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自身、身邊人的育兒案例出發(fā),從夫妻情感、隔代養(yǎng)育等角度,幫助眾多家庭解決育兒困惑,減輕焦慮,找到屬于自己的育兒方法,同時為媽媽們發(fā)聲:養(yǎng)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爸爸及其他家庭成員也要參與進來。作者還加入了大量的心理學分析,并且給出合理的指導建議,通俗易懂又不缺乏科學性。
孩子難帶、老公不管、長輩亂摻和……育兒何時升級成為一場家庭大戰(zhàn)?
本書教你打造良好的家庭關(guān)系,徹底改變“甩手掌柜”,終結(jié)“喪偶式育兒”。
本書里面有很多你帶孩子需要用到的心理學知識,以及如何處理家庭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和實現(xiàn)自我成長的內(nèi)容,希望可以幫到你。
養(yǎng)孩子,需要整個家
庭的支持
上大學時,我參加了
心理咨詢師培訓,班里大
部分都是女性,其中一大
半是心理學愛好者,還有
一小半是像我一樣的大學
生。班里年紀**的一位
阿姨有五十多歲了。
在一次“發(fā)展心理學”課
上,老師講到嬰幼兒心理
發(fā)展規(guī)律時,旁邊一位大
約四十歲的大姐對我說:
“真羨慕你們在還沒結(jié)婚
、沒生孩子時就能接觸到
這些知識。不像我們,等
孩子出了問題,才知道自
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才
來學習。”
課間我們又聊了許多
,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班里
的大姐們幾乎都是為了解
決或預(yù)防親子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
題才來這兒學習的。而班
上的男性前來學習,更多
的是因為自己感興趣或者
為了工作,很少有人是為
了家庭而學。
后來,我也成了媽媽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我
就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以前總
覺得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
情,實際上,孕育生命的
辛苦只有孕婦自己在承擔
,懷孕期間的痛苦感受也
同樣只有孕婦才能真正體
會。倒不是說爸爸不愿意
分擔,而是男人真的很難
做到感同身受。
孩子出生后更是如此
。對于大多數(shù)寶寶而言,
喂奶只有媽媽可以,爸爸
再著急也沒用。除了喂奶
,嬰兒也非常依戀媽媽的
氣味和心跳。有時不是家
人不幫忙,而是孩子根本
不接受除媽媽外任何人的
安撫。
可可一歲以內(nèi)大部分
時間都是我在帶。他是一
個很敏感的寶寶。入睡困
難,難以安撫,只喜歡待
在我的懷抱里。這一年的
育兒經(jīng)歷現(xiàn)在回憶起來我
依然覺得很累,每晚無數(shù)
次的夜醒,導致我因為睡
眠不足經(jīng)常出現(xiàn)偏頭痛甚
至長蕁麻疹。
那段時間我加入了一
個媽媽群,和大家聊了一
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媽媽
們對育兒這件事都很焦慮
且疲憊。孩子的睡眠、吃
奶、生長和性格等方面,
無一不讓媽媽們感到緊張
,孩子只要一有點風吹草
動,媽媽們就立刻進入備
戰(zhàn)狀態(tài)。除此之外。“豬
隊友”般的老公、溝通不
暢的長輩、存在分歧的育
兒理念都讓媽媽們心力交
瘁。
一年前,有位新手媽
媽向我咨詢育兒和家庭關(guān)
系的問題。她的寶寶三個
月大,每次吃奶時間都很
久,吃完奶也很黏媽媽,
這導致她每天幾乎沒有屬
于自己的時間。她跟老公
抱怨。覺得自己的時間都
被寶寶占據(jù)了,老公卻說
:“那你不喂母乳不就好
了嗎?”
她很生氣:“作為媽媽
,我肯定想給寶寶最好的
啊,我需要的是你幫我分
擔一下情緒上的壓力,安
慰安慰我,你怎么直接讓
我不喂奶了呢?”她老公
也覺得很委屈,說:“你
讓我?guī)湍憬鉀Q問題,我就
幫你解決問題了啊,你怎
么還怪我?”
夫妻倆因為這件事冷
戰(zhàn)了好幾天,結(jié)果被婆婆
發(fā)現(xiàn)了。婆婆找老公問了
事情的經(jīng)過后就來勸她,
說:“孩子他爸是為你好
才這么說的,你也體諒體
諒他,別生氣了,喂奶粉
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她說:“他對孩子根本
就不上心。孩子出生這么
久,他連母乳和奶粉的區(qū)
別都不知道。我給他發(fā)的
育兒的科普文章他根本就
沒看,每次都敷衍我!
婆婆聽了反而有點不高興
了:“他一個男人,每天
都要上班,晚上回來還能
陪孩子玩一會兒,你就應(yīng)
該很知足了。我們那會兒
都是自己帶孩子,根本沒
人幫忙,不一樣也熬過來
了?也沒見誰天天愁眉苦
臉的。我看你就是不能吃
苦!
這次和婆婆爭吵后,
她在房間里哭了很久,覺
得委屈,也很生氣。為什
么所有人都認為帶孩子是
女人一個人的事情?女人
耍把孩子帶好,還不能有
怨言,不能覺得累,不然
就不是好媽媽。
因為這次爭吵,家里
的氣氛也降到了冰點。除
了日常必要的對話。她和
婆婆、老公基本都不怎么
說話了。晚上老公回來吃
完飯,就和婆婆一起在客
廳看電視,她就抱著寶寶
回臥室,給寶寶洗澡、哄
睡。
當然,最初的問題并
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因為
和老公、婆婆的爭執(zhí)使得
她從家中獲得的幫助更少
了,她幾乎每時每刻都在
圍著孩子轉(zhuǎn)。以前她還能
趁孩子睡著時看看電視劇
,現(xiàn)在每天孩子睡著以后
她也跟著睡了,因為實在
太累了。
過了三四天,老公對
她說:“你看,這幾天你
帶孩子不也帶得挺好的?
之前還總抱怨!彼瞎
不知道,她不抱怨不是因
為沒什么可抱怨的,而是
沒有能夠讓她信任的、可
以傾訴的人了。
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兩
周多,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注意
力越來越難以集中,有時
甚至正抱著孩子也會發(fā)呆
或者走神。有一天,孩子
玩紙巾時不小心吃掉了一
些,婆婆責怪她怎么這么
不小心。她一邊心急地檢
查孩子的口腔,看還有沒
有殘余的紙巾,一邊跟婆
婆說自己是不小心。
那天,她一整天都提
心吊膽的,生怕孩子會出
什么問題。等到晚上孩子
睡了,她看著孩子熟睡的
臉,突然覺得自己真的太
悲哀了,于是忍不住大哭
起來。后來她告訴我,那
一刻,她的腦海里突然閃
過一個念頭:她想抱著孩
子一起結(jié)束生命,因為覺
得活著實在是太苦、太累
了。
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
都在上演,媽媽都希望自
己可以做到最好,但大家
很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人能承受得
縱藝,筆名可可的粽子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注兒童心理、親子關(guān)系,經(jīng)營個人育兒心理類公眾號、微博:“可可的粽子媽”。
她原創(chuàng)文章累計500余篇,原創(chuàng)育兒微博2000余篇.開設(shè)兒童心理、親子關(guān)系類線上音頻課.同時接受心理咨詢、個案督導,以及精神分析取向的進階培訓。她幫助眾多家庭解決困惑、減輕焦慮,找到屬于自己的育兒節(jié)奏。
第一章 關(guān)注寶媽心理:每個全職媽媽,都是鐵血真“漢子”
全職媽媽,都是鐵血真“漢子”
產(chǎn)后抑郁,即使不理解,也請別諷刺
如果做媽媽讓你失去了自己,那可能是你本來就沒有自我
這么完美的你,誰能配得上呢
對孩子發(fā)火,就不是好媽媽了嗎
好媽媽不需要做到完美
帶孩子容易抓狂,你可能是高需求媽媽
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家長的心理健康
第二章 親子關(guān)系:不說“我都是為了你”,是為人父母的基本準則
不說“我都是為了你”,是為人父母的基本準則
不被“看見”的孩子,一生都在找尋安全感
不論我們承不承認,母嬰分離都會帶來創(chuàng)傷
我的目標是盡量不給孩子添堵/5l
孩子入園,你焦慮了嗎
二胎時代,你需要注意的兒童心理、家庭關(guān)系問題
替受欺負的孩子出頭,你問過他的意見了嗎
媽媽,其實你可以先抱抱我,再教育我
誰不是一邊愛孩子愛到死,一邊又想把孩子扔了
太在意孩子吃飯好不好,其實是限制了孩子的能力發(fā)展
不懂孩子的情緒,我該如何安撫他
把孩子當“小情人”?快打住
爸媽,下次別人批評我,希望你們可以站在我這邊
不回應(yīng),是比打罵更可怕的懲罰
孩子不吃飯,還不是被你逼的
別人總說我慣著孩子,我該如何回應(yīng)
總不想滿足孩子的需求,你在害怕什么
第三章 心理健康:沒有什么能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
孩子出生后的頭三年,是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期
“可怕的兩歲”:幼兒使用說明書
孩子的執(zhí)拗期,持續(xù)多久才算正常
生氣、傷心、害怕,都是不好的嗎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能痛快地對父母發(fā)火
過早成熟的孩子,會有哪些成長隱患
如何避免養(yǎng)出低自尊、暴力、懦弱的孩子
過分懂事的孩子,不值得父母驕傲
是不是尊重孩子后,他就不發(fā)脾氣了
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出門像只小綿羊
六歲前的孩子不需要那么多規(guī)則
性格內(nèi)向的家長,如何培養(yǎng)性格外向的孩子
爸爸媽媽,你們吵架別拉上我
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小時候太乖的孩子,在青春期可能更容易叛逆
請記住,打孩子也是家暴
第四章 親密關(guān)系:婚姻中夫妻關(guān)系必須放在第一位
好的關(guān)系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
夫妻關(guān)系比親子關(guān)系更重要?這得看具體情況
如果沒有愛,另一半再優(yōu)秀也白搭
老婆辭職在家?guī)Ш⒆,就是為了逃避工?br> 致那些在婚姻里痛苦卻沒有選擇離婚的人
我想和你聊聊,你說你想靜靜
婚姻里最可怕的是你對我沒興趣
夫妻吵架的正確姿勢
婚姻里只有愛是不夠的
新手爸爸為什么這么難當
第五章 隔代養(yǎng)育:在帶孩子方面和老人有沖突,該怎么解決
在帶孩子方面和老人有沖突,該怎么解決
為什么長輩總怕慣壞孩子
人生排序里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
關(guān)于隔代育兒有矛盾的另類解釋
要把婆婆當親媽
你是一個乖得過分的兒媳婦嗎
致“媽寶男”:還沒斷奶,就別結(jié)婚了
控制狂媽媽用愛毀了孩子
不敢拒絕別人,你小時候一定過得挺慘吧
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許比你以為的更深刻
后記覺醒吧,中國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