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開放經(jīng)濟為背景,重點圍繞國際收支及其失衡的調整和匯率水平的決定兩大核心問題,系統(tǒng)闡述了彈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干預、匯率制度選擇、開放經(jīng)濟下政策選擇和工具運用等內容。作者努力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對國際金融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一方面是對國際金融領域內的若干關鍵術語,如國際投資頭寸、有效匯率、第三國效應、鑄幣稅,進行了詳細討論和分析,另一方面對若干傳統(tǒng)理論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更加細致的介紹。 本書適合經(jīng)濟學、國際貿易、金融學和管理類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國際金融教材使用,也適合在職人員有志于進一步自學和研究的讀者作為參考資料。
自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不斷增長。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GDP)為3679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jīng)濟的比重為18%,居全球第11位。到2010年,中國GDP為412119億元人民幣,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2018年,中國GDP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jīng)濟的比重接近16%。2018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對外貿易和投融資的發(fā)展是中國經(jīng)濟近四十年實現(xiàn)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此后中國的對外貿易呈現(xiàn)出快速發(fā)展的勢頭。按照國際收支統(tǒng)計口徑,2004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至1萬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貨物貿易國;2009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大貨物出口國;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6萬億美元,超越美國(39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大貨物貿易大國,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1%,這是一百多年來發(fā)展中國家首次位列全球貨物貿易之首。中國不僅是貨物貿易的大國,也是服務貿易的大國。2018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7594億美元,同樣位居全球前列。從貿易差額來看,中國既是貨物貿易的順差大國,又是服務貿易的逆差大國。從經(jīng)常賬戶差額來看,中國經(jīng)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已由2007年的113%降至2018年的04%。與此同時,針對中國出口產(chǎn)品的貿易制裁和貿易戰(zhàn)也越來越多。2018年3月以來,中美兩國發(fā)生了嚴重的貿易爭端,這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經(jīng)濟增長,而且威脅到世界經(jīng)濟的穩(wěn)定。
此外,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實際利用外資規(guī)模不斷擴大,連續(xù)多年位列發(fā)展中國家首位。外國來華直接投資規(guī)模從2001年的4688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035億美元。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guī)模與外國來華直接投資規(guī)模大體接近。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達到峰值,超過了2000億美元。2018年這一規(guī)模回落到965億美元。
1994年人民幣匯率并軌改革以來,中國經(jīng)常賬戶的順差保持了25年,截至2018年,經(jīng)常賬戶順差累計約340萬億美元。對于資本賬戶而言,在1994~2013年的20年內,除個別年份外,中國資本賬戶順差累計167萬億美元。然而,2014~2016年,中國的資本賬戶連續(xù)三年出現(xiàn)逆差,累計超過9000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兩年資本賬戶恢復順差。在1994~2018年,中國資本賬戶順差累計101萬億美元。在雙順差結構的作用下,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其中,2014年上半年末,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399萬億美元。之后外匯儲備逐年下降,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307萬億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近30%,超過排名第二的日本兩倍以上。在過去的25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了327萬億美元。不過,仍然值得探討的問題是,中國還有近114萬億美元(即340 101-327)不知所蹤。
1996年年底,中國人民幣實現(xiàn)了經(jīng)常賬戶下的可自由兌換。截至2018年年末,中國仍然沒有完全放開資本賬戶的管制。為了應對2008年爆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大力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截至2018年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與33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xié)議,協(xié)議規(guī)模累計超過331萬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港澳臺地區(qū)、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首爾、巴黎、盧森堡等2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根據(jù)環(huán)球同業(yè)銀行金融電訊協(xié)會(SWIFT)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8年1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中的份額為166%,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zhí)董會經(jīng)過審查,同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并宣布籃子調整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2018年3月,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這些都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步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根據(jù)IMF數(shù)據(jù),2017年年末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報送國持有的人民幣儲備規(guī)模為1 226億美元,較2016年年末增加31803億美元,增長35%,占比為122%,較2016年年末提升015個百分點。據(jù)《2019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人民幣已連續(xù)八年為中國第二大國際收付貨幣、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八大外匯交易貨幣、第六大儲備貨幣。已有六十多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中國是1945年12月27日IMF成立時的45個創(chuàng)始成員方之一。截至2019年4月30日,189個IMF成員方中有181個已經(jīng)完成份額繳款,占份額增加總額的99%以上,自此IMF的總份額達到4750億SDR(約合6580億美元)。IMF在推進全球貨幣合作、維護金融穩(wěn)定、促進國際貿易、推動高水平就業(yè)和可持續(xù)經(jīng)濟增長、緩解全球貧困等方面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2021年1月末,中國政府在IMF的份額(Quota)為304829億SDR(占比為641%),持有807364億SDR。
以上諸多事實表明,中國經(jīng)濟越來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經(jīng)濟。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加速和國際資本流動規(guī)模日益擴大,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頻發(fā),中國經(jīng)濟學家越來越需要在理論上向世界各國解釋,為何中國在經(jīng)濟起飛階段的國際收支結構與眾不同?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有何特征?人民幣匯率水平又是如何確定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障礙是什么?要解釋諸如此類的問題,對國際金融基礎理論的透徹掌握是基礎。國際金融學主要研究哪些問題呢?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主要探討的是各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和匯率水平的確定、各國國際收支狀況與宏觀經(jīng)濟政策的相互關系以及整個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變化。與封閉經(jīng)濟相比,在開放經(jīng)濟下一國政府面臨的約束條件更多,除了物價穩(wěn)定、經(jīng)濟增長和充分就業(yè)之外,各國政府還必須努力實現(xiàn)國際收支平衡和本幣的匯率穩(wěn)定。因此,國際金融學主要以開放經(jīng)濟為背景,重點研究匯率水平的決定以及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除此之外,國際金融學還包括國際資本流動、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變遷等內容。如果說,貨幣銀行學側重在封閉經(jīng)濟條件下分析貨幣需求和供給以及通脹率和利率的決定,考察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同時均衡,那么國際金融學則主要從開放經(jīng)濟角度分析匯率和國際收支變化對經(jīng)濟的影響,考察商品市場、貨幣市場以及外匯市場的同時均衡。
本書以開放經(jīng)濟為背景,重點圍繞國際收支及其失衡的調整和匯率水平的決定兩大核心問題,系統(tǒng)闡述了彈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干預、匯率制度選擇、開放經(jīng)濟下政策選擇和工具運用等內容。全書分為基本概念、國際收支理論、匯率理論、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調控和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五個部分。
部分是基本概念的詳細介紹,包括國際收支、國際投資頭寸和匯率三方面的內容。這一部分重點闡述了開放經(jīng)濟下的國民收入核算、儲備資產(chǎn)賬戶下各項資產(chǎn)的特點、經(jīng)濟資產(chǎn)和金融資產(chǎn)的分類、國際投資頭寸的影響因素、國際投資頭寸與外債頭寸的關系、資金流量分析、實際匯率的經(jīng)濟含義和有效匯率指數(shù)的權重計算等內容。
第二部分是國際收支理論部分,分別介紹了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和貨幣分析法。在彈性分析法中,區(qū)分了商品的匯率彈性和價格彈性,詳細地推導了馬歇爾-勒納條件,對J曲線效應形成過程中的具體影響因素進行了介紹。在收入分析法下,對貿易乘數(shù)、勞爾森-梅茨勒效應進行了具體推導,并用較大篇幅介紹了比馬歇爾-勒納條件更為嚴格的哈伯格條件。在貨幣分析法下,重點對增長率形式下的貨幣供給和匯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證明。
第三部分是匯率理論部分。匯率水平的決定是匯率理論中的關鍵性問題。匯率理論發(fā)展的脈絡表明,影響匯率水平的決定因素在不斷增加,從實體經(jīng)濟層面到金融層面,需要考察的內容也在不斷增加。本書在購買力平價理論中重點介紹了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的經(jīng)濟含義,在利率平價理論中詳細推導了有交易成本的利率平價、費雪效應和國際費雪效應,深入闡述了各種平價之間的關系。從外匯市場參與者的分類出發(fā),介紹了外匯市場上遠期匯率偏離根據(jù)利率平價所確定的遠期匯率值的原因。本書利用資產(chǎn)負債表方法對不同的匯率干預模式進行了介紹。在這一部分,我們還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固定匯率制度的各種類型,如匯率目標區(qū)、貨幣局制度,并且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鑄幣稅問題進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是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調控問題。對開放經(jīng)濟中價格水平固定條件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予以了詳細的推導,這是開放經(jīng)濟下宏觀調控的基礎性模型。什么是政策工具選擇的丁伯根原則?為何要進行外匯管制?轉換政策和增減政策的搭配和指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搭配和指派,這些在開放經(jīng)濟下的調控問題本書都予以了詳細的推導。
第五部分對國際貨幣體系演變進行了探討。從金本位制的特點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局限性,再到歐元的問世,本書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人類社會為何會終放棄金本位?每一種貨幣體系下,內外部經(jīng)濟均衡是如何實現(xiàn)的?對此本書都有討論。對于外匯的期權與期貨等交易、匯率風險的管理、國際結算、國際金融市場、中國匯率制度的變化等內容,限于篇幅本書沒有涉及,請參閱其他相關的教材和著作。
近年來,國內的國際金融學教材版本眾多,主要的適用對象是本科生,比較流行的教材是復旦大學楊長江教授和姜波克教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際金融學》,目前第五版已經(jīng)問世。針對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的國際金融學教材還相對較少。同時,國內各家出版社也引進和翻譯了許多國際金融學方面的著名外版教材和著作。在國外,國際金融學方面的教材很少單獨出版,比較有名的是基思·皮爾比姆(Keith Pilbeam)的《國際金融》,更多是融合在《國際經(jīng)濟學》當中,如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的《國際經(jīng)濟學:理論與政策》。伴隨著國際金融問題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國際金融學課程在國外往往又被稱為國際宏觀經(jīng)濟學(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國際貨幣經(jīng)濟學(International Monetary Economics)或者國際貨幣與金融經(jīng)濟學(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從研究的視角來看,國際經(jīng)濟學是以各國經(jīng)濟的相互聯(lián)系以及國際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的平衡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其中有關國際金融的內容更多地研究國際經(jīng)濟中各國金融運行層面的相互影響問題。若研究的切入點是基于本國經(jīng)
前言
部分 基本概念
第1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國民收入與國際收支3
第2章 國際投資頭寸71
第3章 外匯與匯率96
第二部分 國際收支理論
第4章 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141
第5章 國際收支的國民收入分析法159
第6章 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178
第三部分 匯率理論
第7章 購買力平價理論191
第8章 利率平價理論208
第9章 現(xiàn)代遠期匯率理論227
第10章 價格變化下的匯率決定240
第11章 匯率決定的資產(chǎn)組合平衡分析法257
第12章 匯率、外匯干預與國際儲備273
第13章 匯率制度的選擇300
第14章 不同匯率制度下的鑄幣稅和政策聲譽329
第四部分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調控
第15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343
第16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政策目標與工具357
第五部分 國際貨幣體系演變
第17章 國際貨幣體系379
參考文獻425
目 錄
CONTENTS
前言
部分 基本概念
第1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國民收入與國際收支3
1.1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國民收入核算4
1.2 國際收支的基本含義及其特征11
1.3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賬規(guī)則17
1.4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賬戶設置21
1.5 國際收支平衡表編制舉例60
1.6 國際收支賬戶差額的分析62
1.7 本章小結69
第2章 國際投資頭寸71
2.1 凈國際投資頭寸71
2.2 影響國際投資頭寸變化的因素80
2.3 基于國際投資頭寸表的若干分析方法83
2.4 開放經(jīng)濟下的資金流量分析89
2.5 本章小結94
第3章 外匯與匯率96
3.1 外匯與外匯市場96
3.2 匯率108
3.3 套匯交易116
3.4 實際匯率119
3.5 有效匯率125
3.6 本章小結136
第二部分 國際收支理論
第4章 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141
4.1 馬歇爾-勒納條件分析142
4.2 考慮進出口商品供給價格彈性的一般分析148
4.3 貶值的時滯效應J曲線效應149
4.4 本章小結158
第5章 國際收支的國民收入分析法159
5.1 乘數(shù)分析法159
5.2 吸收分析法165
5.3 考慮收入效應的馬歇爾-勒納條件170
5.4 同時考慮價格和收入變化情況下貶值分析174
5.5 本章小結177
第6章 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178
6.1 貨幣分析法的主要內容178
6.2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分析法183
6.3 相對購買力平價下的貨幣分析法186
6.4 本章小結187
第三部分 匯率理論
第7章 購買力平價理論191
7.1 購買力平價192
7.2 相對購買力平價194
7.3 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失靈的解釋196
7.4 實際匯率與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197
7.5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具體運用204
7.6 本章小結207
第8章 利率平價理論208
8.1 抵補利率平價208
8.2 非抵補利率平價212
8.3 費雪效應與實際利率平價215
8.4 有交易成本的利率平價217
8.5 有交易成本的利率平價的具體運用220
8.6 各種平價之間的相互關系224
8.7 本章小結226
第9章 現(xiàn)代遠期匯率理論227
9.1 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者分類227
9.2 不同交易者在遠期外匯市場上的操作234
9.3 遠期均衡匯率的確定238
9.4 本章小結238
第10章 價格變化下的匯率決定240
10.1 彈性價格下的匯率決定:貨幣分析法241
10.2 黏性價格下的匯率決定:匯率超調模型247
10.3 弗蘭克爾的實際息差模型253
10.4 貨幣替代條件下的匯率決定254
10.5 本章小結255
第11章 匯率決定的資產(chǎn)組合平衡分析法257
11.1 模型的基本假設257
11.2 資產(chǎn)市場的均衡259
11.3 資產(chǎn)組合平衡模型的短期分析262
11.4 資產(chǎn)組合平衡模型的中長期分析269
11.5 本章小結271
第12章 匯率、外匯干預與國際儲備273
12.1 外匯干預的若干典型事實273
12.2 即期外匯市場干預275
12.3 遠期外匯市場干預281
12.4 聯(lián)合干預282
12.5 外匯互換在外匯干預中的應用284
12.6 政府視角下的國際儲備286
12.7 主權財富基金與向IMF申請貸款294
12.8 本章小結299
第13章 匯率制度的選擇300
13.1 匯率制度的主要類型301
13.2 固定匯率制度的進一步劃分305
13.3 固定匯率制度與浮動匯率制度的優(yōu)劣比較315
13.4 匯率制度選擇的模型分析319
13.5 本章小結327
第14章 不同匯率制度下的鑄幣稅和政策聲譽329
14.1 金屬貨幣制度下的鑄幣稅329
14.2 信用貨幣制度下的鑄幣稅330
14.3 鑄幣稅的其他相關問題332
14.4 政策信譽與固定(釘。﹨R率制度334
14.5 本章小結338
第四部分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調控
第15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343
15.1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初步343
15.2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347
15.3 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349
15.4 浮動匯率制度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比較靜態(tài)分析352
15.5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不足354
15.6 本章小結356
第16章 開放經(jīng)濟下的政策目標與工具357
16.1 開放經(jīng)濟下的目標357
16.2 開放經(jīng)濟下政策工具的種類358
16.3 開放經(jīng)濟下的政策搭配問題和政策指派問題368
16.4 本章小結374
第五部分 國際貨幣體系演變
第17章 國際貨幣體系379
17.1 金銀復本位金本位的孕育期379
17.2 金本位的演變及其特征381
17.3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金本位制度392
17.4 布雷頓森林體系401
17.5 歐洲貨幣聯(lián)盟420
17.6 本章小結423
參考文獻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