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意義的人突然面對無意義的世界,首先表現(xiàn)出兩種心態(tài)。
聽天由命地接受無意義:頹廢。
慷慨激昂地反抗無意義:悲壯。
還有第三種心態(tài):厭倦。十九世紀俄國貴族精英知識分子,家有莊園與農(nóng)奴,生活優(yōu)裕受到良好教育。在高壓統(tǒng)治下,社會意識初啟蒙,他們空懷一腔熱血,不滿現(xiàn)實、渴望有所作為,卻又屢屢碰壁無力改變階級現(xiàn)狀而變得痛苦、消沉、憤世嫉俗、蔑視一切生活道德規(guī)范。這種不肯接受又不肯反抗的厭倦情緒體現(xiàn)到俄國文學上,是一系列\(zhòng)"多余的人\"形象的出現(xiàn)。
總是在追求意義,卻總是求而不得。他們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甚至是誠實正直的。所做的任何努力,帶給別人的都是傷害。最終自己的靈魂也在這種深不可測的失落中漸漸被腐蝕掉,變得更加行尸走肉。
但這種厭生慕死的心理,似乎很貼近于當下的\"小確喪\"。每個時代都有這樣\"多余的人\",因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以致于覺得自己被時代所排斥,是一個可有可不有的人。
上承普希金筆下的奧涅金,萊蒙托夫筆下的畢巧林,是不可繞過的一個\"多余的人\"形象,濃縮了俄國一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
萊蒙托夫《多余的人》,是俄國社會心理小說的開端之作,是一部游記,也是日記、愛情歷險和懺悔錄。
他們彷徨、喪氣、迷茫
他們受過良好教育,生活優(yōu)裕
他們是一代年少有為,卻對時代背景無力改變的年輕人
他們靈魂早衰,厭倦生活,對一切漠然
他們找不到活著的意義,覺得自己被時代所排斥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多余的人
俄國文學史上不可繞過的\"多余的人\"形象畢巧林--一個有著大好前程的貴族軍官,女人們對他如癡如狂,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走向漫漫作死之路?
萊蒙托夫|作者
普希金后俄國又一偉大詩人,別林斯基譽其為\"民族詩人\"
生于莫斯科,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通曉多門外語,繪畫天分奇高
考入莫斯科大學,后轉(zhuǎn)入圣彼得堡近衛(wèi)軍騎兵士官學校
因悼念普希金的《詩人之死》,名聲大噪,后被當局多次流放
27歲時,因病移居療養(yǎng)院,與退伍少校決斗而死
生前僅出版一部詩集和長篇小說《多余的人》(曾名《當代英雄》)
一生經(jīng)歷與筆下的畢巧林,出奇相似。
力岡|譯者
原名王桂榮,俄蘇文學翻譯家
畢業(yè)于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俄語專業(yè),后分配至安徽師范大學任教
在生命最后20年里,翻譯了近700萬字的俄蘇文學作品
代表譯作:
《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日瓦戈醫(yī)生》
《白輪船》《多余的人》《獵人筆記》等
余振|書中黑頁詩歌翻譯者
原名李毓珍,俄蘇文學翻譯家
代表譯作:
《普希金長詩全集》《萊蒙托夫抒情詩全集》
《貝拉》
《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
《畢巧林日記》
。ㄏ潞端贰睹符惞粜〗恪贰端廾撜摺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