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匠人》寫了一群傳統(tǒng)工匠,有刺繡、木工、裁縫、釀酒等九個門類。他們是一些小人物,為了生存與夢想,幾十年如一日,精雕細琢,兢兢業(yè)業(yè)。他們的手藝和人品,在四鄉(xiāng)八鄰廣為流傳。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他們賴以生存的手藝,在質(zhì)樸的土壤里生根開花,他們的追求,就是做好手中的活,無愧內(nèi)心,無愧客戶,哪怕自己傷痕累累。
大巧如拙,他們是鄉(xiāng)村匠人的代表,也是這個時代“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承人。記錄他們的故事,謳歌這些默默無聞又閃閃發(fā)光的勞動者,就是不忘初心,牢記工匠精神,為新時代添磚加瓦。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蘇州就置有匠門(今稱相門),為工匠聚集之所,工匠精神,歷來是吳地工匠一脈相承的風范。
一方手藝,一方人,或者說,一方人,一方手藝。腳下的土地,溫厚、柔美,有彈性,活力非凡,成就了一種又一種手藝,滋養(yǎng)了一個又一個手藝人。種種手藝,演繹鄉(xiāng)土生活的多元,一代代手藝人,豐滿鄉(xiāng)村生活的姿態(tài)。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傳統(tǒng)手藝,只是這里面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形形色色的手藝,一代代手工匠人,一直伴隨社會進程的發(fā)展,一直代表著文明的進步,一直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或者說,就是可以考究的社會變遷的一種縮影。社會發(fā)展的腳步滾滾向前,種種手藝,自然也抗拒不了時代的需要、自身的變革,每一代手藝人,或者說每一個手工匠人,就是在這樣的變化中探索、發(fā)展,尋找前路,找到適合扎根的一方土地,找到相應的位置。
適者生存。這便是社會的現(xiàn)實,或者說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不得不面對的殘酷。萬萬千千的物種是這樣,各種各樣的手藝,包括老老少少的手工匠人,亦是如此。
每一種手藝,都需要適合生存的土壤,缺少泥土的孕養(yǎng),就不會有一宗手藝的推陳出新。換言之,每一個地方,都在自發(fā)的選擇手藝的門類,都能衍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藝,自然也就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打上地方烙印的手工匠人。這是生活、生產(chǎn)的需要。所以,即便是同一樣的手藝門類,也會因為區(qū)域的不同,所涵蓋的內(nèi)容和形式、技巧與精髓各有差異。正是這種差異與變化,構建起一個地方的文化色彩、人文價值甚至社會進步,同時,也抒寫出一種種手藝門類的精彩紛呈。
毫不夸張地說,每一門手藝,從古到今,活躍了鄉(xiāng)村的血脈。一撥撥手藝人,總是在不自覺中,為腳下的土地、熟悉的鄉(xiāng)土,為平常普通的日子,留下或濃或淡的色澤,或粗或細的線條,或輕或重的分量。他們就跟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不能缺少。
“江南多能工巧匠”,這幾個字,很早以前,就橫亙在典籍里。作為江南的一部分,歷來就是富庶之地的蘇州,這些匠人,又是怎樣沿襲、相傳,在他們中間,又該有多少蕩氣回腸的故事?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經(jīng)歷,又會是怎樣的曲折起伏,為了生活,為了生計,他們又將怎樣不遺余力?甚至,守著一門手藝,除了養(yǎng)家糊口、生兒育女,他們還在向往什么?又會讓許許多多局外人,生出怎樣的感嘆?
難得有確切的答案。答案,洇散在實實在在·的日子里;蛘哒f,沒有答案,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繁華富庶之地,誕生的手藝門類,自然有別于窮鄉(xiāng)僻壤。銅匠、錫匠、金銀匠……這些與貴重金屬有聯(lián)系的匠人,無形之中,就是財富的另一種表達,自然扎根于豐美之地。這些金屬的光澤,歷來就是一張名片,無論在市井還是在鄉(xiāng)野,就是一張張這樣的名片,累積起城市的厚度與溫度。
程慶昌,蘇州市作協(xié)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第30期(江蘇文學院第2期)作家研討班學員。多次在全國性小說、詩歌、散文征文大賽中獲獎;作品發(fā)表于多種報刊雜志,入選多種選集。出版散文集《家在蘇州》(李建榮合著),散文《-個人心中一座城》獲2014年蘇州市“中國夢,我心中的夢”征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短K州賦》獲2018年“文脈江蘇·江蘇城市賦”征文一等獎。散文《云水禪心》獲2018年第二屆“禪源太湖旅游區(qū)”征文比賽一等獎。紀實文學《鄉(xiāng)村匠人》系蘇州市作協(xié)2017年重點作家創(chuàng)作扶持作品。
傳統(tǒng)手藝,觸摸鄉(xiāng)土的溫厚
一 刺繡人生
二 世家
三 落地生根
四 一方手藝一方人
五 一白鐵匠阿三
六 裁縫阿德
七 沈小妹
八 鄉(xiāng)味
九 琴記酒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