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對待仆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以及對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樣的吝嗇而疏遠,甚至于無情。
有一次,為著房屋租金的事情,父親把房客全套的馬車趕了過來。房客的家屬們哭著,訴說著,向著我的祖父跪了下來,于是祖父把兩匹棕色的馬從車上解下來還了回去。
為著這兩匹馬,父親向祖父起著終夜的爭吵。“兩匹馬,咱們是不算什么的,窮人,這兩匹馬就是命根!弊娓高@樣說著,而父親還是爭吵。
九歲時,母親死去。父親也就更變了樣,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罵到使人發(fā)抖的程度。后來就連父親的眼睛也轉(zhuǎn)了彎,每從他的身邊經(jīng)過,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針刺一樣;他斜視著你,他那高傲的眼光從鼻梁經(jīng)過嘴角而后往下流著。
……
一九一一年,在一個小縣城里邊,我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里。那縣城差不多就是中國的最東最北部——黑龍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個月飄著白雪。
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對待仆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以及對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樣的吝嗇而疏遠,甚至于無情。
有一次,為著房屋租金的事情,父親把房客全套的馬車趕了過來。房客的家屬們哭著,訴說著,向著我的祖父跪了下來,于是祖父把兩匹棕色的馬從車上解下來還了回去。
為著這兩匹馬,父親向祖父起著終夜的爭吵!皟善ヱR,咱們是不算什么的,窮人,這兩匹馬就是命根!弊娓高@樣說著,而父親還是爭吵。
九歲時,母親死去。父親也就更變了樣,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罵到使人發(fā)抖的程度。后來就連父親的眼睛也轉(zhuǎn)了彎,每從他的身邊經(jīng)過,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針刺一樣;他斜視著你,他那高傲的眼光從鼻梁經(jīng)過嘴角而后往下流著。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黃昏里,圍著暖爐,圍著祖父;聽著祖父讀著詩篇,看著祖父讀著詩篇時微紅的嘴唇。
父親打了我的時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著窗子,從黃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一樣飄著;而暖爐上水壺的蓋子,則像伴奏的樂器似的振動著。
祖父時時把多紋的兩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頭上,我的耳邊便響著這樣的聲音:
“快快長吧!長大就好了!
二十歲那年,我就逃出了父親的家庭。直到現(xiàn)在還是過著流浪的生活。
“長大”是“長大”了,而沒有“好”。
可是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
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張乃瑩,1911年端午節(jié)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7年在哈爾濱就讀東省特別區(qū)區(qū)立第1女子中學,接觸五四運動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并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第一輯——呼蘭河畔是我家
我家有個大花園
蹲在洋車上
鍍金的學說
那年在哈爾濱的學生運動
祖父死了的時候
通宵翻轉(zhuǎn),我仿佛睡在蒸籠里
第二輯——流浪和落難
在清涼的街道上遇見弟弟
過夜
春曲
幻覺
棄兒
中秋節(jié)
廣告副手
我們同別人一樣,不講衛(wèi)生和體面
第三輯——有了自己的小窩
從朋友處被逐出來
餓
搬家商市街
典當與借貸
“牽牛房”的朋友們
同命運的朋友
窮困中的浪漫
日子開始不安定了
走吧,非走不可
別了,商市街!
第四輯——來到上海,來到魯迅身邊
住到北四川路,每夜飯后必到大陸新村
我之讀世界語
苦杯
拜墓詩——為魯迅先生
這花叫作“萬年青”
……
第五輯——在東京孤獨的生活
第六輯——最后一次北平之行
第七輯——戰(zhàn)爭爆發(fā)了
第八輯——一路向南
第九輯——最終留在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