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幅活色生香的大學生活畫卷,在這里,大師們也有其作為普通青年人的歡樂與苦惱,屌絲的落寞,文青的感奮,這里滿眼都是大師的真性情。翻開本書,胡適跟我們分享他選擇科系的故事,馮友蘭講述老北大老師們的趣聞軼事,季羨林講述兩門功課對其終生產生的影響,梁實秋抒發(fā)對清華的感激之情,汪曾祺則描繪了非常時期的大學生活——泡茶館、跑警報……他們娓娓道來,使得我們不得不心向往之。然而大師畢竟不同于普通人,他們在學術和文化上出類拔萃的造詣,與他們在大學所受的熏陶有著莫大的關系。這是一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須注意的。
前蘇聯(lián)作家法捷耶夫說:“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樣的力量所激動,就愈會發(fā)出強烈的光輝!倍髱煟乔嗄耆说陌駱,跟著大師讀大學,開拓非同一般的人生方向。
胡適、馮友蘭等大師與我們暢談大學生活。看大師們怎樣克服人生的迷茫與落寞,讓大學體現(xiàn)其成就人生的價值。
品大師的名作,讀大師的大學
胡適(1891—1962),徽州績溪人。原名嗣穈,昵稱穈兒,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F(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著有《白話文學史》《胡適文存》《嘗試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等。
朱光潛(1897—1986),安徽省安慶市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生前曾為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馮友蘭(1895—1990),河南南陽人,著名哲學家。歷任中州大學(現(xiàn)河南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其哲學作品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現(xiàn)代新儒家”。代表作有《中國哲學簡史》《人生的境界》等。
上篇 我的大學之永恒的記憶
我在北京大學當學生的時候 / 馮友蘭 003
我在清華大學念書的時候 / 季羨林 022
憶清華(節(jié)錄)/ 梁實秋 039
我的老師沈從文 / 汪曾祺 056
泡茶館 / 汪曾祺 076
跑警報 / 汪曾祺 087
回憶二十五年前的香港大學 / 朱光潛 097
康乃爾大學的學生生活 / 胡適 104
我所知道的康橋 / 徐志摩 123
負笈西行/ 蔣夢麟 136
下篇 我的大學之永遠的叮嚀
論大學教育 / 馮友蘭 157
我的讀書經驗 / 馮友蘭 162
大學的生活——學生選擇科系的標準 / 胡適 167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 季羨林 175
談考試 / 梁實秋 182
談讀書 / 朱光潛 186
北大的支路 / 周作人 193精彩書摘
燈下讀書論 / 周作人 198
學生與社會 / 胡適 204
智識的準備 / 胡適 211
怎樣才能不受人惑? / 胡適 223
大學畢業(yè)后的幾條路 / 胡適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