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一生對人民、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與深情,不僅在他的作品中歷歷可見,同時,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與他交往過的朋友心中。李迪的善良、熱情、純粹和才華,形成一股恒久不變的魅力,吸引并感染了無數(shù)人。這個講故事的老頭兒,在太多人心中留下了無法忘卻的故事。為了表達對李迪先生的懷念之情和滿腔敬意,在此,我們收集了50余篇來自李迪的戰(zhàn)友、文友和采訪對象以及有關(guān)編輯、記者們飽含深情撰寫的回憶、懷念他的文章。我們相信,這些鮮活的生命細節(jié),將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曾經(jīng)溫暖了李迪的朋友們,也將會點亮和激勵更多顆心。
2020年6月29日,以報告文學(xué)見長的著名作家李迪因病逝世。李迪報告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井噴期是近十年,但其實從20世紀70年代在云南當兵開始,他的創(chuàng)作就一直與廣大的人民緊密相連。從早期的推理小說《傍晚敲門的女人》,到后來的《丹東看守所的故事》《宣傳隊》《黑案》《英雄時代——深圳警察故事》等作品,李迪對我國文學(xué)發(fā)展作出了很大貢獻。2019底,李迪深入湘西十八洞村,書寫扶貧攻堅故事,回京后他突發(fā)重病,在病榻上完成了《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說,李迪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把滾燙的心放進與人民同心的作品中。李迪去世后,鐵凝、高洪波、楊浪、張雅麗、李培禹等數(shù)十位李迪生前的好友、編輯、采訪對象等,含著悲痛寫下與李迪交往、懷念李迪的文字,這些文字滾燙如火,記錄了李迪對人民的熱愛、對文學(xué)的執(zhí)著,深刻反映了一位人民作家的時代性和人民性。
李迪去世,我感到震驚、痛惜。前一段時間,我得知他住院了,病得很重,即使在那時,我也不曾想過會有最嚴重的結(jié)果。李迪七十一歲了,但在我的印象里,他與遲暮衰老無關(guān),他永遠活力充沛,永遠談笑風(fēng)生,永遠激情澎湃。他好像永遠穿著一件大紅上衣,他真是一團火,躍動著、燃燒著,給這個世界送來熱量和溫暖。這樣一個人,我想,他是累了,他需要休息、需要調(diào)整。我沒有想到,最終傳來的竟是這樣的消息,他競走了,那團火,熄滅了。
但是,他的作品在,他書中的火是不滅的。從《丹東看守所的故事》,到《警官王快樂》,到《加油站的故事》、《聽李迪講中國警察故事》,到剛剛印出的《永和人家的故事》、剛剛寫成的《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他是多么喜歡“故事”這個詞,而他正是一個講中國故事、傳中國精神的作家。從這些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廣袤的大地與奮進的人民,感受到在一個一個人物身上、一個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戰(zhàn)斗者、勞動者身上那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偉力。這樣一個作家,是時代的記錄者,是人民的歌者。
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論述了文藝與人民的關(guān)系,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新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根本道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這條道路上,李迪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這些年來,從西部山區(qū)到東部沿海,從公安一線到邊地加油站,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到湘西苗寨,烈日驕陽、風(fēng)霜雨雪,李迪走過了很多地方,不是走馬觀花,不是蜻蜓點水,而是心入情入,是全身心地撲進了人民生活的海洋。時至今日,那些公安干警、那些工人農(nóng)民,提起李迪,都是那么親切,干警們叫他“老李”,村民們叫他“李老師”。我也有過下農(nóng)村經(jīng)歷,我知道,當村里人叫你一聲“老師”時,這包含著沉甸甸的信任和敬重。對李迪來說,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是一個一個有血有肉的具體的人,李迪和他們成為了貼心人。他的作品是質(zhì)樸的,沒有華麗的修辭,他努力寫出人民心里的話,他的風(fēng)格溫暖明亮,他的態(tài)度情深意長,這在根本上源于他對人民群眾深切的情感認同。
詩念李迪/高洪波
一日從軍終生許國——懷念戰(zhàn)友李迪/孫曉青
迪兄/楊浪
永遠的兄長/劉學(xué)倫
往事悠悠憶李迪/鄭健
快樂是上天賜予這個老頭兒的福分——悼李迪/張策
紅衣李迪/艾克拜爾·米吉提
親愛的迪兄/彭程
我和迪兄的“約定”/李培禹
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人民作家——悼作家李迪/李國強
李迪這老頭兒/李國強
微風(fēng)如面——追懷李迪/高偉
遲交給迪兄的“文債”/張亞麗
紅衣李迪,追夢文學(xué)而去/顏慧
難忘迪兄二三事/李朝全
迪爺,你把一團火留在了人間/徐可
聽李迪說“哎喲喂”/黃傳會
李迪這個人/魏人
別開槍,我是好人!——印象李迪/朱競
從未遠去的身影/趙陽
永憶日月山——懷念李迪老師/金濤
我與作家李迪的戰(zhàn)友情緣/張明
……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