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說明
楊宜治(約1845—1898),字虞裳,籍貫四川渠縣,長于成都。同治六年(1867),中式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以舉人考取內(nèi)閣中書,不久到閣行走。光緒十年(1884),傳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十一年(1885)二月,補授起居注主事。八月,隨總理衙門大臣、鴻臚寺卿鄧承修前往兩廣,辦理中越勘界事務。十三年(1887)回京后,轉(zhuǎn)任刑部主事,次年升員外郎。十八年(1892),升任刑部郎中。在此期間,一直兼任總理衙門英國股章京。光緒二十年(1894),由清朝特使、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奏帶,隨同出訪俄國,參與老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喪禮。回國后,以勞績保獎,升通政使司參議,兼任總理衙門總辦章京。光緒二十四年(1898),實授太常寺少卿,當年夏季,因病去世。
楊宜治是晚清同光年間的一位中層京官,去世前雖僅為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但他長期兼任總理衙門章京,在總署任職長達14年之久,故而熟悉清朝的對外事務,是當時體制內(nèi)最通外交的官員之一。他以總理衙門章京的身份,起草了歷年重要的中外交涉文書,參與過中法戰(zhàn)爭之后的中越勘界,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緊要關頭,前往俄國聯(lián)絡邦交。他的這些經(jīng)歷,記錄著晚清外交的重要軌跡。
一
《楊宜治日記》,由三部獨立的日記構(gòu)成,分別是:
1. 《交軺隨筆》,起止時間是光緒十一年七月(1885年8月)至光緒十三年八月(1887年10月)。所謂的“交”,即古交趾、交州,今屬越南北部和中國兩廣的部分地區(qū);“軺”,即使者的車駕!督惠U隨筆》記載中法戰(zhàn)爭之后,楊宜治隨鄧承修前往兩廣勘界的詳情。關于1885年的中越勘界,主持其事的鄧承修留有部分日記和電稿,同行的李興銳也留有日記(可參考《李興銳日記》《鄧承修勘界資料匯編》)。李興銳著,廖一中、羅真容整理:《李興銳日記》,中華書局2015年版;蕭德浩、吳國強編:《鄧承修勘界來往電稿》《鄧承修勘界日記》,收入蕭德浩、吳國強編:《鄧承修勘界資料匯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相較而言,只有楊宜治逐日記載踏勘、談判的全過程,是中越勘界最為翔實的一手記錄。
《交軺隨筆》抄本,共兩冊,清華大學圖書館藏,今據(jù)影印本點校。楊宜治:《交軺隨筆》,收入清華大學圖書館編:《清華大學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第12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版。
2. 《懲齋日記》,起止時間是光緒十三年九月(1887年10月)至光緒十五年十二月(1890年1月),“懲齋”是楊宜治的室號,日記記錄了楊宜治完成勘界任務返京之后,在京的工作與生活實景。這段時間,楊宜治擔任刑部司官,兼任總理衙門英國股章京。日記內(nèi)容豐富,包含有楊宜治的交誼、興趣及日,嵤拢诳偫硌瞄T經(jīng)手的各種交涉難題,也涉及晚清的蜀學、金石、書法、堪輿、醫(yī)學等內(nèi)容,是研究這一時段學術史、社會史、政治史的珍貴資料。
《懲齋日記》稿抄本兩冊,現(xiàn)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今據(jù)影印本點校。楊宜治:《懲齋日記》,收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稿本叢書編委會編:《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稿本叢書》第17冊,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 《俄程日記》,起止時間是光緒二十年十月(1894年11月)至光緒二十一年六月(1895年8月),記錄楊宜治隨王之春出訪俄國,順訪法國、德國、英國的實況,其中有楊宜治等人對歐洲大國制度的觀察以及甲午戰(zhàn)爭期間的一些交涉細節(jié)。
《俄程日記》稿抄本兩冊,現(xiàn)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今據(jù)影印本點校。《俄程日記》除有稿抄本存世,另有鉛印本刊行,可資參考。楊宜治:《俄程日記》,收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稿本叢書》第17冊。
二
清華大學圖書館藏《交軺日記》,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懲齋日記》《俄程日記》,雖然版本信息標識為“稿本”,但實際上,大部分是據(jù)原稿所轉(zhuǎn)錄的抄件。
《交軺隨筆》記錄了邊境查勘的實情,這項活動在較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中進行,團隊成員有宿于深山野外的經(jīng)歷。返觀日記,全文字跡清秀,用工整小楷書寫,正文、夾注、天頭的小字層次分明,這些都顯示,該版日記并非完成于局促的環(huán)境中和倉促的時間之內(nèi)。結(jié)合日記中部分添改記錄判斷,該日記可能是楊宜治據(jù)原始記錄自行或請人繕抄后,經(jīng)再次修改而形成的。
《懲齋日記》則可分兩部分來看,一部分是光緒十三年九月(1887年10月)至十四年底(1889年1月)的記錄,極可能是他人繕抄的版本。這一部分字跡工整,但一則缺字多,二則明顯誤抄之處多。例如,將邱榖似抄成“邱教似”、黔信抄成“點信”、江浙抄成“江淅”、廉訪抄成“廉詁”、大鴻臚抄成“大的”,且“的”字之后空缺,抄寫酆都時第一字空缺。除這些證據(jù)之外,還有一個鐵證能說明日記的這一部分為抄本:光緒十四年十月初一日至八日的部分,全書出現(xiàn)了兩次,兩次僅有細微差別。這些跡象都顯示,日記的這一部分是抄本,且抄者的文化水平有限,并非作者本人。第二部分,即光緒十五年部分,以草書書寫,添改多,內(nèi)容少有錯誤,很可能是作者的親筆,屬于原稿本。這一部分辨認難度極大。
《俄程日記》則與《交軺隨筆》類似,在楷書、行書抄本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添改,很可能是據(jù)原始記錄繕抄,再作修改之后形成的版本。將該版本與清末鉛印本《俄程日記》相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前者是后者刊刻的基礎。
也因為日記大部分為抄本,錯抄、漏抄頗多,正文中常有不可解之處。
三
文中不影響理解的異體字,均統(tǒng)一為常用字。為尊重原稿,一般錯字、別字、前后不一的用法,均照錄原文(如圖們江、土門江),在校勘時使用各類符號與原文進行區(qū)分:改正錯字,在原文后用〔〕標識,衍字用[]標出,添寫漏字用〈〉,無法辨識的字用□替代,原稿空缺的字用〇標注,因敬稱抬寫或分段原因形成的空格直接刪去。為便利讀者使用,日記的傳統(tǒng)紀年后用括號標示對應的公元月日,每月第一天,加公元年。
《總理衙門章京的日常生活與仕宦生涯——〈懲齋日記〉與楊宜治其人》一文,作于十年之前,是我讀博期間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部閱讀《懲齋日記》之后的習作,蒙《近史所集刊》不棄,予以刊載,現(xiàn)稍作修改并附于書后,供讀者參考。
郭黎鵬、劉靜、王雨霏、夏召、徐蓉麗、謝俊、王琪琳參與了《交軺隨筆》的錄入,陳司琪點校了《俄程日記》并進行了仔細校對,趙崧杰、任麗平、周明昭、汪林峰參與了全文的校對,在此一并致謝。日記全文由我核校定稿,其中出現(xiàn)的錯誤由我負責。惟因日記內(nèi)容包羅萬象,整理者水平有限,尚祈讀者諒之。
李文杰2020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