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舊派詩人》的主要研究對象是1871-1914年的三大詩派的代表人物(當然其中有些詩人的影響時間更長)。在我看來,王閩運(1833-1916)、樊增祥(1846-1931)、易順鼎(1858-1920)、陳衍(1856-1937)、陳三立(1853-1937)和鄭孝胥(1860-1938)是能夠與他們同時代的讀者積極對話的,他們以詩歌這一久負盛名的文學形式,探討受到威脅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這種關鍵問題。由于他們的作品原本是寫給同時代精英讀者的,因此我們不應該以20世紀的可讀性標準,或者用外來標準,而應該以中國當時的詩詞批評標準來衡量他們的詩作。當我們將這些詩人置于他們自身的歷史與文學背景中時,他們便成為在傳統(tǒng)的中國秩序與19世紀中后期強加于第三世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叢林社會之間的罅隙中掙扎的一代的代言人。
這些詩人絕大部分既非高呼政治口號者,亦非冷眼旁觀、無動于衷的唯美主義者,他們的作品描述了一個面臨內(nèi)憂外患、在生死困境中掙扎的國家的國民所面臨的個人以及文化的困境。詩人所使用的是一種可以從不幸面臨消亡的偉大的文學傳統(tǒng)中汲取豐富資源的語言。他們的成功,為所有偉大的中國人文傳統(tǒng)以及全人類精神在面臨恐怖的環(huán)境時仍具有的勇敢適應性提供了一個歷久不衰的證明。
以往中國文學通史的作者通常持這樣的觀點:19世紀晚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形式,特別是舊體詩,進入了停滯期,如同奄奄一息的清王朝一樣,行將滅亡。他們認為,只有引入以西方意象、語言、思想為主的新概念,才能推動中國詩歌向現(xiàn)代方向發(fā)展。本書試圖質疑這一觀點的客觀性,并力求證明舊體詩能夠并且確曾在詩人與讀者交流中國對于現(xiàn)代性的反應并表達對中國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深層理解方面充當媒介。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1871-1914年的三大詩派的代表人物(當然其中有些詩人的影響時間更長)。在我看來,王閩運(1833-1916)、樊增祥(1846-1931)、易順鼎(1858-1920)、陳衍(1856-1937)、陳三立(1853-1937)和鄭孝胥(1860-1938)是能夠與他們同時代的讀者積極對話的,他們以詩歌這一久負盛名的文學形式,探討受到威脅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這種關鍵問題。由于他們的作品原本是寫給同時代精英讀者的,因此我們不應該以20世紀的可讀性(readability)標準,或者用外來標準,而應該以中國當時的詩詞批評標準來衡量他們的詩作。當我們將這些詩人置于他們自身的歷史與文學背景中時,他們便成為在傳統(tǒng)的中國秩序與19世紀中后期強加于第三世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叢林社會之間的罅隙中掙扎的一代的代言人。
這些詩人絕大部分既非高呼政治口號者,亦非冷眼旁觀、無動于衷的唯美主義者,他們的作品描述了一個面臨內(nèi)憂外患、在生死困境中掙扎的國家的國民所面臨的個人以及文化的困境。詩人所使用的是一種可以從不幸面臨消亡的偉大的文學傳統(tǒng)中汲取豐富資源的語言。他們的成功,為所有偉大的中國人文傳統(tǒng)以及全人類精神在面臨恐怖的環(huán)境時仍具有的勇敢適應性提供了一個歷久不衰的證明。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白之(Cyril Birch)、夏志清(C.T.Hsia)、錢鍾書、張洪年(Samuel H.-N. Cheung)、葉文心、莊去病、羅郁正(Irving Yucheng Lo)、何谷理(Robert Hegel)、錢仲聯(lián)等教授以及我在中國外文局的原同事馬鳴桐先生、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的羅然(Olga Lomova)教授。還要感謝李歐梵、賀大衛(wèi)(David Holm)、顧彬(Wolfgang Kubin)、巴巴拉·亨德里施克(Barbara Hendrischke)、杭智科(Hans Hendrischke),伊懋可(Mark
Elvin)、劉大衛(wèi)(David Palumbo-Liu)、蘭迪·特朗布爾和喬安娜·特朗布爾夫婦(Randy and Joanna Ho Trumbull)、梅綺雯(Marion
Eggert)、周越、陳同給予我的寶貴建議和熱情鼓勵。在中文翻譯方面感謝黃喬生先生及孫英麗博士,還有楊佩虹、李海燕在校對上的幫助。當然,翻譯、整理、解讀、校對中的錯誤均應由我負責。
我還要向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CSCPRC)、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NEH)、蔣經(jīng)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以及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對于我在中國訪學以及后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整理材料和著譯的慷慨資助表示感謝。
作者:寇志明(Jon Eugene von Kowallis),生長在美國賓州、現(xiàn)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中文系教授、澳大利亞東方研究會主席。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學士、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碩士、北京大學高級進修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方語(中國文學)博士。曾任中國外文局編譯專家、馬薩諸塞州威廉士學院中文系主任、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佐治亞大學雅爾奇榮譽教授、北京魯迅博物館特約研究員、復旦大學植芳講座教授。專著有《魯迅舊體詩研究》(The Lyrical Lu Xun:A Study of His Classical-style Verse)、《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舊派詩人》、《中英對照魯迅舊體詩》、《精神界戰(zhàn)士:魯迅早期文言論文》(Wamors of the Spirit:The Early Wenyan Essays of Lu Xun,即將出版)、《魯迅略傳及中、英、日文魯迅研究專著述評》(Lu Xun:A Brief Biograph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cholarly
Sources in Chinese,English and Japanese,即將出版);編有英文季刊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之特刊章太炎與魯迅。
譯者:黃喬生,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F(xiàn)任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著有《度盡劫波:周氏三兄弟》《魯迅像傳》《八道灣十一號》《字里行間讀魯迅》等。
前言
緒論
章 王間運、鄧輔綸與清末擬古派
第二章 樊增祥、易順鼎與晚清用典派
第三章 陳衍、陳三立、鄭孝胥與同光體
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