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審的中國問題及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
定 價:158 元
叢書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
- 作者:李學軍 朱夢妮 等
- 出版時間:2022/1/1
- ISBN:9787300301105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925.218.4
- 頁碼:404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
庭審是刑事訴訟形態(tài)最完整的體現(xiàn),也是整個訴訟活動的中心和重心:在刑事庭審現(xiàn)場,法官需基于控辯雙方的證據(jù)展示和意見闡述,方能對偵查、審查起訴的有效性作出結論性評斷,并最終決定被告人的命運。
我國現(xiàn)行刑事庭審制度以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為標志、以2014年啟動的司法改革為基點,確立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刑事庭審模式,即:既具備當事人主義的某些特征,又不乏職權主義的元素設置,還帶有傳統(tǒng)訴訟文化的固有內容。但與此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需予以解決。故為了給出一個刑事庭審問題的中國解決方案,本書首先梳理了我國庭審模式、相關制度及程序規(guī)范的過往歷程,并從審理秩序、庭審功效、職能均衡、規(guī)程運作方面的深層原因切入,剖析了刑事庭審虛化背后的典型問題。隨后立足于我國刑事庭審所身處的深化轉型期,評述了以審判中心主義為代表的新近改革的積極意義,反思了亟待深入展開的學理盲點,并從理論和機制兩個維度對本土的實踐經(jīng)驗進行總結升華,對域外的法治要素予以合理借鑒。最后圍繞關系到我國刑事庭審未來發(fā)展的四個重要問題,即作為前提的程序分流機制、作為主體的證據(jù)調查規(guī)程、作為保障的庭外相關制度和作為助推動力的智慧創(chuàng)新探索,分別進行了專門化研究,以期在整體上為推動、促進我國的刑事庭審真正走向實質化、規(guī)范化和法治化貢獻一定的理論增量。
李學軍,女,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jù)學教研室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證據(jù)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物證技術鑒定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監(jiān)察委員會特約監(jiān)察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訪問學者,芬蘭拉普蘭大學法學院2012年3月至4月交換教授。主要從事證據(jù)法學、物證技術學、刑事訴訟法學、司法鑒定學等方向的研究。
代表性成果:著譯類,《物證論:從物證技術學層面及訴訟法學的視角》《物證技術學》《美國刑事訴訟規(guī)則》《物證鑒定意見的質證路徑和方法研究》《意見證據(jù)制度研究》《漂移的證據(jù)法》等;論文類,《訴訟中專門性問題的解決之道——兼論我國鑒定制度和法定證據(jù)形式的完善》《專家輔助人制度研析》《“人權保障”及“科技進步”——我國刑事證據(jù)制度四十年發(fā)展史及其核心要素、助推器》《瑕疵證據(jù)及其補救規(guī)則的適用》《意見證據(jù)規(guī)則要義——以美國為視角》等。
朱夢妮,女,法學博士,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文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證據(jù)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案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大學法學院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間訪問學者。
代表性成果:獨著或合著《證據(jù)辯護理論、制度與實踐》《意見證據(jù)制度研究》《物證鑒定意見的質證路徑和方法研究》等;在《法學家》《北京社會科學》《法律適用》《人民檢察》《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法制日報》,以及EURO-ASIAN LEGAL FRONTIERS REVIEW等發(fā)表論文若干篇。
在北京高校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得綜合二等獎、最佳教案獎和最受學生歡迎獎。
第一章 刑事庭審的中國發(fā)展足跡(1)
一、刑事司法的過往發(fā)展路徑(1)
二、刑事庭審的相應發(fā)展變革(26)
三、刑事庭審制度的中國特色(47)
第二章 刑事庭審的典型問題透視(50)
一、審理方式間接(51)
二、預設功效失靈(60)
三、訴訟關系失衡(71)
四、規(guī)程運作失序(84)
第三章 刑事庭審的新近改革述評(98)
一、“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98)
二、刑事庭審改革的實踐試點(106)
三、刑事庭審改革的學理建言(117)
第四章 刑事庭審轉型的理論推進(130)
一、刑事庭審的內涵要求(130)
二、刑事庭審的功能定位(138)
三、刑事庭審的影響因子(156)
第五章 刑事庭審轉型的機制展開(163)
一、事實發(fā)現(xiàn)機制的重塑(164)
二、心證約束機制的構建(186)
三、裁斷審決機制的規(guī)范(199)
第六章 刑事庭審的分而治之(232)
一、定罪量刑的相對分離(232)
二、庭審量刑規(guī)程的設計(248)
三、刑事庭審的繁簡分流(261)
第七章 刑事庭審的調查規(guī)程(267)
一、刑事庭審調查的基本原則(267)
二、影響庭審調查的制度環(huán)境(273)
三、庭審證據(jù)調查方式的變革(277)
四、訊問、發(fā)問程序(283)
五、出庭作證程序(293)
六、舉證、質證程序(302)
第八章 刑事庭審的庭外保障(310)
一、庭前閱卷與預斷防范(310)
二、庭前會議的規(guī)范與完善(317)
三、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完善(327)
第九章 刑事庭審的智慧探索(341)
一、智慧法院的轉型背景(341)
二、智慧庭審的創(chuàng)新探索(348)
三、發(fā)展痛點與應對建言(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