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譽為“官場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導(dǎo)西學(xué),開啟“同光中興”,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視為朝廷“中流砥柱”。偉人毛澤東云:“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笨梢娖溆绊懼蟆T鴩砸唤槿迳,無權(quán)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間,在近代中國發(fā)展史上寫下不容抹殺的一筆。他持一定之規(guī),為人、為官、為民、為國,處處體現(xiàn)出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時人推崇的末世圣人,是每個渴望成功者的楷模。研究曾國藩的成功謀略,學(xué)習(xí)其修身智慧、齊家準則、處世技巧、用人方略、為官之道、治軍韜略,在今天仍不乏現(xiàn)實意義。
《曾國藩謀略大全(套裝全4冊)》以曾國藩的為官歷程為經(jīng),以其在官場中所遵循的原則和識人、治軍的技巧為緯,對曾國藩人生謀略中可借鑒的部分進行深入發(fā)掘。全書共分五卷,卷一“生平傳略”概述了曾國藩的生平經(jīng)歷和主要事跡;卷二“成功心法——挺經(jīng)”總結(jié)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成功哲學(xué),分析了其政治和學(xué)術(shù)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及演變;卷三“識人秘要——冰鑒”深入解讀曾國藩的識人技巧、用人方略,并介紹了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形成及發(fā)展;卷四“治家方略——家訓(xùn)”運用曾國藩修身齊家的具體事例,全面解讀他繼承先人遺訓(xùn)、結(jié)合自身體會,教導(dǎo)兄弟子侄成人成才的高妙策略;卷五“傳世箴言——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元年所寫家書中的精品,為中國古代家教范本!对鴩\略大全(套裝全4冊)》堪稱一部案頭枕邊必備的智謀寶典,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yè)提供寶貴的成功經(jīng)驗。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引人注目、廣有爭議的人物。百年以來,譽之者褒為“一代完人”,毀之者貶為“千古罪人”。
曾國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xiāng)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道光二十三年以檢討典試四川,回京后,因受寵于權(quán)相穆彰阿,官運亨通,十年七遷,連升十級,歷任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內(nèi)閣學(xué)士、禮部右侍郎、署兵部、吏部左侍郎等職。1853年丁憂在籍,奉命操辦團練,后編為湘軍,參加對太平軍作戰(zhàn)。1860年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負責(zé)鎮(zhèn)壓太平天國事務(wù),并開創(chuàng)中國洋務(wù)運動的先河。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今南京),受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銜。1865年任剿捻欽差大臣,翌年因無功而去職,回兩江總督任上。1868年調(diào)任直隸總督。1870年處理天津教案,因屈從洋人而遭輿論譴責(zé)。旋回任兩江總督,卒于南京,謚文正。
曾國藩在世時,就兼有“中興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頭”、“曾屠戶”、“賣國賊”的惡名。死后,清政府稱他“學(xué)有本源,器成遠大,忠誠體國,節(jié)勁凌霜”;他的門生故吏頌之為“德埒諸葛,功邁蕭、曹,文章無愧于韓、歐,實為一代名臣、名將、名相”。而近代許多民主志士則痛罵曾氏“以夷狄攻中國”、“殺人割地”取媚洋人,實為禍國殃民的“罪魁戎首”。孫中山甚至怒斥曾國藩“以夷攻漢”的漢奸行為是“廉恥道喪,莫此為甚”。相較而言,章太炎對曾氏的評價或許要公允一些,他稱曾氏“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命以英雄誠不虛”,斥為民賊亦“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但不論是頌揚曾國藩的人,還是貶抑曾國藩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曾國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和言行對于中國近代士大夫乃至一般民眾都產(chǎn)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曾氏一生恪守儒家“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自始至終堅持個人道德修養(yǎng),克己復(fù)禮,終于成就了自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事業(yè)。其一生雖無系統(tǒng)論著,但他對自己的文字視之甚重,片言只字都有專人妥為保管,所有奏稿、日記、書信、詩文都留有副本得以流傳下來。
曾國藩自青年時代起便“銳意功名、意氣自豪”,“欲刻苦而自援拔”。在西方文化東漸、內(nèi)憂外患同時襲來、清王朝統(tǒng)治秩序大亂之際,曾國藩以國家的屏藩自居,經(jīng)常自比于李斯、陳平、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靂從天降”,自勉“莫言儒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并以“不為圣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四語銘于座右,有“效法前賢、澄清天下”之志向。曾國藩還認為,要實現(xiàn)“匡時救世”的人生抱負,就必須具有為之奮斗獻身的精神。他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認為古往今來圣賢豪杰能完成救世的宏愿,都是力排萬難、獨任艱巨才達其目的的。他把自己一生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歸結(jié)為“堅忍”二字,說:“天下事果能堅忍不懈,總可有志竟成!
政治上,曾國藩時時以“誠”字相標(biāo)榜,處處以儒學(xué)的衛(wèi)道士自居。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禮治”,主張“以禮自治”和“以禮治人”來實踐其政治抱負。他深知“禮”是封建統(tǒng)治不可須臾離開的法寶,明確指出:“古之君子之所以盡其心、養(yǎng)其性者,不可得而見;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一秉乎禮。自內(nèi)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政事!痹鴩岢龅摹岸Y”,是維持和延續(xù)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思想支柱。顯然,曾氏鼓吹“以禮自治”的目的在于呼吁封建統(tǒng)治階級,認清“四方多難,綱紀紊亂”的形勢,“謹守準繩,互相規(guī)勸”。而所謂“以禮治人”,概而言之,就是企圖把人民群眾的言行舉止納入地主階級“禮治”的軌道,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孔孟之道來使“人人納入規(guī)范之中”。曾國藩還竭力鼓吹“仁政”,強調(diào)“天下歸仁”、“行仁義于天下”。他認為,“仁”是“盡萬物之性”、“立萬物之命”的根本;反之,“不知性命,必致戕賊仁義,是理以逆施而不順矣”。概括曾氏“仁政”的內(nèi)容,不外乎“恕道”和“仁術(shù)”兩個方面。他明確提出:“圣門好言仁。仁即恕也!庇终f:“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钡鴩f的“仁”,是指“大仁”而非“小仁”,因為“小仁者,大仁之賊也”。所謂“大仁”,既含有孟子所說的“制民之產(chǎn)”、“然后驅(qū)而之善”的成分,也含有朱熹所說的“辟以止辟”以行“仁愛”的成分。他還反對“過于仁”,行“仁”須伴之以“除暴”,“除暴”才能“安良”,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所謂的“王道”與“霸道”相統(tǒng)一,以建立一個“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的“禮治”社會。
在治軍觀上,曾國藩顯然受了理學(xué)的影響,非常強調(diào)人的作用。他說:“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攻守之要,在人而不在兵”。還說:“炸炮輪船雖利,然軍中制勝究在人而不在器!币蚨,他主張以“禮”治軍,他說:“帶勇之法,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禮”,帶兵之人!耙匀蚀嫘、以禮存心”,則不加恩威而使弁勇知恩威,于“無形無聲”之中達到“辨等明威”的目的。曾國藩還非常重視對士兵的政治思想訓(xùn)練和軍官的選拔培養(yǎng),用封建倫理觀念將軍法、軍規(guī)與家法、家規(guī)結(jié)合起來,用父子、兄弟、師生、朋友等關(guān)系加以掩飾、調(diào)劑以至補充上下尊卑關(guān)系,以減少內(nèi)部的磨擦與抵制,使士兵或下級易于遵從官長的命令,為官長賣命。湘軍中各種關(guān)系、軍營風(fēng)氣乃至軍閥制度的形成皆與此有關(guān)。書中的奏稿、書札中保存了大量關(guān)于曾國藩組織湘軍及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資料,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情況及清政府對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基本政策、軍事戰(zhàn)略部署和作戰(zhàn)情況。其雜著中關(guān)于湘軍營制及營規(guī)等,反映了湘軍的組織狀況。但其奏稿中有關(guān)戰(zhàn)事的報告掩飾甚多,相比之下書札尤其家書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較為真實,且能反映當(dāng)時官場的腐敗。
在治學(xué)觀上,曾國藩繼承了儒家學(xué)者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在思想上就是“經(jīng)世致用”的觀念。在他的眼里,經(jīng)世之學(xué)亦即禮學(xué),“古之學(xué)者,無所謂經(jīng)世之術(shù)也,學(xué)禮焉而已”!敖(jīng)世致用”思想具體到治學(xué)觀上,就是:治學(xué)要落到實處,既要明白義理所在,更要講究“格物”、“誠意”的效果。曾國藩還總結(jié)出自己的一套治學(xué)方法。其一是強調(diào)看、讀、寫、作的綜合訓(xùn)練,所謂“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其二主張專精一業(yè),專攻一學(xué)。他曾告誡子弟:“求業(yè)之精,別無它法,日專而已矣。……凡專一業(yè)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f不可兼營并鶩,兼營必一無所能矣!
在洋務(wù)問題上,曾國藩不像當(dāng)時頑固守舊的士大夫那樣沉沉昏睡于“天朝至上”、“禮義之邦”的迷夢之中,他清醒地認識到西方列強入侵帶來的巨大危機,以至于“四更成寐,五更復(fù)醒,念夷人縱橫中原,無以御之,為之憂悸”。面對嚴峻的現(xiàn)實,他反躬自省,因時變通,在某些方面,勇于沖破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模式和傳統(tǒng)思維習(xí)慣,作出比一般守舊士大夫更為冷靜、現(xiàn)實、也更符合避害自衛(wèi)之道的反應(yīng)——倡導(dǎo)以自強為目的的洋務(wù)事業(yè)。曾國藩的洋務(wù)思想包括政治和技術(shù)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政治上,曾氏主張搞好與外國侵略者的關(guān)系,要記其“大德”,忘其“小怨”。在他眼里,只有保住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才是最重要的。技術(shù)上,曾國藩主張“師夷智”以達“制夷”的目的。在他的積極倡導(dǎo)與主持下,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yè)——江南制造總局;制造出中國第一艘兵艦和第一臺機床;煉制出近代中國第一磅火藥和第一爐鋼水;首次翻譯出版了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面的書籍?dāng)?shù)百種;首次奏請清政府選拔幼童赴洋留學(xué),開了中國派遣留學(xué)生出國學(xué)習(xí)深造的先河……盡管曾氏興辦洋務(wù)是出于“避害”、“自衛(wèi)”的動機,但近代中國由閉關(guān)自守轉(zhuǎn)向?qū)ν忾_放,曾國藩無疑是清王朝上層統(tǒng)治階級中最初的倡導(dǎo)者和實踐者。
曾國藩還是近代軍閥的開山鼻祖。曾氏以儒學(xué)的道德觀念、綱常倫理去治軍,培植自己的私有勢力,“兵為將有,督撫專政”,這對后世軍閥的影響很大。他們仿效曾國藩的做法,爭攬兵權(quán)。如袁世凱組建新軍即為顯例。
教育上,曾國藩在學(xué)校教育、自我教育、社會教育以及“西學(xué)為用”的新式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創(chuàng)見,且影響深遠。茲僅就其收效甚大的家庭教育觀略述一二。曾國藩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家庭教育觀與其政治觀息息相通,強調(diào)治家與治國的關(guān)系。他說:“歷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庇终f:“家中要得興旺,全靠出賢子弟……子弟之賢否,六分本于天,四分由于家教!憋@然,曾國藩把政治觀中崇尚禮治的思想貫穿在家庭教育中,他還特別講究家庭教育方法,嚴格要求子弟謹守祖訓(xùn),以“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訣為要務(wù)。他反復(fù)提醒在鄉(xiāng)下主持家業(yè)的弟弟曾國潢要好好管教子侄:“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惰,則家中子弟日趨于恭謹而不自覺矣!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觀更是影響深遠。錢穆評及曾國藩家庭教育觀時說:“道、成之際,有曾國藩家書家訓(xùn),乃以書信親教其子弟,此乃一種家庭教育。”臺灣學(xué)者侯王渝評道:曾國藩的家庭教育,“言近旨遠,意誠詞懇,娓娓不倦,尤足振聵發(fā)聾,警頑立懦,使人滌瑕蕩穢,化惡遷善,于轉(zhuǎn)移風(fēng)尚,變化氣質(zhì),所關(guān)匪淺”。正因為如此,從清末到民國,從富家到貧民,從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眾,都爭相效法曾國藩治家之道,影響至今,實出乎曾國藩本人意料之外。
曾國藩在文學(xué)上是中興桐城古文派的代表。其文章私淑方苞、姚鼐,自謂粗解古文是由姚鼐啟迪。他治學(xué)、作文主張義理、詞章、考據(jù)三者并重,曾作《<歐陽生文集>序》標(biāo)稱桐城派源流和許多作者。由于他居身顯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樣以他為中心,眾多門生故吏為之推波助瀾,使桐城派古文出現(xiàn)了中興的局面。不過曾國藩為文務(wù)閎麗,與桐城派清淡簡樸的文風(fēng)不同,于桐城派義理、考據(jù)、詞章之外,補充并強調(diào)了“經(jīng)濟”的重要性。再加上他為文少禁忌,奇偶并用,文風(fēng)舒展而有氣勢,雄渾而富底蘊,實際上在桐城派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立了頗有曾氏風(fēng)格和氣派的“湘鄉(xiāng)派”。
本書以曾國藩的為官歷程為經(jīng),以其在官場中所遵循的原則和識人、治軍的技巧為緯,對曾國藩人生謀略中可借鑒的部分進行深入發(fā)掘。全書共分五卷,卷一“生平傳略”概述了曾國藩的生平經(jīng)歷和主要事跡;卷二“成功心法——挺經(jīng)”總結(jié)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成功哲學(xué),分析了其政治和學(xué)術(shù)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及演變;卷三“識人秘要——冰鑒”深入解讀曾國藩的識人技巧、用人方略,并介紹了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形成及發(fā)展;卷四“治家方略——家訓(xùn)”運用曾國藩修身齊家的具體事例,全面解讀他繼承先人遺訓(xùn)、結(jié)合自身體會,教導(dǎo)兄弟子侄成人成才的高妙策略;卷五“傳世箴言——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元年所寫家書中的精品,為中國古代家教范本。本書堪稱一部案頭枕邊必備的智謀寶典,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yè)提供寶貴的成功經(jīng)驗。
第一卷 生平傳略
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二、肩負重任
第二章 仕途順暢
一、平步七遷
二、貴人相助
三、言為心聲
第三章 罵名留世
一、奉旨團練
二、“曾剃頭”的由來
第四章 坎坷湘軍
一、岳州城首戰(zhàn)敗北
二、靖港戰(zhàn)敗,投水自盡
三、轉(zhuǎn)敗為勝
四、九江戰(zhàn)敗,再次自殺
第五章 官場失意
一、明爭暗斗
二、喪失至親
第六章 祁門遇險
一、擔(dān)任兩江總督
二、祁門之災(zāi)
第七章 天國瓦解
一、安慶之克
二、駐扎江浙
三、南京之克
四、李秀成之死
第八章 剿捻無功
一、推辭剿捻
二、攻捻之?dāng)?br />三、失敗之由
第九章 推行洋務(wù)
一、發(fā)展造船工業(yè)
二、引進西方文明
三、創(chuàng)建近代化水師
第十章 天津教案
一、奉旨赴津
二、違心斷案
三、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第十一章 風(fēng)燭殘年
一、再次回任兩江
二、鞠躬盡瘁,孜孜不倦
第二卷 成功心法——挺經(jīng)
上篇
一、堅挺——開宗明義,挺為第一
二、慎獨——人生第一自強之道
三、明強——擔(dān)當(dāng)大事,全在明強二字
四、堅忍——不怨不憂,勿忘勿助
五、勇毅——戒懼惕厲,以挽回時事
六、虛心——恭敬厚藏,身為鼎鎮(zhèn)
七、勤廉——儉可以養(yǎng)廉,勤可以生明
下篇
八、推誠——以自立為體,以推誠為用
九、雅量——言足以興,默足以容
十、知恥——人所以稍顧體面,冀人之敬重也
十一、知悔——動心忍性,知悔無咎
十二、知足——君子之處順境,兢兢焉常覺天之厚我
十三、仁愛——人能求仁,則萬物同春
十四、嚴明——法立令行,整齊嚴肅
十五、峻法——一意殘忍,冀回頹風(fēng)于萬一
十六、拂逆——借人之拂逆,磨礪我之德性
第三卷 識人秘要——冰鑒
上篇 識人之道
人才
一、識才——人才須有操守多條理
二、求才——求才當(dāng)如鷹隼擊物,不得不休
三、衡才——凡人才高下,視其志趣
四、養(yǎng)才——人才以陶冶而成
五、用才——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適用
六、德才——余謂德與才,不可偏重
七、薦才——不避嫌隙,秉公論列
八、君子——君子小人,存乎一心
九、精明——處事以明為第一要義
將才
一、選將——上選將才,須三者兼全
二、將德——帶兵之人,須有忠義血性
三、能戰(zhàn)——治軍之道,以能戰(zhàn)為第一義
四、奇正——練兵當(dāng)如八股家之揣摩
五、嚴格——善將兵者,首重申誡嚴格
六、忠義——忠義之將,可橫行天下
七、平淡——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八、軍心——以真心實腸,得士卒之心
九、評將——衡才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
下篇 相人之法
一、神骨——精神具乎兩目,骨相具乎面部
二、剛?cè)帷忍旆N子,五行生克之?dāng)?shù)
三、容貌——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
四、五官——目為面之淵,鼻為面之山
五、須眉——少年兩道眉,臨老一副須
六、聲音——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
七、情態(tài)——情態(tài)神之余,常補神不足
八、氣色——面部如命,氣色如運
第四卷 治家方略一家訓(xùn)
篇一 養(yǎng)心
一、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xí)勞
二、守靜——神明如日之升,身體如鼎之鎮(zhèn)
三、進德修業(yè)——吾人只有進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
四、修身五箴——立志居敬,謹言有恒
五、修身課程——十二條課程,終日惕厲
六、立志——人能立志,猶如“金丹換骨”
篇二 學(xué)問
一、為學(xué)之道——吾人為學(xué),最要虛心
二、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缺一不可
三、作文——修辭以立誠,忌巧言雕飾
四、求學(xué)三恥——無窮受用,來自有始有終
篇三 居家之道
一、孝——獨孝友則立獲吉慶
二、和——和氣蒸蒸而家必興
三、嚴——治家貴嚴,不嚴之流弊不可勝言
四、五種遺規(guī)——我輩踵而行之,極易為力
五、八字訣——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岡公為法
六、三不信——不信醫(y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七、八本三致祥——吾教子弟,不離八本三致祥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摯,則責(zé)之愈切
九、居家四敗——士大夫之家旋踵而敗,根于居家四敗
篇四 居家五戒
一、戒驕——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二、戒傲——長傲為兇德致敗之道
三、戒氣——懲忿窒欲,平抑肝氣
四、戒涼德——凡人涼薄之德,約有三端
五、戒忮求——欲求造福,先去忮求
篇五 交接之道
一、慎擇友——朋友之賢否,關(guān)乎一生之成敗
二、真意待人——與人交接周旋,須有真意
三、官場交接 ——凡大員之家,無半字涉公庭
第五卷 傳世箴言——家書
篇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歲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篇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廿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道光二十五年八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篇三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正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正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正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道光三十年(庚戌)正月初九日
篇四
咸豐元年三月(辛亥)初四日
咸豐元年三月十二日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
咸豐元年六月初一日
咸豐元年八月十三日
咸豐元年九月初五日
咸豐元年十月十二日
咸豐二年(壬子)正月初九日
咸豐二年七月廿六日
十二日夜在武昌城內(nèi)發(fā)家信
十三日夜在湖北省城為諭紀澤
咸豐二年九月十八日
咸豐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咸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咸豐三年(癸丑)正月十二日
咸豐四年(甲寅)三月廿五日
咸豐四年三月廿五日
咸豐四年四月十四日
咸豐四年四月十六日夜書于長沙妙高峰
咸豐四年四月廿一日
咸豐四年五月初一日
咸豐四年五月初九日
咸豐四年六月初四日
咸豐四年六月初六日
咸豐四年六月十八日
咸豐四年六月廿三日
咸豐四年七月廿七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二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九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十四日
咸豐四年八月十一日
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咸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書于武漢穴舟中
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篇五
咸豐五年正月初二日
咸豐五年正月十八日書于江西省城
咸豐五年三月二十日書于江西省七里港舟中
咸豐五年三月廿六日
咸豐五年四月二十日書于南康城外水營
咸豐五年六月十六日
咸豐五年七月初八日
咸豐五年九月三十日書于屏風(fēng)水營
咸豐五年十月十九日書于屏風(fēng)水營
咸豐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書于南康府水營
咸豐六年正月八日白江西南康府水營發(fā)
咸豐六年二月初八日書于南康
咸豐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咸豐六年八月十八日
咸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咸豐六年九月十七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三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九日
咸豐六年十月十三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咸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咸豐七年正月十八日
咸豐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咸豐七年二月初三日
咸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咸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咸豐七年十月十五日
咸豐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咸豐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咸豐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咸豐八年正月十一日
咸豐八年正月十九日
咸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咸豐八年二月初二日
咸豐八年二月十七日
咸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咸豐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咸豐八年三月三十日
篇六
咸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咸豐八年五月初五日
咸豐八年五月三十日
咸豐八年六月初四日
咸豐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新堤舟中
咸豐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武昌撫署
咸豐八年七月十四日湖口水營
咸豐八年七月二十日江西省河下
咸豐八年八月初四日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二夜弋陽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書于弋陽將拔營時發(fā)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雙港行營
咸豐八年十月初三日
咸豐八年十月十五日
咸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咸豐九年正月初八日
咸豐九年正月十三日
咸豐九年正月二十八日
咸豐九年二月,大祥前一日
咸豐九年二月二十三夜
咸豐九年三月初三日
咸豐九年三月初八日申刻
咸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撫州軍中
咸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咸豐九年五月初六日
咸豐九年五月十三日
咸豐九年六月初六日
咸豐九年六月三十日
咸豐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湖口發(fā)
咸豐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咸豐九年九月初四日巴河軍次
咸豐九年十月十八日
咸豐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宿松軍次
咸豐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庚申)正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正月十四日
咸豐十年二月初八日
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九日
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篇七
咸豐十年六月初十日
咸豐十年六月十九日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八日
咸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
咸豐十年八月初七日
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十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十月初五日
咸豐十年十月二十日
咸豐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辛酉)正月元日
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初七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三十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初八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初七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初五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十七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初三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初十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三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九日
篇八
同治元年四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同冶元年四月初六日
同治元年四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五月初七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六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九日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十九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同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七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三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六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
同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六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七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附錄 《曾國藩文集》精選
順性命之理論
烹阿封即墨論
送謝吉人之官江左序
何傅巖先生七十壽序
送周荇農(nóng)南歸序
原才
養(yǎng)晦堂記
湘鄉(xiāng)縣賓興堂記
《歐陽生文集》序
圣哲畫像記
石投水賦
遠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