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名著,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因出海遇難,只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等運到岸上,并自己制作簡單的工具、種植小麥、圈養(yǎng)山羊,堅持在島上生活下來,并通過解救野人俘虜有了一個忠實的仆人“星期五”,最后他通過努力離開孤島,回到了原來生活的社會。
本文叢名著為名家導讀版。正文前有曹文軒、周國平、嚴歌苓、畢淑敏的精彩解讀。
此次新版琥珀又稱為琥珀“融媒體版”或“音視頻版”,*大的特色是邀請了北京四中、北師大實驗中學,師大附中等名校的骨干語文教師,他們當中很多都是負責中考和高考策劃出題的名師,他們對這些大家的作品有研究又有自己獨到看法,由他們親自撰寫并錄制該書的導讀視頻,為學生詳細生動解讀每一部作品。笛福因此書被稱為“歐洲小說之父”
《魯濱遜漂流記》:
首先,我在這里遠離了人世間所有的邪惡。我既無肉體的欲念、視覺的貪欲,也無人世的虛榮。我不再貪求任何東西,因為我現(xiàn)在擁有的已足夠我享用,而且享用不盡。我是這一領地的主人,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我占有的這片土地上稱自己是君王或是皇帝。這里沒有敵人,沒有競爭對手,沒有人質疑我的王位,也沒有人與我爭權奪利。
《魯濱遜漂流記》是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中,要求中小學生必讀的篇目,也是中高考的常見必考篇目。因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全國統(tǒng)一,對于向全國的學校和學生推薦會更有宣傳力度。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文學史乃至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重要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它是那個偉大時代的產(chǎn)物,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對那個偉大時代的記錄和反映。17、18世紀的英國正處在工業(yè)革命的年代,資產(chǎn)階級代表著新興的生產(chǎn)力和社會上的進步力量正在發(fā)展壯大,他們反對貴族王權的專制,反對神權和舊的宗教體制,開拓進取,積極擴大市場和生產(chǎn)的規(guī)模,促進貿(mào)易的發(fā)展。處于上升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是一個充滿朝氣和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階級,而 ?魯濱遜漂流記? (以下簡稱 ?漂流記? ) 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就是這樣一個上升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典型形象,一個被理想化和英雄化了的資產(chǎn)階級人物。
在作品中,作者著重贊揚和表現(xiàn)了人的幾種美德: 誠實善良,講信譽,還有感恩的情懷。這三種品質在他與他的兩個朋友——一個是倫敦的那位寡婦,一個是在里斯本的西班牙老船長——之間的交往中,得以充分地展現(xiàn),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樣的品質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多么重要。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 - 1731)
18 世紀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他干過各種行業(yè),到過歐洲大陸許多國家,也參與了當時的政治斗爭。幾經(jīng)起伏之后,笛福厭倦了政治和金錢。1719 年,《魯濱遜漂流記》發(fā)表,大受歡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硬漢形象——勇敢、智慧、理性、勤勞、堅強,成為世界著名冒險小說。
王晉華 (1950 - )
中北大學外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譯有《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了不起的蓋茨比》《傲慢與偏見》《狄更生詩歌精選》《愛默生詩歌精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