是有條理地呈現(xiàn)。伊迪絲˙漢恩˙比爾的故事已經(jīng)很有可讀性,劇作家蘇珊˙德沃金則讓這個故事更有線索。英國BBC4臺于2003年錄制了一部1個半小時長的同名紀錄片;據(jù)悉,本書的影視版權(quán)已被好萊塢某公司購買,故事片的拍攝正在籌措中。
3.本書曾獲《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第一名,獲專業(yè)人士和普通讀者的一致好評。美國亞馬遜評價人數(shù)近5000人,獲得4.5星的高評價(滿分為5星);專業(yè)書評網(wǎng)站Goodreads評價人數(shù)36230人,評分4.15分(滿分5分)。本書在美國亞馬遜多個類別中排名第yi,比如猶太歷史、女性、大屠殺歷史、宗教信仰史等,并在Kindle電子書排行版前100名逗留超過半年。
4.兼具歷史批判反思的深度與文本可讀性,讓本書既有史料價值,又有傳播性。作者在勞改營的經(jīng)歷與所見所聞,切實反映了當時被囚禁的猶太\"犯人\"的真實生活和勞動狀態(tài);本書包含一些歷史照片,呈現(xiàn)并記錄了作者家族中各個經(jīng)歷不同命運的個體;作者對于納粹的態(tài)度一以貫之,保持理性地批判與距離,同時又記錄了她周邊親朋和一般人對納粹的態(tài)度,特別是生活在維也納的普通人,對于了解那個時代、德奧合并的歷史事件有幫助。
[英]伊迪絲˙漢恩˙比爾,原名伊迪絲˙漢恩,出生于1914年,成長于奧地利維也納。
進入大學深造,這在20世紀30年代奧地利年輕女性中極為罕見;
1941年,她被迫前往德國北部的勞改營勞動,13個月里每周勞動80小時,分配到僅供充饑的食物;
1942年,她被遣返維也納,在朋友幫助下化名格蕾特˙但納,潛往慕尼黑;
在慕尼黑,她遇到納粹軍官維納˙弗特,并向后者坦誠了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兩人1943年結(jié)婚,前往勃蘭登堡生活,1944年生下一個女兒;
1945年德國戰(zhàn)敗,伊迪絲重申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并成為勃蘭登堡家庭法庭法官;
1947年,伊迪絲與維納感情徹底破裂,協(xié)議離婚;
1948年,蘇聯(lián)企圖吸納伊迪絲為東德安全部密探,她逃亡至英國;
1957年,與猶太珠寶商人弗雷德˙比爾結(jié)婚;
1984年,移居以色列,后再移居英國,2009年于倫敦去世。
伊迪絲將私人文件捐獻給美國華盛頓大屠殺博物館,共計800份,這是館內(nèi)所收藏的屬于單個人的最龐大的文獻之一。
[美]蘇珊˙德沃金,美國小說家、劇作家,本書合著者。她的著作包括經(jīng)典喜劇電影《窈窕淑男》,小說《平民百姓》《花園小姐》等,所合作的項目曾獲艾美獎、皮博迪獎、國家圖書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