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書簡》是中國現(xiàn)代美學家朱光潛在82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是他對自己美學思想的一次理論綜合!墩劽罆啞分胁捎脮朋w的形式,就青年朋友普遍關(guān)心的一些美學問題,比如人性論、人道主義、典型環(huán)境和典型性格的關(guān)系、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問題、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問題、美感中的心理與生理問題等,都開辟專章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語言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用通俗化的語言加以闡釋,是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在82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對青年們有關(guān)美學方面問題的一個回復(fù)。全書由13封書信結(jié)集而成。書中,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guān)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guī)律、美的范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國學習,獲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畢生從事美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他學貫中西,著譯宏富,不但翻譯、介紹了大量西方美學名著,如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萊辛的《拉奧孔》、黑格爾的《美學》、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克羅齊的《美學原理》等等,而且有重要著作如《文藝心理學》、儆美》、《詩論》、《西方美學史》、《悲劇心理學》等行世。
《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在82歲高齡時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一位美學老人追求真理的寶貴成果,也是對后輩學人語重心長的美學諍言。
《談美書簡》采用書信體作為體裁和結(jié)構(gòu),由13封書信結(jié)集而成,用形象、樸實、精確的語言解釋抽象、深奧的美學概念、范疇、原理,文字通俗曉暢,生動風趣,讀來親切自然。
在《談美書簡》的這13封信里,既有關(guān)于美學理論的論述,比如馬列主義美學體系、美與美感等:也有就具體的美學問題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性格問題等;同時還總結(jié)自己切身的體會,對某些錯誤思想和觀點進行批判。
朱光潛的《談美書簡》在同我們聊天的過程中給予我們美的啟示,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能夠逐步地認識美,理解美的問題,掌握美的體系。
為方便讀者朋友更好地理解本書內(nèi)容,進一步認識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書后附錄朱光潛先生在1932年所寫的《談美》,供讀者朋友參考。
編 者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早年接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1918年考入香港大學教育系,1925年冬留學歐洲,獲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中央藝術(shù)學院、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1946年至1986年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講授美學和西方文學。
主要著作有:《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談修養(yǎng)》、《談文學》、《談美書簡》、《西方美學史》等;譯作主要有:克羅齊《美學原理》、柏拉圖《文藝對話集》、萊辛《拉奧孔,或稱論畫與詩的界限》、愛克曼輯錄《歌德談話錄1823-1832)、維柯《新科學》、黑格爾《美學》等。
一、代前言:怎樣學美學?
二、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還是從抽象概念出發(fā)?
三、談人
四、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與美學的一些誤解
五、藝術(shù)是一種生產(chǎn)勞動
六、沖破文藝創(chuàng)作和美學中的一些禁區(qū)
七、從生理學觀點談美與美感
八、形象思維與文藝的思想性
九、文學作為語言藝術(shù)的獨特地位
十、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
十一、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審美范疇中的悲劇性和喜劇性
十三、結(jié)束語:“還須弦外有余音”
附錄:朱光潛《談美》
開場話
一、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tài)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shù)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lián)想
六、“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七、“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shù)與游戲
九、空中樓閣—一創(chuàng)造的想象
十“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創(chuàng)造與情感
十一、“從心所欲,不逾矩”——創(chuàng)造與格律
十二、“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chuàng)造與模仿
十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