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在北京市十一學校媒體與出版中心和學生閑聊,這時候,李希貴校長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班,校長好!”學生熱情地和他打招呼,但沒有從椅子上起身。接下來,這個學生坐在那張裝有五個滑輪的椅子上,在幾張辦公桌之間滑來滑去,就像在自家的客廳那樣自由自在。
近十年來,我無數(shù)次走進十一學校,這平常的一幕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見到校長,不必恭敬起立表現(xiàn)出很有禮貌的樣子,不需要把自己藏起來,或縮手縮腳地坐在校長面前。我從這樣一個小細節(jié)中看到了這所中學真實、平等的師生關系。
這種師生關系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愛因斯坦希望有而未曾享有的。在老師眼里,愛因斯坦是一個“將無法適應學校教育中一些必要的紀律規(guī)定而一事無成”的學生,是一個未來從事什么職業(yè)都“無所謂”,“反正干什么都不會出色”的學生。后來,愛因斯坦對自己童年的學校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這也適用于今天的一些學校:“對一所學校來說,最糟糕的事情莫過于將主要精力放在樹立權威,給孩子制造恐懼和壓迫上。這樣的治校方式摧毀了學生的健康心理和自信。”
十一學校則樹立了一個自由與自律、個體與集體相得益彰的典范,她的育人模式的改革,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李希貴校長說:“用最簡單的話說,只有兩點:一是以保障學生為中心的治理結構;二是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體系!钡2019年為止,我的工齡已有15年,其中大部分的時間我在尋找學校(教育)的故事。與其說我在尋找學校的故事,不如說是在努力發(fā)現(xiàn)理想學校的特質。而十一學校滿足了我對理想學校的期待。用彼得·理查茲(Peter Richards)說的這段話來描述十一學校的特質是恰如其分的:“一家創(chuàng)造性組織,首先應是一個能讓人自由冒險的地方;其次,它應是一個允許人們發(fā)現(xiàn)、發(fā)展自己天生才智的地方;再次,它應是一個不會提出‘愚蠢’問題和給出‘正確’答案的地方;最后,它應是一個重視大膽不羈,提倡活潑、動感、意外、俏皮等特性的地方!
當你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發(fā)現(xiàn)此言不虛。
我在大學和中國青年報社受過的新聞專業(yè)訓練,讓我學會了如何去判斷一所學校校長的言行是否一致,如何做到不輕易相信他人。對名氣和影響力大的采訪對象,我照樣會多方觀察,審慎求證。十一學校的大門向我完全敞開,我可以隨時走進校園,去觀察任何一個角落發(fā)生的事情,向任何一位師生提出問題。這樣原生態(tài)地看下來,我很快便從媒體人變成了十一學校的“粉絲”“宣傳員”。
我向無數(shù)個我見到的教育人津津樂道我眼中的十一學校。我甚至認為,校長、教育局局長,如果沒有讀過李希貴校長的書或文章,不知道十一學校,是需要補課的。這至少暴露出他不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問題。
我也會急切地希望一些校長、教育局局長能向十一學校學習。當然,總有人認為這不可學。盡管少有人當面直說,但我能從他們的神態(tài)、語言中讀出潛臺詞:“十一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和空間,我們呢?十一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特級教師、博士教師,我們呢?十一有那么豐富的社會資源,我們呢?……”
這么想的人,沒有認識到,要理解現(xiàn)在的李希貴和十一學校,需要回到30年前的高密,從一所農(nóng)村中學開始,然后途經(jīng)濰坊,來到北京。這樣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今天令人艷羨的十一,她的影子、雛形、1.0版本早已出現(xiàn)在千里之外。
這么想的人,還和我犯了同樣的錯誤:關閉了學習之門。十一學校的所作所為是我判斷其他學校好不好的重要標桿之一——能確立自己觀察學校的坐標是一件好事,但問題在于:有一段時間,我失去了走進很多學校的興趣,即便走進去,也是意興闌珊。我會拿這些學校和十一學校比,覺得它們沒什么可看的。
好在我很快意識到了這種心態(tài)的危險:它讓我對各種學習資源視而不見,喪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于是,我提醒自己要像初學者那樣,帶著好奇心去看每所學校,不管看到的是問題還是精彩,于我而言,都是增長見識。
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yè)家和暢銷書作家博多·舍費爾(Bodo Schafer)說,人們停止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認為自己不能變得更好了。就像搖滾歌手大衛(wèi)·鮑威(David Bowie)所言:“當你覺得自己無法變得更好的那一天,你就開始持續(xù)演奏同一首歌曲!
二是冷漠。對人類來說,這是最大的誘惑之一,因為冷漠看起來無害!暗,除非我們能不斷學習和成長,否則我們會不可避免地陷入遠遠低于我們應得水平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
如果你不存在以上兩個問題,不妨看一看這本書。里面的文章,寫作的時間跨度長達八年,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在大量調(diào)研的基礎上寫成的。這八年,于我而言,是通過觀察一所學校艱難的變革之路,對中國基礎教育重拾信心的八年,我也因此看到了一所學校蘊藏的影響社會和國家未來的力量。
十一學校在她“非常理想,特別現(xiàn)實”的學校轉型之路上,不止一次創(chuàng)新,接連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教育世界。她在學校治理、課堂變革、國家課程校本化、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有的被寫進了有關文件,有的將會塑造未來的學校。
“把十一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受人尊敬的偉大的學!保昂臀覀円黄鸶淖兪澜,以教育的方式”。這所中學的抱負不是成為中國最頂尖的學校,而是希望世界因她變得更美好。因此,她能超越一所學校在視野、名利上的局限,著眼于發(fā)展中的國家需求;能立足當下又克服當下的短視,前瞻不確定的未來。
在我看來,“改變世界,以教育的方式”,應該成為所有學校與教育人共同的追求,這也是他們存在的價值,不管其培養(yǎng)的是精英還是普通公民。
這本書,心存教育理想的老師可以讀。在這里,你會遇到志同道合者,會看到你憧憬的教育生態(tài)的模樣,你那逐漸被蒙上灰塵的教育夢可能會因此重新變得清晰起來。不管你是正年輕還是已經(jīng)人到中老年,不管你是躊躇滿志還是受困于職業(yè)倦怠,你都可以從十一學校的同行那里感受不斷學習的魅力,并從中領悟職業(yè)發(fā)展之道。
不甘于現(xiàn)狀的校長可以讀。十一學校的故事會讓你再次感慨“教育無止境”。當你將目光從大的概念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轉向一個一個具體師生,你看到的將是教育的海洋。而十一學校這個制高點的存在,既會讓你感到差距,又能讓你看到目標。你不必成為她,只需要通過學習和行動讓自己和團隊變得更好。
希望創(chuàng)新教育的官員可以讀。你將從中能夠看到,一種新型的“政校關系”,不是基于管與被管,而是建立在彼此信任與相互成全的基石上。黨和政府的教育藍圖,需要通過一所又一所的學校,富有創(chuàng)造力地去實現(xiàn)。十一學校的今天,是上級信任和支持教育家辦學,把屬于學校的空間和權利還給學校的結果。放開一所學校,將為更多孩子贏得未來。
限于能力和見識,對十一學校持續(xù)進行的影響深遠的變革,對這場變革中的復雜與艱難、勇氣與智慧、光榮與夢想,我無法做出全面、準確、生動的記錄與解讀。但愿這有限的文字能像投入池中的石子,在每一個讀者的內(nèi)心引起一陣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