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間,僅有兩件事能激起我們五種官能的反應(yīng),一是愛情,另一個則是美食。對法國這個愛好享樂的拉丁民族國家來說,日復(fù)一日地在親愛的枕邊人與親愛的飯桌間來回打轉(zhuǎn),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人生哲學,畢竟,人世中還有什么比這兩者能激起我們的快感呢?法國的廚師們將大自然賜與人類的食物,以愛與喜悅變化出一道道充滿愛與尊敬的佳肴美酒,和眾人一起分享這場注重精神及感官的饗宴。還有什么能比探訪法國美食文化風景、發(fā)掘隱藏其中的美味更令人躍躍欲試呢?
彭怡平,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就讀于巴黎第一大學電影電視系博士先修班。通曉英、法、日、德、拉丁文,喜愛美食,熱愛電影,欣賞藝術(shù),崇尚施行冒險,是精力旺盛的電影美食工作者。
曾以法文創(chuàng)作長篇劇本《太極》,拍攝過記錄片《巴黎的中國新年》,并以美食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四個短篇劇本。她的文字及攝影作品,發(fā)表了《To'Go》、《聯(lián)合文學》、《世界地理》、《時報周刊》、《電影欣賞》等雜志,及《中國時報》、《聯(lián)合報》、《中央日報》等報。
著有《隱藏的美味》、《名廚的畫像》、《開麥拉美味幻想曲》、《巴黎夜爵士》等。
推薦序 完整認識法國菜
作者序 夢想的完成
第一篇 法國料理的藝術(shù)
路易十四的“太陽王禮儀”
美食外交餐會上的咖啡
布爾喬亞的用餐藝術(shù)
催情晚餐
美食家的誕生
草地上的野餐
魅力無國界的牛角面包
第二篇 改變法國料理的廚師們
美食外交官——馬里-安托南,卡雷姆
廚師中的國王——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
留名美食界的料理大師——普羅斯珀·蒙塔內(nèi)
料理藝術(shù)的革新者——保羅·博庫斯
崇尚簡單的自然主義者——費爾南·普安
蘊育自人生經(jīng)驗的料理——二次大戰(zhàn)后法國廚師剪影
第三篇 法國的餐廳
匯聚思想與文化的舞臺——咖啡館
吃的“新”生活哲學——速食餐廳
洋溢濃濃家鄉(xiāng)味的家庭式餐館——酒吧間
熱鬧喧騰的不夜城——啤酒店
You are the King!——精致美食餐廳
田舍風味的休憩站——小旅館
第四篇 地區(qū)性料理
融合嚴肅與歡愉的雙胞胎——阿爾薩斯/格林
美食美酒的天堂——布根地
母親的料理——里昂
溫暖人心的陽光料理——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蔚藍海岸
栗子羊奶湯里的風景——科西嘉
黑鉆與白珍珠——佩里戈爾
讓酒神耽溺的酒鄉(xiāng)——波爾多
環(huán)山靠海的大自然饗宴——中央庇里牛斯山
可麗餅的故鄉(xiāng)——布列塔尼
佐伴光榮與挫敗的美食地——諾曼底
置身“法國花園”里的野餐——羅亞爾河谷區(qū)/中央?yún)^(qū)
藏起來的……美味——奧文/利慕贊
第五篇 輕松享用法國菜
看懂菜單其實很簡單
享用法國菜STEP BY STEP
附錄 自己動手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