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縛的過去:記憶倫理中的個人與社會》從社會學角度對記憶倫理問題進行系統(tǒng)書寫。它對社會記憶研究范式有所反思,提出“記憶的微光”和“延遲的彌補”兩個概念,分別對應著個體記憶的被壓抑狀態(tài)及其解放途徑、社會提升個體的家庭記憶倫理,深度描畫了記憶倫理中的個人和社會間關系這一社會學的經典命題。本書在實踐層面關涉道德共同體的構建:個體得以安所遂生,社會獲得和諧順遂。
適讀人群 :社會學、倫理學研究者及愛好者 本書試圖從社會學角度對記憶倫理問題進行討論,提出“記憶的微光”和“延遲的彌補”兩個核心概念,討論記憶倫理中所隱含的個體自我保存與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
劉亞秋,1975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龍江縣,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致力于社會記憶理論、知青口述史、中國社會學史、社區(qū)發(fā)展等方面的研究。在《社會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社會》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
導論 記憶倫理的社會學視野
第一章 記憶研究的倫理轉向
一、哈布瓦赫集體記憶理論中的社會觀
二、集體記憶的涂爾干傳統(tǒng)
三、哈布瓦赫的集體記憶與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
四、記憶建構論還是社會神圣論
五、從社會科學視角到倫理視角的轉換
第二章 記憶的微光
一、個體記憶和集體記憶之間的關系
二、記憶的微光:“苦難寶藏”挖掘的一個路徑
三、不同樣態(tài)的記憶的微光實踐
第三章 記憶的幽靈:寫給那些在生前你所愛的人
一、幽靈與記憶的幽靈
二、呼愁:記憶幽靈的一個表達方式
第四章 延遲的彌補:家庭記憶的代際傳遞
一、生者與死者之間的記憶交流
二、代際關系間的記憶:延遲的彌補
三、延遲的彌補及其社會意義
四、非自主記憶與記憶的微光
五、社會記憶的代際傳遞
第五章 記憶研究方法:文學作為田野
一、文學中的記憶問題
二、文學作為進入歷史深層的途徑
三、建構性與記憶真實之爭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