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期當代藝術的興起,是對藝術范疇的極大擴展,卻也令越來越多的欣賞者感到迷惑、困擾,什么樣的作品可以稱作藝術?在觀眾與藝術作品之間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何判定一件現(xiàn)代藝術品的價值?
大衛(wèi)·戴維斯此書,正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做出的頗具說服力的努力。戴維斯力圖對既有的藝術本體論進行徹底的重構,對他而言,藝術不再是靜態(tài)的、固定的、可在某個不斷重復的欣賞情景中被框定的“物”,它是一種動態(tài)的、變動不居的、由創(chuàng)造性的施行體現(xiàn)出來的“過程”,以及這“過程”的產物和隨之而來的與受眾的互動。
本書從根本上為藝術構建了一個新的基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當代藝術的勝利才可能得到被賦予哲學合法性的確認,而其一切與當代藝術欣賞有關的問題才能夠獲得進行探討的平臺。
20世紀中期當代藝術的興起,是對藝術范疇的極大擴展,卻也令越來越多的欣賞者感到迷惑、困擾,什么樣的作品可以稱作藝術?在觀眾與藝術作品之間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何判定一件現(xiàn)代藝術品的價值?本書作者正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做出的頗具說服力的努力。戴維斯力圖對既有的藝術本體論進行徹底的重構。
總序
譯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言
1.1 對審美經驗主義的挑戰(zhàn)
1.2 方法論的插敘:對于藝術本體論的“實用主義限制”
第二章 審美經驗主義與藝術哲學
2.1 審美經驗主義
2.2 反對審美經驗主義的間接論證
2.3 反對審美經驗主義的直接論證
2.4 從反經驗主義的論證得出本體論結論
第三章 欣賞焦點的精細結構
3.1 欣賞焦點的結構
3.2 施行與欣賞
3.3 經驗主義之后的本體論
第四章 作為施行的藝術作品:來自藝術意向的一種論證
4.1 概論
4.2 起源對作品及焦點的影響
4.3 藝術意向與藝術本體論
4.4 結論
第五章 起源、模態(tài)與藝術作品的身份
5.1 預備性的論述
5.2 模態(tài)之作品一相對性
5.3 一個可以容納模態(tài)之作品一相對性的策略
5.4 附錄:“模態(tài)原則”辯
第六章 藝術作品、行動和施行
6.1 “行動一類型假設”(ATH)
6.2 評估ATH
6.3 柯里及其批評
第七章 作為施行的藝術
7.1 詳述施行理論
7.2 結構與焦點
7.3 探試性與藝術作品的個體化
7.4 施行理論中的作品一構成與模態(tài)
7.5 施行、行動與所作所為
第八章 修正主義與重臨的現(xiàn)代主義
8.1 重臨的修正主義
8.2 施行與現(xiàn)代藝術的挑戰(zhàn)
8.3 再論偽造
第九章 作為藝術的施行
9.1 作為藝術的施行
9.2 被施行的作品與作品一施行
9.3 作品-施行與施行-作品
9.4 施行-作品與即興
第十章 將“藝術”定義為施行,以及藝術的價值
10.1 一個“藝術”定義的注釋
10.2 藝術的價值
10.3 結論:反對背景主義的案例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