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學/高等學校管理類專業(yè)互聯網+新實踐系列教材
定 價:45 元
叢書名:高等學校管理類專業(yè)互聯網+新實踐系列教材
- 作者: 張余華 著
- 出版時間:2017/12/1
- ISBN:9787040484106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252.1
- 頁碼:36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物流管理學/高等學校管理類專業(yè)互聯網+新實踐系列教材》共有十二章,主要包括物流導論、供應鏈管理、運輸與包裝、倉儲與庫存管理、配送與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系統(tǒng)、企業(yè)物流、第三方物流、國際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戰(zhàn)略與績效衡量以及綠色物流。為使讀者更系統(tǒng)地了解現代物流管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跟蹤國際、國內物流管理的發(fā)展動向,全書注重物流管理的實踐和新技術的運用,每章均有案例鏈接和拓展閱讀,各章在最后均有案例分析、思考題及即測即評,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物流管理學/高等學校管理類專業(yè)互聯網+新實踐系列教材》適用于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物流管理工程類專業(yè)的教學,同時對從事物流管理的專業(yè)人員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現代物流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受到了廣大企業(yè)、學術界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現代物流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ヂ摼W和電子商務在商業(yè)實踐上的影響對物流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遇,物流已成為企業(yè)最為活躍的活動之一。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已經把物流戰(zhàn)略與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事實上。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在企業(yè)競爭力和獲利性上的重要性認識的提高。使物流成為一個真正的戰(zhàn)略問題。并把物流推向了企業(yè)戰(zhàn)略的核心地位。本書的前身《現代物流管理》(2010年版)系統(tǒng)地介紹了現代物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在過去的6年多,無論是全球還是我國的市場環(huán)境都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在物流領域大范圍的運用。使物流服務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增加了物流系統(tǒng)管理的復雜性。許多企業(yè)已意識到物流系統(tǒng)管理、物流總成本最小化、快速反應、最低庫存、整合運輸的重要性,物流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地涌現。張余華教授在充分了解和聽取專業(yè)教學人員及業(yè)界專家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對《現代物流管理》(2010年版)進行了修訂。增加和夯實了反映市場運作過程中物流所出現的現實性問題的內容、技術和方法。
本書基本上延續(xù)了《現代物流管理》(2010年版)的結構與框架。在觀點、內容的表述上更為嚴謹。
第一章,為進一步突顯現代物流的理念,強調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是為滿足顧客需求而進行的正向和逆向的物流戰(zhàn)略與管理的活動。
第二章,延續(xù)第一章的脈絡,對供應鏈管理的相關概念、理論及方法進行了概述性地介紹,為此,將第二章確定為“供應鏈管理”。
第三章。對包裝的功能進行了整合,并清晰地表明現代包裝的基本功能是彼此聯系、相輔相成的,需要通過包裝容器融為一體共同發(fā)揮作用。
第四章,對庫存控制的內容依據庫存管理的重要程度,增加了安全庫存的模型和ABc分類方法。
第五章,為體現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動增值中的作用,對流通加工與生產加工進行了更為細致地比較分析。
第六章,對物流信息系統(tǒng)功能的反映,更加強調其在管理、決策中的作用,同時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統(tǒn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內容。
第七章,對企業(yè),采購從本質上已變得更具戰(zhàn)略性,為此,本書加大了對采購內容介紹篇幅,在此章增加了對采購目標的闡述。增加了對全球采購方法的介紹。在第十章增加了采購與供應階段的物流成本控制的內容。
第八章,增加了第三方物流實踐現實性問題及新方法的內容,如有關電子商務發(fā)展對第三方物流提出一系列新挑戰(zhàn)的剖析、物流金融技術的介紹及供應鏈金融編者觀點的闡述。
第九章,加強了進出口商品檢驗程序的介紹及進出口貨物運輸流程的描述,對國際物流、國際多式聯運、國際貨運代理等定義表述得更為嚴謹。第十章?紤]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邏輯的遞延,將原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提前到此章。并重新整理了物流成本的分類及物流成本核算與實施中存在的現實性問題,增加了作業(yè)成本法和物流成本構成的內容。第十一章,建立績效衡量系統(tǒng)和采用適當的績效衡量指標對全球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的有效管理和引導至關重要,為此,本書增加了物流績效衡量及物流績效指標的內容,將原第十章“物流戰(zhàn)略管理”改為“物流戰(zhàn)略與績效衡量”。
第十二章,在逆向物流的內容中加強了逆向物流成因的分析及產品召回的闡述。
為使讀者更好、更系統(tǒng)地了解現代物流管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追蹤國際、國內物流管理的發(fā)展動向。本書加強了物流管理的實踐和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書中的鏈接資料和案例都是近年來企業(yè)的實踐,每章后的即測即評欄目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在編寫及修訂過程中,編者參考并借鑒了大量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著、教材和學術論文,已盡可能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如有遺漏。則深表歉意,并對借鑒過文獻的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對本書前身《現代物流管理》(2010年版)參與編輯工作的老師所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匯豐環(huán)球客戶服務(廣東)有限公司何逸靜為本書的案例編輯、電子輸入和圖表編輯給予了大力支持。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們?yōu)楸緯某霭孀隽舜罅康墓ぷ,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涉及了許多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如存在疏漏或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章 物流導論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物流概念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物流的概念、構成及價值
第三節(jié) 物流理論
第四節(jié) 物流管理的概念與內容
案例分析:經營中的尷尬局面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二章 供應鏈管理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供應鏈概述
第二節(jié) 供應鏈管理概述
第三節(jié) 供應鏈物流管理
案例分析:美的的新物流運動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三章 運輸與包裝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運輸概述
第二節(jié) 現代運輸方式
第三節(jié) 運輸決策
第四節(jié) 包裝的類型與功能
第五節(jié) 主要包裝技術
第六節(jié) 包裝合理化與標準化
案例分析:開往歐洲的列車——中歐貨運班列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四章 倉儲與庫存管理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倉儲概述
第二節(jié) 倉儲決策與作業(yè)流程管理
第三節(jié) 自動化立體倉庫
第四節(jié) 倉儲裝卸搬運系統(tǒng)
第五節(jié) 庫存管理
案例分析:長虹的流動倉庫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五章 配送與流通加工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配送概述
第二節(jié) 配送計劃的組織與實施
第三節(jié) 配送中心
第四節(jié) 流通加工
案例分析:蘇寧物流——高效敏捷的物流服務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六章 物流信息系統(tǒng)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物流信息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物流信息系統(tǒng)結構
第三節(jié) 物流信息技術
案例分析:寶供物流的信息化情結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七章 企業(yè)物流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企業(yè)物流概述
第二節(jié) 采購與供應物流
第三節(jié) 生產物流
第四節(jié) 銷售物流
第五節(jié) 回收和廢棄物物流
第六節(jié) 企業(yè)物流管理組織
案例分析:上汽通用入廠物流管理方式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八章 第三方物流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二節(jié) 第三方物流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第三方物流的利益來源和價值創(chuàng)造
第四節(jié) 發(fā)達國家物流外包第三方的經驗與借鑒
第五節(jié) 第四方物流的概述
第六節(jié) 物流金融
案例分析:五菱柳機與桂中海迅的協同合作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九章 國際物流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
第二節(jié) 國際物流業(yè)務
第三節(jié) 國際貨物運輸
第四節(jié) 國際貨運代理
案例分析:“不清潔”的清潔提單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十章 物流成本管理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
第二節(jié) 物流成本的內容及其核算
第三節(jié) 物流成本性態(tài)分析
第四節(jié) 物流成本的日?刂
案例分析:長治液壓有限公司物流成本的控制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十一章 物流戰(zhàn)略與績效衡量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戰(zhàn)略與物流戰(zhàn)略
第二節(jié) 物流戰(zhàn)略管理
第三節(jié) 物流績效衡量
第四節(jié) 物流績效衡量指標
案例分析:海爾集團——打造共創(chuàng)共贏新平臺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第十二章 綠色物流
本章重點
第一節(jié) 綠色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節(jié) 綠色物流系統(tǒng)分析
第三節(jié) 逆向物流
第四節(jié) 精益物流
案例分析:逆向物流——精細化的報廢車拆解流水線
復習思考題
即測即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