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shù)歐洲語言都屬于印歐語系不同,芬蘭語屬于烏拉爾語系的芬蘭一烏戈爾語族,與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和拉普語同根同源。因其語法非常復雜,被公認為是同中文、希臘文和阿拉伯文一樣難學的語言。芬蘭語的文字產(chǎn)生較晚,距今只有不到500年的歷史。與我們所熟知的世界上許多其他主要文字不同,芬蘭語的文字是出自一位主教之手。16世紀初葉,從屬于瑞典王國的芬蘭早已皈依基督教。為響應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chuàng)始人馬丁·路德的號召,一些歐洲民族開始陸續(xù)使用本民族語言翻譯《圣經(jīng)》并布道傳經(jīng)。芬蘭土爾庫的主教米卡爾·阿格里科拉(Mikael Agricola,1509-1557)以拉丁字母為基礎(chǔ)并結(jié)合個別德語和瑞典語的字母創(chuàng)建了芬蘭語文字,后來還用芬蘭語翻譯了《圣經(jīng)》的《新約全書》。在芬蘭從屬于瑞典期間,芬蘭語還只是處于次要地位的語言,但在1809年芬蘭成為沙俄的大公國后,隨著芬蘭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自治權(quán)利的增加,芬蘭語也于1863年被賦予與瑞典語同等的官方地位。
與大多數(shù)歐洲語言都屬于印歐語系不同,芬蘭語屬于烏拉爾語系的芬蘭一烏戈爾語族,與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和拉普語同根同源。因其語法非常復雜,被公認為是同中文、希臘文和阿拉伯文一樣難學的語言。芬蘭語的文字產(chǎn)生較晚,距今只有不到500年的歷史。與我們所熟知的世界上許多其他主要文字不同,芬蘭語的文字是出自一位主教之手。16世紀初葉,從屬于瑞典王國的芬蘭早已皈依基督教。為響應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chuàng)始人馬丁·路德的號召,一些歐洲民族開始陸續(xù)使用本民族語言翻譯《圣經(jīng)》并布道傳經(jīng)。芬蘭土爾庫的主教米卡爾·阿格里科拉(Mikael Agricola,1509-1557)以拉丁字母為基礎(chǔ)并結(jié)合個別德語和瑞典語的字母創(chuàng)建了芬蘭語文字,后來還用芬蘭語翻譯了《圣經(jīng)》的《新約全書》。在芬蘭從屬于瑞典期間,芬蘭語還只是處于次要地位的語言,但在1809年芬蘭成為沙俄的大公國后,隨著芬蘭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自治權(quán)利的增加,芬蘭語也于1863年被賦予與瑞典語同等的官方地位。
芬蘭語文學起源于17世紀在芬蘭民間廣泛流傳的民間詩歌,18世紀時這些民間歌謠和傳說被陸續(xù)收集、研究并出版,19世紀中葉被稱作“芬蘭的荷馬”的埃里亞斯·倫洛特(Elias Lonnrot,1802-1884)收集整理和出版了舉世聞名的長達12000行的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1835)。此時,芬蘭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學者、詩人、作家和戲劇家。其中最負盛名的有芬蘭瑞典語詩人約翰·路德維格·魯內(nèi)貝格(Johan Ludvig Runeberg,1804-1877),其創(chuàng)作的《我們的國土》是長詩《軍旗手斯托爾的故事》中的一篇。詩中再現(xiàn)了1808年至1809年俄國一瑞典戰(zhàn)爭給芬蘭帶來的苦難,1848年譜曲后廣為流傳,芬蘭獨立后即被定為國歌。阿萊克西斯·基維(Aleksis Kivi,1834-1872)則是芬蘭語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芬蘭南部一個窮苦的裁縫家庭,他從自身經(jīng)歷中取材創(chuàng)作,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第一個用芬蘭文寫作的劇作家和小說家。他的處女作《庫勒沃》(1864)取材于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代表作《七兄弟》(1870)更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尤哈尼·阿霍(Juhani Aho,1861-1921),是芬蘭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在芬蘭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于阿萊克西斯·基維,并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阿霍出身于芬蘭中部拉賓拉赫蒂(Lapinlahti)的一個牧師家庭。1880年考入赫爾辛基大學學習,1883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和新聞工作,曾先后在芬蘭最大報紙《赫爾辛基新聞》的前身《日報》及《新畫報》等報社擔任編輯,阿霍自幼酷愛文學,學生時代深受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和北歐文學傳統(tǒng)等民族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他的作品大多描寫鄉(xiāng)村和城市中下層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反映佃農(nóng)窮困的生活和悲慘命運。1890年阿霍曾前往法國,受到莫泊桑和法朗士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影響。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