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作為漢語言中的璀璨明珠,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一脈相承。但從目前來看,很多成語仍存在源頭不清、源頭不準,甚至沒有源頭的情況,因此諸如成語探源之類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有意義的。
《中華成語探源大全集(珍藏本)》以考源求實為重點,對漢語成語的詞義、詞形、用法在歷代文獻中的演變進行了嚴謹而細致的梳理,從數(shù)千種古代典籍中廣泛搜羅例證,并吸取了漢語學(xué)界特別是成語學(xué)界近年的研究成果,考證翔實,釋義精當,對國學(xué)精粹的挖掘更加深入,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工具性與資料性。全書共收成語5082條,每則成語條目中均包括注音、釋義、例句、出處。特別設(shè)立“辨正”欄,很明確地提出不少流行的成語辭典中其源頭時代偏晚的現(xiàn)象,幫助讀者準確了解許多成語的源頭,加深對成語條目的理解。
《中華成語探源大全集(珍藏本)》所收條目沒有按一般成語辭典的模式依音序排列,而是按照成語的出處,把古籍分為“儒家典籍”、“道教典籍”、“佛教典籍”、“歷史著作”、“科學(xué)著作”、“藝術(shù)著作”、“諸子與哲學(xué)”、“筆記與小說”、“詩詞歌賦”、“歷代散文”、“文藝理論與外來文化”十一大類,每一大類又按書目分為若干小部分,使讀者能由此透視各種文化與漢語成語的關(guān)系,從而得到文化與成語的相當系統(tǒng)的知識。這種獨具匠心的排列方式,還原了語言尤其是漢語成語與文化關(guān)系極為密切的本來面貌。為了便于讀者查閱,《中華成語探源大全集(珍藏本)》于目錄之外又特辟有音序索引,這就兼顧了一般辭書的特點及讀者的閱讀習(xí)慣。
更有新意
在對每個成語詞條注音、釋義的基礎(chǔ)上,重在探求其真正的出處。從歷代典籍中廣泛搜羅例證,既窮其源,又能明確其詞形、詞義和用法的演變過程。首創(chuàng)(辨正)欄目,針對當前辭書的不足之處,有的放矢,深具革命性。
更有特色
不同于一般辭書把成語詞條獨立出來,再按音序重新排列的方式,由典籍到成語,將成語置于其源起書目中,既還原了成語與各類文化你中有我、密不可分的本來面貌,又使其源頭一目了然,加深對成語條目的理解。
更有價值
成語作為漢語言中的璀璨明珠,承載和凝聚著太多的文化內(nèi)涵。跟隨奉書的腳步去翻開一冊冊或莊嚴或華美、或睿智或清新的古代典籍,徜徉于經(jīng)史子集所構(gòu)建的文化淵藪里,定會深刻體會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于潛移默化中積累國學(xué)常識,提高國學(xué)素養(yǎng)。
以考源求實為重點,對成語的詞形、詞義、用法在歷代文獻中的演變進行細致梳理。對成語詞條的考證、闡釋更精當,對國學(xué)精粹和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更深入,知識性與工具性并重。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大都有一定的出處。但總的來看,很多成語仍存在源頭不清、源頭不準,甚至沒有源頭的情況。對成語出處的探索,需要對古代典籍有廣泛的涉獵乃至深入的研究,因此探溯源頭是成語研究者最為重視的一項工作。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文學(xué)家譚嗣同曾慨嘆溯源之難,他說:“曩讀武侯‘淡泊明志,二語,疑為道家語,然不知所出。后遇《淮南子》,惟‘志’作‘德’,以為即劉安語矣;及讀《文子》,乃知是老子語!
譚嗣同談到的這種情況在今天仍是一個突出問題。例如成語“不可思議”,一般以北魏楊街之的《洛陽伽藍記·永寧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議”作其源頭,但事實上,早在三國時代的漢文譯本《維摩經(jīng)》中就有“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句,因此,當以《維摩經(jīng)》為其源。又如成語“飛蛾投火”,有些辭書以《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為其源,更有指明清小說為其出處的。但考證起來,很早就傳人漢土的《涅槃經(jīng)》中已有“汝等今昔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于火”之句,而《涅槃經(jīng)》較晚的南本,也早在劉宋時就出現(xiàn)了。
本書以考源求實為重點,對漢語成語的詞義、詞形、用法在歷代文獻中的演變進行了嚴謹而細致的梳理,從數(shù)千種古代典籍中廣泛搜羅例證,并汲取了漢語學(xué)界特別是成語學(xué)界近年的研究成果,考證翔實,釋義精當,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工具性與資料性。全書共收成語5082條,每則成語條目中均包括注音、釋義、例句、出處。特別設(shè)立“辨正”欄,很明確地提出不少流行的成語辭典中其源頭時代偏晚的現(xiàn)象,幫助讀者準確了解許多成語的源頭。
第一部分 儒家典籍
《大學(xué)》
悖人悖出
豁然貫通
沒齒不忘
日新月異
如見肺肝
生財有道
生財之道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無所不用其極
心不在焉
心廣體胖
止于至善
《中庸》
半途而廢
并行不悖
不偏不倚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繼往開來
君子慎獨
困知勉行
拳拳服膺
人存政舉
人一己百
肆無忌憚
送往迎來
我行我素
無征不信
喜怒哀樂
行遠自邇
一軌同風
一孔之見
一言而盡
隱惡揚善
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至死不變
《論語》
哀而不傷
飽食終日
彼哉彼哉
屏氣斂息
屏氣凝神
博施濟眾
不恥下問
不教而誅
不念舊惡
不求聞達
不舍晝夜
不以人廢言
不亦樂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察言觀色
成人之美
成事不說
川流不息
從井救人
大動干戈
大言不慚
待價而沽
簞食瓢飲
當仁不讓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聽途說
顛沛流離
斗筲之器
發(fā)憤忘食
反求諸己
犯而不校
犯上作亂
斐然成章
分崩離析
夫子自道
膚受之訴
富貴浮云
割雞焉用牛刀
過庭之訓(xùn)
過猶不及
好行小惠
何陋之有
后生可畏
懷寶迷邦
患得患失
誨人不倦
惠而不費
禍起蕭墻
既來之,則安之
既往不咎
見利思義
見危授命
見賢思齊
見義勇為
降志辱身
盡善盡美
近悅遠來
浸潤之譖
敬而遠之
舉一反三
侃侃而談
克己復(fù)禮
空空如也
喟然長嘆
樂而不淫
樂山樂水
了如指掌
六尺之孤
苗而不秀
名正言順
鳴鼓而攻之
磨而不磷
沒齒不怨
沒世無聞
內(nèi)省無愧
能近取譬
年富力強
年逾不惑
年逾從心
年逾耳順
涅而不緇
匏瓜徒懸
匹夫匹婦
片言折獄
輕裘肥馬
求全責備
求仁得仁
人才難得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任重道遠
三綱五常
三思而行
色厲內(nèi)荏
殺身成仁
升堂入室
生榮死哀
勝殘去殺
時不我與
是可忍,孰不可忍
適可而止
述而不作
順理成章
司馬牛之嘆
斯文掃地
死而后已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四體不勤
駟不及舌
隨心所欲
歲寒知松柏
天縱之才
聽言觀行
通力合作
莞爾而笑
溫故知新
溫良恭儉讓-
文質(zhì)彬彬
聞一知十
無適無莫
無可無不可
無求備于一人
無所不至
無所用心
無為而治
吾與點也
惡紫奪朱
下愚不移
賢賢易色
小不忍則亂大謀
興滅繼絕
行不由徑
朽木不雕
朽木糞墻
血氣方剛
循序漸進
循循善誘
言必有中
言不及義
言寡尤,行寡悔
洋洋盈耳
一仍舊貫
一日之長
一言以蔽之
一以貫之
以德報怨
以身作則
以文會友
以直報怨
異端邪說
用行舍藏
有教無類
有始有終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愚不可及
欲罷不能
欲速不達
怨天尤人
允執(zhí)其中
韞櫝而藏
擇善而從
朝聞夕死
直道而行
志士仁人
中庸之道
鉆堅仰高
《孟子》
安富尊榮
抱關(guān)擊柝
彼一時,此一時
不愧不怍
不為已甚
不違農(nóng)時
不無小補
……
第二部分 道教典籍
第三部分 佛教典籍
第四部分 歷史著作
第五部分 科學(xué)著作
第六部分 藝術(shù)著作
第七部分 諸子與哲學(xué)
第八部分 筆記與小說
第九部分 詩詞歌賦
第十部分 歷史散文
第十一部分 文藝理論與外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