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尚
現(xiàn)在這個社會,食肉者多,咬菜根者少。說到素食,大多數(shù)人基本都是出于衛(wèi)生保健目的,還沒有覺悟素食真正的利益所在。人們過去攝取肉食過多,血糖、血脂、膽固醇積累太過豐富,所以現(xiàn)在有意多吃一些青菜豆腐之類的清淡飲食,有益身心健康。對于女士而言,還有消脂減肥的作用。
然而素食的益處遠非如此。
素食有三種益處:衛(wèi)生、衛(wèi)心、衛(wèi)性。
衛(wèi)生,就是保護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由風、土、水、火這四種物質(佛教稱作“四大”)和合而成,無論是肢體還是臟腑,都需要食物的滋養(yǎng)才能維持正常運行。素食對于衛(wèi)生尤其重要。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有三種: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種營養(yǎng)物質都可以從普通食物中攝取。肉類中的碳水化合物極少,而素食中的谷薯類、雜豆、堅果,特別是蔬菜中的胡蘿卜、蕪菁、菠菜、卷心菜、西紅柿等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如果這部分營養(yǎng)缺失,我們的身體機能就會出現(xiàn)故障,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大腦思維。由此可見素食在飲食中的重要性了。
衛(wèi)心,就是長養(yǎng)我們的慈愛之心。我們的心原本清凈慈悲,只因一念無明而被污染。這無明不是別的,就是“貪嗔癡”這三種毒素。三種毒素之首就是貪欲!兜赖陆洝啡逭抡f:“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边@里的五味是指以肉食為主的豐厚之味,容易使人獲得感官的快樂。相比較而言,素食的清淡之味則使人保持警覺,不受貪欲的控制。“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道德經》三十五章),從而恢復讓我們清凈善良的初心。所以衛(wèi)心就應該從戒殺護生開始,從素食開始,素食能長養(yǎng)我們的慈愛之心。
衛(wèi)性,就是通過飲食調養(yǎng)我們的性情。儒家童蒙課本《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性,就是我們真心本性。我們的本性原本清凈,原本善良,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惻隱之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和良知。人不可以沒有良知。
所以從衛(wèi)生、衛(wèi)心、衛(wèi)性的角度來看,素食的好處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如果能在飲食中合理搭配素食,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健康和養(yǎng)生也很有益處。
清人顧仲《養(yǎng)小錄》里說:“飲食以衛(wèi)生也,粗率無法,或致?lián)p人,誠失于講求耳……東坡煮菜羹醒酒,以為味含上膏,氣飽霜露,雖粱肉勿過。山谷作《食時五觀》,倪正父極嘆其深切。此數(shù)公者,豈未嘗閱歷滋味?而寶真示樸,以警侈欲,良有以也!币源质场⑺厥诚嗌,不僅養(yǎng)生、養(yǎng)心,兼且養(yǎng)德。
《老子》有云:“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辈粌H天地萬物之道如此,飲食之道也如此。錦衣玉食,山珍海味,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其實人體所需營養(yǎng)很少,青菜豆腐,兼以粗茶淡飯,足矣。這些都是天地的恩賜,聚合著大自然的慈愛能量,最有益身心健康。如果能通過禪修或者靜坐,“制心一處”減少思慮和情緒的波動,基本飲食就能維持人體正常消耗。
《論語》里記載孔夫子論飲食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飲食不但講究衛(wèi)生,更要講究禮儀,這樣才合乎飲食之道。所以飲食烹制之法也很重要。采摘、洗凈、切割、料理、烹飪等,每一個步驟都應該以潔凈簡略為主,不奢靡、不浪費、不費力氣、不巧施刀工,合自然之理、順自然之性,這才是料理的真諦!按蟮乐梁啞薄爸未髧缗胄□r”,李聃反復教誨的也是這個道理。
說到飲食禮儀,現(xiàn)代家庭餐桌禮儀幾乎完全喪失,情況令人擔憂。不僅西方如此,整個東亞文化圈內也是如此,這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倫理道德危機,值得我們重視。中國古代禪宗寺院有專門負責廚房的僧人,稱作“典座”,據(jù)說日本道元禪師來南宋求法就是在天童寺典座處悟道的,歸國后創(chuàng)立日本曹洞宗,并編寫《永平清規(guī)》,對典座之職尤其重視。
素食雖然簡單,但要將其料理得體、得味、得意則很難,需要用心料理。飲食之道,以得味、得趣、得意之雅趣為主。素食要采用當季新鮮食材,保持食材完整,這樣即使簡單烹飪,也能品嘗到最純樸鮮美的滋味。
記不清是哪位哲人說的:料理也是塵世里的修行!
塵世間的飲食最終只是三味:俗味、重味、淺薄之味!如何將塵世間的俗味、重味、淺薄之味變?yōu)榍逦、雅味、醇厚之味?這就需要在經年累月的料理中反復修煉——這就是料理的修行。
素食料理也稱精進料理,大概就是在塵世間不斷精進修行的意思吧。
這次將之前所寫有關山居素食的文字稍作整理,總名曰“山中取食記”,用來供養(yǎng)大眾。山居簡陋,布衣衲履,粗茶淡飯,處處以惜福修德為念,哪里還會講究什么料理技藝呢?之所以將食材選擇、料理做法、用料、刀工,以及裝盤、配色、調味等羅列出來,一則是為了提高大眾的閱讀興趣,二則也有提倡素食禮儀的用意在里面。
百丈懷海禪師在《叢林要則》中說“疾病以減食為湯藥”“濟物以慈悲為根本”,可謂說盡飲食之理。民國豐子愷居士秉承弘一法師遺愿,歷時五十載,繪制《護生畫集》六卷,也是此意。從衛(wèi)生、衛(wèi)心、衛(wèi)性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從飲食上入手,布衣蔬食,身心康健,有益眾生,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