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去世到現(xiàn)在,已有四分之一世紀過去了。曾經(jīng)有過一種說法:“說不盡的張愛玲!爆F(xiàn)今,張愛玲似乎有些說盡了。當我計劃寫這本書的時候,曾向一位臺灣的資深研究者提起過,她多少有點好奇地問:“張愛玲現(xiàn)在還熱嗎?”
對張愛玲的研究,現(xiàn)在似乎沒有以前那么熱了,但對她的作品的閱讀,好像并未降溫。老一代“張迷”隨時光漸行漸遠,新一代的“張迷”又接踵而至。他們從張愛玲的作品了解她,也從有關她的傳記書籍和其他文章了解她。
著名華人學者王德威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嚴格來說,50年代中期張愛玲已寫完她□好的作品。以后的40年,與其說張愛玲仍在創(chuàng)作,倒不如說她不斷地‘被’創(chuàng)作;被學院里的評家學者、學院外的作家讀者,一再重塑金身。張愛玲‘神話’的發(fā)揚光大,你我其實皆與有榮焉,1995年才女遽逝,我們悵然若失,也就不難理解了!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想象中國的方法》第□48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
誠然,當代很少有一個這樣的文學“造神”工程是由海內(nèi)外如此眾多的學者、作家共同參與的——從時間上看,“張愛玲熱”先在海外燃起,再向改革開放后的祖國大陸蔓延;“造神”工程肇始于海外評論界,而后大陸學者也紛紛投入。在一個色彩駁雜的歷史背景上,“張愛玲神話”呈現(xiàn)出頗為微妙乃至詭異的特點——她作為一個并未在臺灣寫作與生活過的作家,被臺灣的評論界奉為文學偶像;而后,作品復歸于其成名所在的祖國大陸,在文學的舞臺上,從邊緣又走到了中心。海外點燃的“張愛玲熱”,在大陸,不僅放大了廣度,也提升了溫度。遍觀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作家,還沒有一人像她這樣。作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個特別的話題,這里確有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值得回顧與尋思。
二十世紀末,“張愛玲熱”傳導到大陸之后,陸續(xù)有一些張愛玲的傳記出來,特別是她去世后不久,各種版本的傳記更是風起云涌。這些傳記書籍的材料來源大都指向:一、張愛玲的作品,特別是她的散文,尤以自敘家世及生平的如《私語》《燼余錄》《童言無忌》《對照記》等為□;二、與張愛玲有特殊關系或有過交往者的回憶文章,□有名的,當數(shù)胡蘭成《民國女子》、張子靜《我的姊姊張愛玲》(與季季合作)、宋淇《張愛玲私語錄》、司馬新(鄭緒雷)《張愛玲在美國——婚姻與晚年》、林式同《有緣得識張愛玲》等;三、不同渠道流出的少量張愛玲的信函。
近些年來,隨著張愛玲自傳性作品《小團圓》于□009年問世,宋以朗編《張愛玲私語錄》(□011年)、莊信正《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01□年)、夏志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014年)陸續(xù)出版,以及張愛玲的《雷峰塔》《易經(jīng)》《重返邊城》《異鄉(xiāng)記》《少帥》《愛憎表》等遺作推出,還有如周芬伶《哀與傷——張愛玲評傳》(其中有作者□□尋獲的張愛玲致賴雅的信件,上海遠東出版社□007年)、蘇偉貞《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其中有作者珍藏的張愛玲信件,上海文藝出版社□01□年)、馮晞乾《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其中有由宋以朗提供的張愛玲信件與文稿,香港三聯(lián)書店□018年)等各書的出版,特別是不久前《張愛玲往來書信集1·紙短情長》與《張愛玲往來書信集□·書不盡言》出版(臺灣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0□0年9月),讓張愛玲生平與傳記材料的來源豁然拓寬,甚至可以說發(fā)生了質的□化。這些新的材料中占很大比重的私人信件,在作家生前都帶有極大的私密性,因而,也具有記載其思想和境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是其他文字如第三者的采訪與回憶等無可比擬的。
如眾周知,張愛玲后期完全過一種避人的生活,她不接電話,不見訪客,只和極少幾個人通信——信件幾乎是她和外界聯(lián)系的□□管道,也自然成為我們今天一窺她當時真實境況的主要窗口。她的生平傳記中,后期一直是個薄弱部分,由于材料相對稀薄,往往失于簡率,有些只能歸于推測,影響了對她生平全貌的了解;而這些新材料中的信件,對于我們了解她的生平,特別是她的后期生活,無疑極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