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華文明史上名副其實的“至圣”,是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儒家理念是主流價值觀的典范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軸心,塑造了中國人的靈魂,構建起民族的價值思想體系。我們大家都應該將孔子作為觀察、分析、效法的榜樣。
白平教授精于古代漢語和訓詁?保渥⑨尯喢鞫笠鴦e具一格;其白話譯文字斟句酌而暢達易讀;其解讀基于多年研究和體悟,融會各家,與時偕行,尤見新義。作者善于緊扣日常人情物理,還原孔子言語行事片斷的可能語境,通過生活事例、心理邏輯,讓那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裱、名句,以及哲學命題有了更真切而鮮活的理解,促人慎思明辨、向上好學,懂得為人處世的底線倫理和理想境界。
適讀人群 :大眾 謹以此書紀念
孔子誕辰2572周年
孔子逝世2500周年
振玉聲金諧世理,經(jīng)天緯地順人情
----------------------------------------------------------------------------------------------------------------------
孔子比誰都清楚:我的才藝是貧賤的境況逼出來的。……貧賤逼出了他苦學的精神,也逼出了他自強的性格,埋下了他后來學說中種種有關的基因。
孔子一生對大量的人情事理發(fā)表了中肯而積極的意見,他的這些見解都是學來的。他像一只勤勞的蜜蜂,到處采集原料,最終集腋成裘,編織著自己的思想體系,再現(xiàn)“文武之道”的輝煌面目。他的大腦像工廠,將采集到的原料加工成了思想的精華。他的學說來源于社會,人們對他講的東西會有親切感和精辟感。
作為一個中國人,有些書,認真讀過和壓根沒有讀過,情形是大不相同的。例如《老子》《論語》《孟子》等,這些書叫作源頭典籍,就像電腦中要安裝各種軟件一樣,人們也應該將它們安裝進自己的頭腦中。
——白平 山西省語言學會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
孔子帶過不少學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笨鬃咏踢^三千學生,這當然是十分夸大的說法,但說他有十數(shù)位或數(shù)十位出色弟子,還是可以相信的。
孔子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學生們大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將他說的話視為金科玉律。
《論語·衛(wèi)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訌垥T紳!睂ⅰ把灾倚,行篤敬”寫在紳上,這是要作為座右銘,隨時用來警醒自己。
《論語·陽貨》:“子曰:‘予欲無言!迂曉唬骸尤绮谎裕瑒t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則文字說明,學生們將孔子的話視為金口玉言,是真理之源泉?鬃迂撠熒a(chǎn),他們專事販賣。“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揭示了孔門師徒間存在的這一事實?鬃觿t將自己和天類比,說明他作為圣人的底氣也是很足的。
學生們常向孔子請教問題,實際上是來掏他的口袋,使他這臺真理的機器處在輸出狀態(tài)。他的回答很精辟,學生們自然很珍視,往往事后會將問答的情況記錄下來,“子張書諸紳”就更為典型。另外,孔子平時的言行經(jīng)歷,學生們認為有價值,自然也會記錄下來。學生們還往往會將自己問到的內(nèi)容互相交流,或者是向自己的學生(孔子的再傳弟子)們講述。
孔子去世后,學生們發(fā)起了一個行動,就是將每人手里積攢的孔子言行記錄和自己的請教記錄匯集為一編。再后來,孔子的再傳弟子們繼續(xù)充實此編,增入了他們本師的言行記錄,等等。經(jīng)過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們的記錄,《論語》一書就誕生了!稘h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興,有齊、魯之說!
《論語》的內(nèi)容來自孔門兩代弟子,不同于《周易》《尚書》《詩經(jīng)》等官書,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實的私家著作。
按照班固的敘述,“論語”的含義是“編撰起來的(孔門)言語”!罢摗钡脑~義是“編撰”!妒酚·太史公自序》:“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這段文字中用到三個“論”,詞義都是“編撰”。
“論”字的本義是“議論”,《說文解字》:“論,議也。從言,侖聲!钡罢撜Z”的“論”在這里不讀去聲,讀為平聲“l(fā)ún”,則是假借,其本字當是“侖”!墩f文解字》:“侖,思也。從亼、從冊!倍斡癫米ⅲ骸熬奂唭,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彼^“聚集簡冊”,就是“編撰”的意思。
《論語》一書,包括以下三部分內(nèi)容:一是孔子平時的一些言語,弟子平時的一些言語;二是孔子與弟子及他人的一些對話,弟子之間或弟子與他人的一些對話;三是孔子及弟子們的一些行為表現(xiàn),先圣先賢的一些嘉言懿行。
孔子教學生,其科目為禮、樂、射、御、書、數(shù)。有人說《論語》是學生的課堂筆記,這當然不符合事實。《論語》體現(xiàn)的,大都是課外的師生交流、學生側面的觀察記錄,可以算作一種課外的與教學有關的活動。
《論語》翔實地體現(xiàn)了孔門“修己”和“治人”的價值觀,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中國社會的第一部私家著作,它與后來發(fā)展成熟的書籍比較,自然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其內(nèi)容編排,往往只是凌雜地抄撮在一起,邏輯上的以類相從就做得不好。讀者要了解儒家在某一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時,需要將書中散置的材料全都利用起來,充分利用事理規(guī)則,進行一番類似“拼圖”的作業(yè),才能獲其全貌。
由于《論語》提供的往往是片段的言語記錄,讀者在讀取時,往往還得有全語境復原的意識和能力,有通過局部而推知整體的能力,有透過只言片語而推知完整意旨的能力,否則就不能做到準確地理解。
儒家崇尚修己,通過修己而邁向“君子”的目標!熬印本褪鞘率露己軆(yōu)秀的完人,是人們進步的極限,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人們只能無限地向它接近,不可能最終達到!墩撜Z》一書所展現(xiàn)的,就是君子言行的種種案例。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可以推導出君子的宏觀與微觀的標準,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論語》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是科舉考試的出題范圍,古代文人們無不背誦如流,深鉆細研。宋代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蓋亦少陵之說也。太宗嘗以此論問普,普略不應,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普之相業(yè)固未能無愧于《論語》,而其言則天下之至言也!边@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來源。其實,《論語》對人的根本性影響何需半部?往往只需摘取其中的只言片語,奉為圭臬,也足以獲益匪淺。例如開篇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誠能終身勤學,樂在其中,其做人的層次還會低嗎?可謂“一句《論語》善其身”。讀過《論語》,認可《論語》,愿意遵循《論語》的理念為人處世的,和未讀《論語》者相比,其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筆者常以“六十而耳順”自勉,感覺上了個大臺階,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與先前迥異,認為是個關鍵性的進步,每逢善待一人,善處一事,心里經(jīng)常竊喜。
白平,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山西省語言學會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漢語史、訓詁學、?睂W、《春秋左傳》學、山西方言。出版專著有《漢語史研究新論》(2002)、《<論語>詳解》(2010)、《楊伯峻<論語譯注>商榷》(2012)、《孔子傳》(2012)、《儒學洗冤錄》(2015)等,整理古籍并參編各類教材、詞典等14部,發(fā)表專業(yè)論文30余篇。主持《春秋左傳集注》《古代漢語教學資源庫》等項目。
導讀:孔子這個人和他的思想
一、孔子其人
二、《論語》其書
001?/?學而第一
〇學而時習之〇吾日三省吾身〇入則孝,出則弟〇溫、良、恭、儉、讓以得之〇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〇禮之用,和為貴〇君子食無求飽〇貧而樂,富而好禮
021?/?為政第二
〇為政以德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〇吾十有五而志于學〇孟武伯問孝〇溫故而知新〇君子不器〇君子周而不比〇學而不思則罔〇攻乎異端,斯害也已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〇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043?/?八佾第三
〇林放問禮之本〇君子無所爭〇繪事后素〇獲罪于天,無所禱也〇子入太廟,每事問〇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〇以夫子為木鐸
061?/?里仁第四
〇里仁為美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〇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〇朝聞道,夕死可矣〇士志于道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〇吾道一以貫之〇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〇見賢思齊〇事父母幾諫〇父母在,不遠游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〇訥于言而敏于行〇德不孤,必有鄰
079?/?公冶長第五
〇雍也仁而不佞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〇回也聞一以知十〇宰予晝寢〇吾未見剛者〇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〇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〇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〇乞諸其鄰而與之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〇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〇丘之好學
101?/?雍也第六
〇不遷怒,不貳過〇君子周急不繼富〇原思為之宰〇一簞食,一瓢飲〇力不足者中道而廢〇無為小人儒〇行不由徑〇非敢后也,馬不進也〇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〇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〇樊遲問知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〇觚不觚〇博學于文,約之以禮〇子見南子〇中庸之為德也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25?/?述而第七
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〇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〇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〇志于道,據(jù)于德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〇用之則行,舍之則藏〇從吾所好〇三月不知肉味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〇五十以學《易》〇子所雅言〇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〇好古,敏以求之〇子不語怪、力、亂、神〇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嫂栁摹⑿、忠、信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〇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〇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〇為之不厭,誨人不倦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57?/?泰伯第八
〇恭而無禮則勞〇以能問于不能〇士不可以不弘毅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〇好勇疾貧,亂也〇篤信好學,守死善道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〇學如不及,猶恐失之〇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〇大哉!堯之為君也〇禹,吾無間然矣
173?/?子罕第九
〇子罕言利,與命與仁〇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〇子畏于匡〇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〇吾不試,故藝〇叩其兩端而竭焉〇仰之彌高,鉆之彌堅〇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〇求善賈而沽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〇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〇譬如為山,未成一簣〇后生可畏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〇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〇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〇可與立,未可與權
203?/?鄉(xiāng)黨第十
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〇食不語,寢不言〇鄉(xiāng)人飲酒〇“傷人乎?”不問馬〇朋友之饋
211?/?先進第十一
〇吾從先進〇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〇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〇天喪予!天喪予!〇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〇未知生,焉知死?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〇過猶不及〇鳴鼓而攻之〇求也退,故進之〇以道事君,不可則止〇是故惡夫佞者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39?/?顏淵第十二
〇克己復禮為仁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〇仁者,其言也讱〇君子不憂不懼〇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〇民無信不立〇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〇百姓不足,君孰與足?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〇子路無宿諾〇必也使無訟乎!〇君子成人之美〇政者正也〇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〇樊遲問仁〇子貢問友〇君子以文會友
267?/?子路第十三
〇名不正則言不順〇樊遲請學稼〇誦《詩》三百〇子適衛(wèi)〇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〇欲速則不達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〇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〇君子和而不同〇剛、毅、木、訥近仁〇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287?/?憲問第十四
〇憲問恥〇有德者必有言〇禹、稷躬稼而有天下〇未有小人而仁者也〇愛之,能勿勞乎?〇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〇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〇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〇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〇陳成子弒簡公〇子路問事君〇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〇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〇子貢方人〇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〇以直報怨,以德報德〇不怨天,不尤人〇知其不可而為之者〇子擊磬于衛(wèi)〇原壤夷俟
325?/?衛(wèi)靈公第十五
〇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〇君子固窮〇予一以貫之〇言忠信,行篤敬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〇躬自厚而薄責于人〇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〇不以人廢言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〇小不忍則亂大謀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〇君子憂道不憂貧〇當仁,不讓于師〇君子貞而不諒〇有教無類〇道不同,不相為謀〇辭達而已〇相師之道
351?/?季氏第十六
〇季氏將伐顓臾〇益者三友,損者三友〇益者三樂,損者三樂〇侍于君子有三愆〇君子有三戒〇君子有三畏〇生而知之者上也〇君子有九思〇不學《詩》,無以言
371?/?陽貨第十七
〇陽貨欲見孔子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〇唯上知與下愚不移〇割雞焉用牛刀?〇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〇恭、寬、信、敏、惠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〇六言六蔽〇《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〇鄉(xiāng)原,德之賊也。〇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〇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〇孺悲欲見孔子〇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〇君子義以為上〇君子亦有惡乎?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401?/?微子第十八
〇何必去父母之邦?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〇子路問津〇四體不勤,五谷不分〇無可無不可
413?/?子張第十九
〇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〇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〇大德不逾閑〇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〇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〇孟莊子之孝〇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〇君子惡居下流〇何常師之有?〇夫子之墻數(shù)仞〇叔孫武叔毀仲尼〇夫子之不可及也
433?/?堯曰第二十
〇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〇尊五美,屏四惡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447 / 附錄:在頭腦中安裝“見識軟件”
455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