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篇章回指對比研究——理論闡釋與實證分析》采用假設驗證的總體研究思路和方法,對英漢篇章中的回指理解進行了對比研究,全書主體內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致力于厘清與篇章回指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闡述研究的理論基礎,提出基本理論假設,構建篇章回指理解的語言學理論模型,將其作為篇章回指理解的可驗證的具體理論假設。
第二部分是基于語料數(shù)據(jù)庫的假設驗證,旨在分析研究英漢敘述體篇章中話題引入的方式與篇章回指之間的關系,零形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在篇章中的指稱距離,并結合對回指語和先行語的句法位置分析,檢驗該書提出的篇章回指理解的語言學模型。
第三部分是基于向心理論的計算語言學驗證,著重探討在英漢零形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的指代消解中,向心參數(shù)的不同設定對消解結果的影響,比較不同設定對消解結果影響的異同,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進一步驗證篇章回指確認原則的理論預測。
篇章回指是一種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是指篇章中使用的某個指稱詞語(稱為“回指語”)指稱在篇章其他地方(通常是上文)由另一個指稱詞語(稱為“先行語”)表達的某個實體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本書的研究不僅對探究篇章回指的運作原理和認知機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而且對目前正在迅速發(fā)展的人工智能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語言的人工智能處理——也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本書的基本觀點是,篇章回指的理解是一項典型的認知心理活動,而在不同實體引入篇章之后,對這些實體的回指加工處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以下兩大要素:1)用作回指語的指稱詞語的形式,從而可以將其分為高、中、低三大類可及性標示語;2)潛在回指對象(即某個篇章實體)在篇章加工處理那一刻的相對可及性,這與先行語的句法位置和語義語用功能,以及先行語與回指語之間的篇章距離等因素有關。
在研究設計上,我們采用假設驗證的總體思路和方法,全書主體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旨在厘清與篇章回指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闡述研究的理論基礎,提出基本理論假設,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篇章回指理解的語言學理論模型,作為篇章回指理解的可驗證的具體理論假設。
第二部分是基于語料數(shù)據(jù)庫的假設驗證。該部分在介紹語料驗證和構建語料數(shù)據(jù)庫的方法之后,著重研究和對比分析英漢敘述體篇章中話題引入的方式與篇章回指之間的關系,以及主要用作高可及性標示語的零形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在篇章中的指稱距離,同時結合對回指語和先行語的句法位置分析,更為直接地檢驗本書提出的篇章回指理解的語言學模型。
第三部分是基于向心理論的計算語言學驗證。該部分首先介紹作為研究理論基礎的向心理論及其參數(shù)化研究方法,回顧總結計算語言學史上一些影響較大的指代消解算法設計,特別是以向心理論為框架的指代消解及其在漢語指代消解研究中的運用。然后重點探討向心參數(shù)的不同設定對漢語指代消解結果的影響,分析其原因;并比較向心參數(shù)的不同設定對英漢零形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消解影響的異同,分析導致異同的原因,進一步驗證篇章回指確認原則的理論預測。
本書的基礎是我申報立項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英漢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對比研究”的鑒定結項成果。該項目由孫珊珊、段嫚娟和我共同合作完成,具體分工如下:段嫂娟承擔了第11章漢語指代消解的計算語言學研究,并撰寫了初稿;孫珊珊承擔了第12章英漢指代消解的計算機語言學對比研究,并撰寫了初稿;許余龍承擔了其余部分的研究和成果撰寫工作,以及整個結項成果的匯總和定稿工作。在項目研究與結項期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付相君博士幫助設計了標注語料庫的自動分析程序和指代消解算法,盛亞南博士和王琳琳博士分別兩次完整校讀了結項成果的初稿和定稿,周先武博士協(xié)助整理了參考文獻。在此,對他們認真負責、專業(yè)高效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感謝成果鑒定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結項之后,孫珊珊根據(jù)盛亞南和王琳琳在審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鑒定專家提出的意見,對結項成果進行了全面的修訂,撰寫了增補的第10章,并負責處理了本書出版的所有相關事宜。
項目成果鑒定專家的總體評價意見認為,該成果“是一部研究價值很高的專著,是國內迄今為止,在英漢篇章回指功能對比方面最為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瓕Vy度大,無論在內容和方法上面都有不少新的突破,體現(xiàn)了較高的學術和理論價值”。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于推進我國的篇章回指研究,本書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能對語言學其他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孫珊珊,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對比語言學、指代消解、社會語言學。曾在《外國語》、《外語教學與研究》、《現(xiàn)代外語》等CSSCI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長期擔任《人文閱讀》、《社會語言學》、《英語公共演講》等課程教學工作。
段嫚娟,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計算語言學博士, 應用統(tǒng)計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形式句法學語義學,范疇語法,長距離依存關系消解, 指代消解。曾在《外國語》,《現(xiàn)代漢語》以及計算語言學年會(ACL) 和 歐洲邏輯語言及信息年會(ESSLLI)等靠前會議上發(fā)表學術期刊20余篇。
許余龍,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語言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對比語言學、英漢對比、語篇回指。(曾)任《當代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xiàn)代外語》編委,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曾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xiàn)代外語》、《當代語言學》等SSCI或CSSCI期刊上發(fā)表論文49篇,并出版《對比語言學概論》(1992)、《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探索》(2004,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很好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對比語言學》(第二版,2010)、《對比語言學十講》(2019,合著)等專著。
前言
第一章 導言
1.1 什么是篇章回指
1.2 什么是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研究
1.3 本書結構與章節(jié)安排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與理論模型建構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語篇銜接與回指
2.1.1 銜接
2.1.2 回指
2.2 回指的類型
2.2.1 名詞回指
2.2.2 名詞短語回指
2.2.3 動詞回指
2.2.4 動詞短語回指
2.2.5 形容詞短語回指
2.2.6 副詞短語回指
2.2.7 小句回指
2.2.8 語段回指
2.2.9 回指的其他分類體系
2.2.10 兩個分類體系的比較
2.3 幾對相關概念
2.3.1 指稱與回指
2.3.2 涵義與指稱義
2.3.3 同指與回指
2.3.4 回指與下指
2.4 回指的形式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2.4.1 人稱代詞
2.4.2 指示詞語
2.4.3 詞匯性名詞短語
2.5 小結
第三章 理論假設
3.1 篇章回指與心理模型
3.1.1 篇章理解的心理過程
3.1.2 篇章回指理解的心理本質
3.1.3 心理模型的定義與特征
3.1.4 語言的形式、功能與心理模型表征的語義信息
3.2 篇章實體的引入與回指
3.2.1 篇章實體與指稱對象
3.2.2 篇章實體的引入
3.2.3 篇章實體的回指
3.3 篇章回指編碼的形式與功能
……
第二部分 基于語料數(shù)據(jù)庫的分析驗證
第三部分 基于向心理論的計算語言學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