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中《尚書》類文獻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書》,如《金滕》;有的是見于孔壁古文或百篇《書序》的篇目,如《尹誥》《傅說之命》;還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沒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許之命》。
《出土文獻與<古文尚書>研究》以清華簡為主要抓手,綜合運用包括甲骨卜辭、金文、郭店簡、上博簡及馬王堆帛書等在內(nèi)的出土材料,推進《古文尚書》真?zhèn)螁栴}的研究。
漢代流行隸書,伏生《書》是用隸書書寫的,所以稱《今文尚書》。而《古文尚書》之“古文”,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古文字,又稱“蝌蚪文”!豆盼纳袝分饕且驗榕c當時流行《尚書》的字體不同而得名。《漢書·藝文志》曰:
《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于是懼,乃止不壞?装矅撸鬃雍笠,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魯共(恭)王為擴建自己的宮殿,毀壞孔子之宅,得壁中《古文尚書》,其篇目比《今文尚書》多出16篇?装矅怼豆盼纳袝分螅浼胰双I書于朝廷,恰逢巫蠱之事發(fā),結(jié)果未能立于官學。今文經(jīng)早出,立于學官!豆盼纳袝烦霈F(xiàn)時代晚,與《今文尚書》相比,篇目不同,經(jīng)文略有差異。更深層的原因,是利祿之爭。所以自古文經(jīng)出現(xiàn)之后,遭到了今文經(jīng)學家的強力打壓。
西漢時期,由于沒有立于官學,《古文尚書》更多地以家學或私學的形式在民間傳授。西漢末年,王莽當政,《古文尚書》曾短暫立于官學。后來王莽敗亡,它也隨即失去了官學的地位。
劉光勝(1973年生),山東青州人。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在職博士后。中國孔子研究院教授,出土文獻與中國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曾子研究會理事,山東曾子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出生文獻與儒學史研究,先后主持“出土文獻與民本思想溯源研究”(19BZX056)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在《歷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出版《出土文獻與(曾子)十篇比較研究》《清華簡(系年)與(竹書紀年)比較研究》等多部學術(shù)專著。
第一章 《古文尚書》研究綜述
第一節(jié) “《古文尚書》偽書”說成為學界主流意見
一 宋代“《古文尚書》偽書”說初現(xiàn)端倪
二 元明時期對《古文尚書》作偽的揭示
三 清代“《古文尚書》偽書”說成為定論
四 明清時期學者為《古文尚書》辯護之聲
五 疑《書》之風的擴大化
第二節(jié) 民國以來“《古文尚書》偽書”說的延續(xù)與補充
第三節(jié) 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古文尚書》公案的重新反思
一 對《古文尚書》文本來源的考察
二 漢魏學術(shù)傳承與《古文尚書》成書
三 對清人辨?zhèn)纬晒胺椒ǖ闹匦略u判
第四節(jié) 中國港臺地區(qū)及海外《古文尚書》研究
一 中國港臺地區(qū)關(guān)于《古文尚書》的論爭
二 日本學者對《古文尚書》的考察
三 朝鮮《古文尚書》學研究
第二章 出土文獻與先秦《書》類文獻研究
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書》類文獻傳流
一 界定春秋時期引《書》的標準
二 春秋《尚書》學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書》類文獻分系研究
一 清華簡與儒家《尚書》系統(tǒng)比較
二 清華簡與墨家引《書》比較
三 清華簡與道家《書》類文獻比較
四 清華簡與法家《書》類文獻比較
五 戰(zhàn)國時期《書》類文獻編纂、傳流的特征
六 先秦時期不同《書》類文獻系統(tǒng)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兩漢時期的《古文尚書》傳流
一 漢魏孔氏家學與“晚書”25篇沒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
二 孔氏家學《古文尚書》的內(nèi)容
三 杜林漆書與孔壁古文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第四章 《古文尚書》與魏晉之際的經(jīng)學轉(zhuǎn)型
一 鄭玄《禮記注》與《古文尚書》作偽的時間節(jié)點
二 輯補《古文尚書》屬于“經(jīng)學家”層面的作偽
三 《古文尚書》作偽可能出自鄭沖一派
四 鄭沖《古文尚書》來源考
五 《古文尚書》作偽者與獻書者可能并非一人
六 《古文尚書》與魏晉之際的經(jīng)學轉(zhuǎn)向
七 作偽的種類及偽書價值的開顯
……
第五章 對明清以來《古文尚書》辨?zhèn)蔚幕仡櫯c反思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