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唐詩選本。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边@句話正是蘅塘退士編選該書的目的,意思是希望人們開卷有益,從中得到詩的啟蒙。蘅塘退士原名孫洙,他生活于清代乾隆時期,他編的《唐詩三百首》,每首詩都是一流的佳作,數量也恰到好處(挑310首也暗含了希企孔夫子的幽微心緒),它是一本不會給讀者太多負擔的好書,所以該書一經面世,便成為最受歡迎的唐詩選本,風行至今。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指出蘅塘退士對一些詩篇的文字版本,擇不夠精審,其中存在一些錯誤,對讀者有誤導——這需要糾正。
《分類唐詩三百首》是《唐詩三百首》的重編注釋本,它有三個優(yōu)點:一、它糾正了原書中的錯誤,恢復了詩歌的本來面目。二、詩歌的注釋更加準確,點評更加貼切,這能讓我們比較快捷地掌握詩歌內容,進而領略詩歌的藝術。三、作者將原來律、絕、樂府的分體編排方式改為按照內容主題編排,如此則便于就近比較,于殊異中見真諦,更切合讀者當前閱讀的需求?偠灾,《分類唐詩三百首》是一本嚴謹可信、淺易清新的“升級版”《唐詩三百首》。
另外,本書還用了明代黃鳳池編纂《唐詩畫譜》的部分插圖。這部畫譜由蔡元勛繪制,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古代詩意繪畫作品,它較好地融合了詩歌和繪畫兩種藝術,讀者于品鑒詩歌的同時,欣賞畫作,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駱賓王(623—684),義烏(今屬浙江)人。七歲作《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北环Q為神童。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并稱“王楊盧駱”,又號“初唐四杰”。四人中他年輩最老,但排名最后!八慕堋倍际枪傩∶,性格浪漫,都喜歡自我表現,爭名好勝,被當時人取為笑談。光宅元年(684),駱賓王隨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寫出著名散文《討武檄》,傳遍天下,后來兵敗被殺,有傳說他逃命后當了和尚。在“四杰”中,駱賓王的逸事流傳最廣,給人的印象最深。
在獄詠蟬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1〕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2〕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fā)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3〕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jié)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4〕。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5〕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6〕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7〕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雖生意”兩句:東晉殷仲文,見大司馬桓溫府中老槐樹,嘆曰:“此樹婆娑,無復生意!保ā稌x書·殷仲文傳》)這里借此故事自嘆無生氣。
〔2〕“而聽訟”兩句:用《詩經·召南·甘棠》故事,周代召公聽民間之訟而不煩勞百姓,就在甘棠(棠梨樹)下斷案,后人都不忍損傷這樹。
〔3〕曩(nǎng)時:從前。將:還是。
〔4〕徽(mò):捆綁罪犯的繩索,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5〕西陸:指秋天。古代認為日行東陸是春,南陸是夏,西陸是秋,北陸是冬。南冠:楚國人戴的帽子,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傳·成公九年》楚國鐘儀戴著南冠被囚于晉國軍府的典故。
〔6〕那(nǎ):即今“哪”字。歷代諸本均作“那”,蘅塘退士改作“不”,茲復正。玄鬢:原指黑色的鬢發(fā),這里比喻黑色的蟬。這兩句一語雙關。表層意思是,我怎能忍受這像滿頭黑發(fā)的蟬對著我這白發(fā)老人長吟?深層意思是,我對著黑蟬吟誦委屈哀傷的《白頭吟》!栋最^吟》是古樂府曲名,多寫清正卻遭誣謗的主題。
〔7〕“露重”兩句:寫蟬在秋風寒露中飛不動、叫不響的痛苦情景,暗示身微言輕。
高宗儀鳳三年(678),詩人在首都長安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怒武后,被誣下獄,此詩作于獄中。近三百字的小序反復敘寫了自己的心境,并以蟬的高潔自況,抒發(fā)了幽憤感傷的情懷。這首詩名為詠蟬,實為自詠,蟬的高潔,就是自己品性的高潔。前四句分寫蟬和人,后四句合寫蟬和人。全詩托物言志,蟬和人融為一體,活畫出一個在寒露中哀鳴的秋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奥吨仫w難進,風多響易沉”一聯(lián),寄托遙深,對人生感受有高度的概括性,富有哲理意味,是被人傳誦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