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山》起筆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將老北京飯莊的景象寄于北京萬唐居三代廚師的人生沉浮,書寫了一段氤氳著飯菜香的時代悲歡。
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浪潮下,幾輩傳統(tǒng)技藝人的輝煌與凋零,承襲與斷裂,固守與退讓次第上演;正如萬唐居宮廷烤鴨的傳承,在大時代的裹挾中輾轉(zhuǎn)歷練,且進且退,終塵埃落定。
★《收山》一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京版的《繁花》。相比滬語的呢喃溫韻,京字京韻來得更猛烈而深入骨髓。
★古典敘事的寫法,塑造的人物特點與矛盾沖突,細水流長地展現(xiàn)了一個時代悲與歡。
★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小說,補白了大眾對七十年代以來老北京勤行(餐飲)的面貌。從灶前鍋角的世態(tài)人情,到飯莊的變化11:19:13與改革,生動復原了北京風味老字號的發(fā)展興衰。
★一部繪聲繪色的美食圖鑒,從刀工到擺盤,煎、炸、烹、煮,令人垂涎欲滴,讀罷能咂摸其滋味。
★一部記憶小說,七十年代無懼無畏的青年,著迷人間煙火中的熱辣滾燙;九十年代后的聲色犬馬,寫盡了百態(tài)人生。
★影視劇籌拍中
我挺怕別人問我,你為什么要寫廚師的故事。沒有為什么,對我來說,一開始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寫這部小說的中途,其實挺怕被人打擾,整天就跟剛打完狂犬疫苗似的,精神上特別脆弱。尤其是那種看誰都不順眼的狀態(tài),一逗就毛,是挺招人煩的。所以身邊的幾位,知道連喘氣兒都離我遠著點。遇到過不懂事的,拉我去參加同學聚會,我覺得那種場面挺傻的,平日恨不得就住一個小區(qū),十年未見,非要借這個由頭,互相套套近乎,摸摸底細。
因為感覺他們的話都不是用嘴說的,所以全程我一言未發(fā),這點兒事我還是懂的。
后來班長舉杯祝酒,卻不知道該講什么。我開口說,菜不錯,人呢,湊合活著吧。
也許很多人都和我那些同學一樣,覺著活在這個世上,總有數(shù)不清的事情做,有數(shù)不清的東西抓在手里,這輩子他才賺了。其實未必,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記憶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過還是那一兩個瞬間而逝的畫面而已。它們曾經(jīng)于某段時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這樣的畫面,就是宿命,是任憑你窮盡一生,都不會改變的。因為有它,你才成為這樣的你。
所以如果有人向我訴說他的宿命,他生命中揮之不去的那一點光亮與黯淡,我能做的唯有傾聽,因為那是上天對于寫作者的某種恩賜。人得惜福,是吧。
我至今還記得,廚行里一位承襲開宗立派之真?zhèn)鞯睦舷壬,在自己家中,對我講起早年間他的師父,遭人菲薄,無有善終時,他那老淚縱橫、喉嚨發(fā)顫的樣子。無論他這一世在行內(nèi)的地位有多高,貢獻有多大,徒弟有多愛他,一講起師父,他還是會變成一個老小孩的樣子,笑不斷,淚也不斷。在我看來,他與師父的宿命,合在了一起,并且延續(xù)到了今日。這是福,人得惜福,是吧。
說點松快的,為了寫這本小說,我跟不少廚師下過館子,多數(shù)都是我掏錢(所以我不打算告訴他們這本小說的事)。他們會告訴我每道菜的規(guī)矩,然后說,現(xiàn)在全亂套了,京城好的魯菜館,里面的川菜特別絕,這話擱從前,比扇臉還疼。
我喜歡看他們喝到微醺的時候,關起門來說誰家的買賣缺了大德, 誰家的頭灶和經(jīng)理有過節(jié),誰家的東西越做越不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很久以前的故事,聽著聽著,就有重復,但是以前美啊,現(xiàn)在不美了, 現(xiàn)在沒勁。
以前的每個人,基本上都過著聽天由命的日子,自己能做主的, 都是些針鼻兒大小的事。給孩子走個后門,從單位順點兒東西,處了個對象說家住景山,見面后才知道介紹人大意,少說了個石字。都是這樣的,現(xiàn)在想想,可氣可嘆,但那日子過起來,真的有種美感。這種感覺就好像是走路走累了,還能找個地方歇歇腳,再走。
可現(xiàn)在不成了,走這條路的人,太多了,慢一點,別人就會攆你。
很多人說,這是好事,比如我想吃飯,家門口整條街里,山南海北的地方菜,我都能吃到,這叫什么?這叫繁榮。但是行內(nèi)的老師傅對我說,恰恰相反,這叫敗象,為什么?自己體會。
所以在《收山》里,屠國柱同樣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當他在灶上,一站就是幾十年,想赴命,想還債,想替自己的兩位師父找出答案時,他發(fā)現(xiàn)師父們未必不清楚答案是什么,但是此時已經(jīng)沒有誰在乎這個問題了。
因為人都不在了。